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工作常用方式,其可以集多名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一体,让他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知识学习,这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重要助力。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堂为基础,从“做好课前测试,科学划分合作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设计训练内容,考察合作学习效果”和“ 组织互动交流,提升合作学习体验”四个方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予以讨论,希望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目标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应用
  【作者简介】李芳霞,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窑店镇初级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并非易事,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此得以应用,并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让他们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互动更好地了解英语知识,并对其予以探究性学习,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育价值,对其实际应用加以分析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做好课前测试,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小组的科学划分,由此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基础铺垫。
  通常情况下,笔者会选择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通过课前测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进行了解。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所差异,所以每一次小组合作之前我都会对学生进行测试,以确保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保持一致,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课前小问卷”,问卷中的问题包括“Do you prefer 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 Will you tell your parents your secret?”等,通过这个问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水平,同时还能够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由此做到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也融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为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在完成测试后,我会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对他们进行分组,通常情况下分组标准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多方面要素来确定的。笔者在考虑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状态等因素后,认为每小组以3~5人为宜,具体人数根据知识难度予以确定。每个小组要做到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思维状态等多方面的均衡,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科学搭配,通过科学、有效的互动完成知识探究,并实现相互之间的学习进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进步带来助力。此外,教师还要保证各个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的平均状态,避免某一小组学习能力过强或过弱,导致各学习小组的起点不在一个层次上,影响合作学习的教学进度。
  二、布置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布置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对各小组学习能力的把握、课堂教学内容难度的分析,对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难度予以调控,保证他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实现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学习任务的布置必须在学生的合作小组划分之后,因为合作学习任务是基于合作小组而设计的,其必须要符合合作小组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发挥作用,如果教师先进行学习任务布置,就有可能出现学习任务难度与合作小组学习能力不相符的情况,这会让小组合作学习进入误区,所以按照科学的顺序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一定要对其予以有效的设计,避免因为工作疏忽而导致课堂教学工作质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学习任务布置时,还要考虑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因为兴趣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吸引力一定更强,这会为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去进行学习,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完成学习任务布置后,小组合作学习就进入到实际探究阶段,此时教师必须要弱化自己的课堂地位,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教师的语言与行为引导,只会成为干扰学生学习状态的不利因素。虽然,我们强调教师要弱化地位,但并不是让教师对课堂“撒手不管”,而是要讓自己以观察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状态予以观察,并记录下他们的合作探究表现,为接下来的教学评价与交流收集素材,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英语知识探究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为英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三、设计训练内容,考察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设计课堂训练内容是考查学生合作学习效果、强化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关键环节,其对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内容设计时,一定要依据自己在观察学生互动合作学习时获得的信息,确保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完成课堂训练,由此来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认知启发,为他们的学习进步带来帮助。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即使面对初中学生,课堂教学工作也需要融入趣味性内容。所以,在进行课堂训练的设计时,我们也要进行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产生足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课堂训练环节发挥出更好的教育价值,为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例如在完成“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小组合作学习后,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商店情境,让他们可以进入模拟情境中去进行真实生活情境的体验,由此来进一步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探究,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会扮演售货员的角色,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来考察他们,如运用语言来刁难他们、为他们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交流训练等,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他们英语综合素养的构建提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设计时,要做好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动态管理,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他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课堂训练环节的调整,保证课堂训练环节能够完全符合每一个合作小组、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来为他们的英语学习进步提供助力,也为小组合作目标的有效实现给予支持。
  四、组织互动交流,提升合作学习体验
  组织互动交流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要为学生预留5~10分钟的互动交流时间,因为互动交流是考察他们课堂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步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会先让各小组进行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报,并通过出一些简单的测试题来考察他们的学习效果。之后,笔者会组织各合作小组进行学习内容的讨论,让他们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讨论,并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实现全面进步与提高。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会组织他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交流,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进行英语知识探究,由此来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助力。最后,笔者会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主要采用以总体性鼓励、典型性指导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自信的树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还能够纠正他们存在的错误,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强化他们的知识学习效果,促进初中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团队的力量要大于个人,在学习中更是如此。英语作为非母语的语言类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英语知识探究,并实现对他们的有效启发,由此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英语学科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惹儿.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69,68.
  [2]顾艮霞.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 2020(33):97,99.
  [3]顾雪红.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 2020(35):107-108.
  [4]万竟成.初中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0(42):78.
  [5]杨治霞.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44-45.
  [6]李澄.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读写算,2020 (30):109.
  [7]高貴增.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搞好合作学习[J].文理导航(上旬),2020(11):26,28.
  [8]陈晓屹.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研究[J].校园英语,2020(38):138-139.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从而对人们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英语一直以来是重点教学内容。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学生英语学习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丰富英语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英语学习方式。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英语学习的技巧展开探讨,希望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提供一定的帮
【摘要】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化的情况下,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是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迫切问题。一方面,教师的自我发展主观意识认识不到位,对专业发展表现出盲目性;另一方面,英语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教师的能力提升和实践性知识。教师可利用反思性教学方式,依托其主体性、实效性以及调节性等特点,进行教学行为的突破,使小学英语教学专业高效发展。 反思性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弥补经验性教学的
【摘要】茶文化历史悠久,并且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现如今,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的主要饮品,并且逐渐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英国茶文化。当前的英国茶文化已经融合了英国人的生活特点,本文通过阐述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得出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旨在促进茶文化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英国;文学作品;解
【摘要】語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语音知识与学生的听力能力相辅相成。本文在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基础上,以创新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分析语音对听力的重要性,指出以语音知识为基础的听力教学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以期广大的教学者从根本上认识语音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音知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张序娅,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对听
【摘要】构建中小学一体化英语课程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了解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意义,让教师具备一体化的整体课程观,开发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法,搞好各阶段的衔接,实施多元的教育评价方式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课程一体化;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殷彩萍(1982.
【摘要】初中三年级指导学生写一篇游记,通过写一篇游记,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即要注意时态,连词,5个W和一个 H,书写,整篇文章的基调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英语写作;学习策略;案例  【作者简介】武静波,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策略训练]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是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的表达能力。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学生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地还是无
【摘要】英文歌曲引入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意境与思想。英语课堂上融入英文歌曲要从口语教学、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来进行,确保教学的全面铺设,形成英文歌曲带动学习的有效局面,这样可以确保英文歌曲教学促进学生的口语学习、阅读学习、语法学习和拓展学习等。本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总结了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英文歌曲;初中英语;教学应用;教
【摘要】本文根据主题意义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论述了英语学科开展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主题意义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案例。  【关键词】主题意义;主题式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谢育琴,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金桥学校。  一、主题意义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主题语境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一,而且是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如何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罗娴,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中学。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在教学中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家沟通的重要语言工具,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由高校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而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其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给学生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立足现阶段跨文化教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