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建模 凸显过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间与图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在具体的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几何建模,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并借助课件巧妙地融合现实素材进行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中感知。
  【关键词】几何;建模;空间认知;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70-01
  一、思考缘起
  “难题”描述:一个圆分成若干(偶数)等分后转化成为一个近似数长方形,原来圆的周长比这个近似长方形周长短4厘米,原来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这是一道练习题,在解题过程中好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
  难题剖析:这题学生学了之后之所以认为“难”,是因为学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放手让学生体验面积推导的过程,也没有辩证地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所以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学生仅仅是记住了公式,所以题目稍微灵活一些,学生的知识就禁锢在了教师所教面积的计算方法上,而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推导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长方形转化成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理解图形的辩证关系,那么“难题”也就不难了。
  症结放大:学生这道“难题”,引起了我们对于“空间与图形”的几何教学的重新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传统的重几何计算结果,轻推导实验过程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真正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在意识上从传统的重视几何教学转变到现在的实验几何的教学非常重要。
  二、引发思考
  笔者认为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加强几何建模、探究的过程,同时可以适当借助课件,巧妙地融合现实素材进行教学。
  (一)强化几何建模,培养空间认知
  在几何教学中要加强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来发现、探究知识;更多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
  1.在感官协同中强化认知
  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应使学生体验这个探究的“过程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学生在探索中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2.在理性思辩中明晰概念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使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理性地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逐渐明晰概念,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二)适时介入课件,助推表象建立
  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通过电脑直观、生动的演变,化静为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学生“散装”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从而完善认知结构。这样既能推动学生空间图形的学习思考,又能拓宽空间想象与知识结果的双重结构,在教学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动静结合中融化认知难点
  观察在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识图都离不开观察。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屏幕上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三维动画画面的动静结合的演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观察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展示,降低了学生在观察上的难度,同时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在演说结合中加强理解
  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调用各种器官。如果教师在必要时可介入适度的讲解和语言引导,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吸引到一个关注点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专注力,更融化了知识的难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依托现实原型,发展空间观念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而“空间与图形”知识又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空间生活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力求几何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经验巧妙融合,使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1.在生活情境中领悟知识内涵
  在教学中,设置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生动、形象、具体的生活实例,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感性化的思维方式,建立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
  2.在具體应用中提升能力
  长期以来,“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上的习题,这些习题大多比较陈旧,且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教学拉大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做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如学生认识完图形之后,让学生随即观察教室、看看哪些物体上的面是我们今天学的?学生马上兴起高涨,找出很多。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察能力,我又让学生想一想家中、马路上见到过这些图形吗?学生想象之后,例举了很多物体。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形的世界中,“形”在我们身边随处都能找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留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提升。
  参考文献
  [1]许霞.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思考[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3(5):74-74.
  [2]王有玮.浅谈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模块教学反思——以中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J].生活教育,2017(2):77-78.
其他文献
古诗是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浓郁的感情,深邃悠远的意境,含蓄凝练的语言,有利于熏陶学生的文化思想,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应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返璞归真教古诗。要培养学生的爱诗之心、读诗之趣、品诗之能,使其在多彩的古诗世界里,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拓宽视野,丰富情感,继承经典。  一、知人论世,临其境  古诗的
期刊
一、课前分析  1. 基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析。  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需要先打破“表内除法”中一些潜在的规则,重新建立“有余数除法”的心智结构。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两个认知冲突。第一个认知冲突是平均分概念与分物分不完的冲突。学生自从学习表内除法、认识平均分以来,所接触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刚好能够分完的。因此,他们已经牢牢树立了这么一个观念:凡是能用除法表示的问题都是平均分的并且能够
期刊
“文包诗”是一种新兴文体,它介于文与诗之间,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短文中,短文既简单明了地交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又对古诗内容与情境作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和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这样的文本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古诗阅读的难度。但是“文包诗”是文还是诗呢?教学中究竟是以文为主,还是以诗为主?它作为一种文体,如何教出其体裁特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语用”意识呢?笔者曾三次设计教学《
期刊
时至今日,教研中这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教师精益求精,效果始料未及;设计几近完美,推进百转千回……诸多尴尬或多或少反映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实起点无法对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见,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期刊
【编者按】“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机会。”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文中简称《课标》)对习作教学提出的一个要求,如何根据这一要求,不断“创新写作形式,改进指导方式”,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本专辑的五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可供读者参考。  当下,小学生作文的形式普遍单一且指导不力。笔者尝试用多个绘本来打开学生思路,尽最大可能不在形式上限制学生
期刊
【摘要】目前中外合作项目并不能受到考生与家长的青睐,与普招相比处于弱势的地位。课题小组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英海本专业、旅游管理的学生分层的进行了学风、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4QN
期刊
【摘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就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遭到失败。语文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备好课。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预先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探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编者按】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越发明晰学生的认知对于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全面展开前,教师应选用何种方式分析学生学情、测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本期话题将围绕“评测学习起点,制订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最近几年,随着课堂观测的兴起,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前的学情评测。大家普遍认识到只有熟悉学生学情,了解学力水平,才能合情预设学习目标,科学排定学习内
期刊
【摘要】在高中艺术鉴赏课教学中,电影鉴赏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电影欣赏,让学生感受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高中生鉴赏电影的审美能力同时,希望也能为广大高中艺术教师提供电影鉴赏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探索高中生;艺术课鉴赏;电影综合表现;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J805-4;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81-02  一、电影主题的审美感受 
期刊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在多文本阅读中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立项编号:dwbyd17010609)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22-02  近几年,我们能感受到国家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作为传承文化的汉字和汉语,又热了起来。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发生了重大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