药品贮存面面观

来源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yy198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刘女士发现自己4岁的女儿手上长了湿疹,想起家里还有以前给她用过的湿疹膏,于是她拿出来准备再给女儿用,可是她发现药物挤出来的已不是以前的膏状,而是油一样的液体。经检查发现药物并没有过期,是保存不当所致,药品说明书要求药物要置于阴凉(即不超过20℃)保存,而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天,刘女士也没有想过要把药物放于冰箱。湿疹膏的现象引起了刘女士对药品保存的重视,经过对家庭小药箱的检查,她才发现很多药品,如蒲地蓝口服液、眼膏、止咳糖浆等其实都要求要在不超过20℃以下保存,且有些药品还要求避光 。一时间,刘女士不知道这些没有按规定保存的药品是该丢弃还是继续使用。
  像刘女士一样,很多家庭都会贮存一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但他们在注意药品是否过期、厂家是否正规的时候,却很少注意药品的贮存条件。不知道药品的贮存环境和温度会对药效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让药品变质失效。有些略懂药品常识的人会将药品放进冰箱保存,殊不知,有些药品放入冰箱可能反而不好。药品究竟该如何保存呢?本刊特邀了相关专家对药品贮存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药品保存:看清说明书
  长沙市药学会会长、九芝堂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卢捷认为药品贮存有四个基本原则不可忽视:
  一是密闭保存。如硼砂、硫酸镁、枸橼酸等药品久置空气中会风化;维生素C、鱼肝油滴剂等长期接触空气会氧化。而红花油、碘酒及其他含酒精的制剂则易挥发。类似这些药品都要密闭保存。要密闭保存的药物应放在玻璃瓶内,瓶口要封严,不能用纸盒贮存,否则易变质。
  二是防潮保存。阿斯匹林、酵母片、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胶囊剂等极易受潮,可能造成药品出现溶化、发霉、发酵、粘连等潮解现象。因此,这类药物应尽量将它们放在密闭的小瓶内,并置于干燥处保存。
  三是冷藏保存。凡温度过高会变质或变形的药品最好放在2~15℃的低温环境中保存,一般室温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受热后易变质的药品一般在包装上都会注明贮藏温度,常用的有胰岛素、丙种球蛋白及各种生物制剂,受热后易变形的药品有各种肛门栓剂、阴道栓剂。像一些活菌制剂如乳酶生、妈咪爱、丽珠肠乐等,也要冷藏。而像疫苗等药品则需冷藏(2~10℃)贮存。
  四是避光保存。有些药品如氨茶碱、维生素C、硝酸甘油及某些针剂在光线作用下,会使其变质,应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当然其他药品也要尽量避光。
  对于如何掌握药品的保存原则,卢捷表示消费者要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遮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等。
  密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指将容器密闭以防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人。
  熔封或严封: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指不超过20℃。
  阴暗处:指避免阳光直射,不超过20℃。
  冷藏:指2~10℃。
  常温:系指10~30℃。
  名贵药材:巧贮各不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会储备一些名贵中药来保健养生,但中药容易生虫、变质,一旦变质,轻则影响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那么名贵中药该如何保存呢?
  1.冬虫夏草:虫草的储藏要点是防潮、防蛀和防虫。如果量很少,而且储藏时间也很短的话只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就行了。或将其与花椒或丹皮放在密闭的玻璃中,置冰箱中冷藏即可。若量大或者需要存放较长时间,最好在贮存虫草的地方加放一些干燥剂。但总的来说,虫草保存时间不宜过久,否则会降低药效。
  2.哈蟆油:哈蟆油又称“田鸡油”。其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并含部分糖类、脂肪及多种激素。某些商人为谋取利润,把其吸水稍发大后才卖出,目前市场上很难买到足干的哈蟆油。吸湿后的哈蟆油不适宜用曝晒、烘焙等高温法去除水份,我们可在发生泛油、发霉之前,用干毛巾把哈蟆油包好,外加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冷库或冰柜内,让哈蟆油内的水份直接被干毛巾吸收,然后取出吸收水份后的毛巾。如吸一次不够干,可反复多次。直到合格后,用玉扣纸包好,外加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冷库(柜)内保存,此为理想的储存方法。但冷柜内温度不应过低,2~8℃较为适宜。当把哈蟆油从冷柜取出时,应有一个温度变化的缓冲过程,可用大毛巾将其包住,让毛巾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被冷却的水份),待其温度接近室温时,才拆开称用。
  3.麝香:其成分主含麝香酮,并含胆甾醇、甾体激素样物质及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具强烈的挥发特性,容易发霉。麝香有毛壳麝香(原个麝香)及麝香仁(干燥香囊中的分泌物)之分,无论是毛壳麝香还是麝香仁都要干透后才入库,入库时一定要密封,否则容易挥发,应存于阴凉处,避光、避热、防潮、防霉。
  在分装麝香仁入小玻璃瓶时,特别要注意分装室内空气不要对流,否则麝香仁会随风而挥发损耗。另外要控制相对湿度,否则,在分装过程中麝香仁吸入空气中的水份,装入小玻璃瓶后,即使用蜡熔封,当室温高于20℃时,麝香仁也会发霉。值得提醒注意的是:由于麝香酮的挥发性强,容易被人在空气中吸入,故孕妇不宜直接参与分装工作。
  4.人参:人参含有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极易生霉、虫蛀,影响药用及临床疗效,贮存前要将人参彻底晾晒,保存方法大概有三种:
  一是吸湿剂干燥保管法:在可密闭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硅胶等,使保存环境干燥。再将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闭,可防虫蛀、霉变。
  二是低温保存法:将干透的参用塑料袋装好,放人冰箱贮藏柜内。如参未干,应先放入冰箱冷冻柜内,冷冻干燥再放入贮品柜内。
  三是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5.鹿茸:鹿茸的保存要特别小心,首要的是要注意空气湿度问题,如果空气太潮湿,鹿茸就容易发霉,接着就会生虫。所以首先要把鹿茸放在一个通风的地方,然后用布包一些花椒,放在鹿茸旁边,这样就不会招虫。如果保存得当,可以保存3~5年。鹿茸粉则应用瓷瓶装盛。
  中药饮片:干燥又防潮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虫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黄熏蒸法)、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法等。
  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注意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要小于30℃,如大于30℃则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贮藏时环境温度若太高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湿度太高则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因此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黏,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宜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在缸、罐中封闭贮藏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析出。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中药汤剂:不宜久保存
  医师开中药方子时,通常一次会开4~7天的药量,有时甚至一次开出两周或更多的量,很多患者会选择将所有的中药一次在医院或药店代煎,然后将煎好的药汤保存在冰箱里。那么,代煎中药在冰箱里到底能保存多久呢?
  目前代煎的中药汤剂最常见的包装是真空密封包装。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鲜活药材:五法防腐烂
  中医配方通常使用的鲜活药材有鲜石解、鲜地黄、鲜何首乌、鲜生姜、鲜枇杷叶、鲜芦根、鲜艾叶、鲜荷叶、鲜葱白、鲜佩兰、鲜竹叶、鲜灯草等。但鲜活药材,大都不容易保管,要么不鲜,要么腐烂变质,失去疗效。可采取下列5 种办法保存。
  1.凡枝、根折断,外皮层受了创伤的部分,在进人保鲜库时,必须全部剔除,防止感染。
  2.水分不足、水分过大、温度过高的品种,应适当地让其自然吸收水分,或稍晾,减失其水分。当含水量达到平衡及温度降至正常后,再仿照假植法,置湿润的河沙中埋藏,但不得有明水渗入。
  3.根茎相互连结的鲜活药材,应将根部置入冷水中,让其自然吸足水分,过12~24 小时后取出放竹篓或木箱中压沙土25~30 厘米,上盖10~15 厘米。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夏秋温度不超过15℃ 为宜。
  4.严禁酒、醋、盐、煤油、汽油或猫、狗、鼠尿液等渗人,以防腐烂。
  5.假植鲜活药材的库区内,应保持潮润、低温,禁止高温存贮或阳光直射。
其他文献
绅士、儒雅、质朴、平易近人,这是李教授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听他娓娓道来,能感觉到他年少时便心怀苍生悲悯——  梦想如竹节节高  李焕德,1953年生于“人间仙境”崀山脚下一个长满竹子的小山村——白竹山,竹林深处的清新之气使他爱上了“四君子”中的竹,而竹子自强不息、坚韧执着、不媚俗不欺世的气质与秉性更是深深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17岁那年,在面对一个“国家粮”(工作为公社电话接线员,意味着可以不务
期刊
冠心病患者大多知道,当心绞痛发作时,可采取“舌下含药”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来缓解心绞痛。笔者多年来在“药物咨询处”工作期间,常有病人前来咨询说:他们用药后,效果并不明显。  一、舌下含药的优点  舌下含药,是从口腔毛细血管和舌下静脉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含药、吸收药物到发挥药效,仅仅需要1~3分钟;而口服药物,从药物经胃肠吸收入血、分布全身到发挥药效,至少要15~20分钟。两者起效速度相差10
期刊
民间有“四十四,眼生刺”的说法,就是说人一般到了40岁左右,眼睛容易干涩、视物疲劳。很多人眼睛干涩就自己去药店买眼药水滴一滴,专家提醒,眼睛干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好到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人到中年,身体逐渐向老年过渡,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泪腺退化等因素均会引起干眼症。  长期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血压药、镇静剂和抗抑郁药,也会引起或加重干眼症状;长期使用某类
期刊
有些水果与药物同时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药品说明书上一般不会提及。临床医生在医嘱中,通常只会对疾病本身有直接影响的水果加以交代,如糖尿病患者忌吃香蕉、葡萄等含糖量高的水果等。至于对药效没有直接影响的水果,病人在服药前后也不宜急于食用。许多医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医药专业指导书籍),可能不会给予病人特别提醒。  水果与药物同服为何会影响疗效  有关研究表明:水果中含有的某些化合物、
期刊
非处方药是指不需医师处方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方便储存等优点,通常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造成体内蓄积中毒,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于那些可自我认识和辨别症状,并且能够自我治疗的疾病,患者可借助于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师后自己购买非处方药使用。因为嫌去医院麻烦,很多人都已习惯有小病小伤时,自己购买非处方药进行治疗。但非处方药是不
期刊
炎热的夏天到了,从事户外工作或高温工作的人都容易发生中暑。而人(仁)丹是夏季解暑良药。市民常常会误以为人丹和仁丹为同一种药物。虽说这两种药都可用于解暑,但在功能上还是有区别的。人丹和仁丹到底有哪些区别?别急,下面将一一解答:  人丹与仁丹的区别  人丹主要成分: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人丹为银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气味比较香,味道辛
期刊
夏日到来之时,就有不少患者向我致电,询问关于夏季腹泻用药及腹泻对老年人潜在危险等问题。上周末,赵先生一家人邀请几个朋友去吃海鲜、烧烤。回家不久,赵先生一家人先后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赵先生认为没什么大碍,就自行喝了点霍香正气水,后来感觉药效不行,又先后吃了些抗生素、止泻药等,但仍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确诊他们患上了病毒性腹泻。  夏季,因饮食不当到医院就诊的人数增加了许多。因季节气候影响,人体消
期刊
不管男女老少,用药都需谨慎。因为不合理用药可致药物中毒,在给老年人服用药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下面是容易引起老人中毒的用药误区。  剂量过大  许多老年人患了病,恨不得吃上一两次药就把病治好,否则就认为服药剂量不足,盲目加大剂量服用,误认为这样做可以把病“压”下去,结果疾病非但未愈,反而造成药物中毒。当出现药物中毒时自己还不知道,误认为疾病加重,继续加大药量。  其实,许多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
期刊
自从1911年人类首次从动物肝脏中发现了维生素B1,至今已知的维生素已多达13种。根据营养学理论,一个人每天所需要的维生素为八分之一茶匙的剂量。偏食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或服用维生素是否就能增强体质,提高能量和延年益寿呢?医学界人士对此看法不一。  美国生化学家亨利·凯明对服用维生素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大多数人从日常饮食中已获得了足够的维生素。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多余的维生素都经由小便排出。因此,除
期刊
一、胶囊的是是非非  去年“问题胶囊”、“毒胶囊”和“工业明胶胶囊”事件轰动全国,不少人不清楚自己服用的胶囊是不是用“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重金属超标),就把胶囊一颗颗拧开,倒出药粉,捏着鼻子直接吞服药粉……被呛得直咳嗽,嗓子和食道也火辣辣的,上腹(胃部)隐隐作痛……去医院就诊后方知食道和胃黏膜被灼伤——此即典型的药源性食管炎和药源性胃病。  一般而言,真品的食用明胶是安全的,但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