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抱怨生活的苦,那是去看世界的路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觉得日子苦吗?”
  午后的办公室里,有人忽然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昏昏沉沉的格子间里,顿时就炸开了锅。
  提问的人是公司的行政人员,她前阵子因为急性胃炎住了两周的医院,刚刚才回到工作岗位。
  她说:“以前吧,我虽然工资不高,但也够花,好在工作不忙,准点上下班,平时看看电视剧、逛逛商场,生活挺安逸的。但自从这次住院后,我就彻底慌了。像我们这种行政工作,没什么行业门槛,在咱们公司,我属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那种……以前倒没发现有什么,但现在危机感特别强,时刻担心老板辞退我呢。”
  “你怕辞?我还想走呢……”同事小赵接茬道,“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回老家创业去。我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发现家里的朋友们聊的都是换房换车的事,有人还问我在北京买多大的房,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现在还合租呢!——唉,我就纳闷了,家里的钱真就那么好赚吗?我要早知道在家里那么好赚钱,我就不来北漂了。”
  “不好赚的。”刚入职的老李说,“要好赚我也不会从家里过来了。”
  老李是年初刚到的北京,之前一直在吉林老家当美术老师,做了七八年,三十岁了,才忽然决定北漂。
  老李最常唠叨的话就是:“早知道这样,我当年毕业就应该直接北漂,没准现在也混上一个什么总监当当了。”
  另一个同事迷茫道:“我连生活的目标在哪儿都不知道呢。”
  格子间里陷入一片安静。是啊,似乎每个年轻人都是这样,不在迷茫中成长,就在迷茫中忧伤。
  我想到我刚参加工作时的状况:那时的我收入不高,对生活没太大要求,只想着先能在大城市立住脚,可慢慢地,等有了穩定工作和收入之后,就会操心什么时候涨工资,什么时候能谈得起恋爱,什么时候能买房,什么时候能落户……想得越多,就越迷茫,每天都活在焦虑之中,不知何去何从。
  直到后来我遇到一个人,他问我说:假如,你一生下来就知道你这一辈子会如何度过,那这样的人生是否还能让你充满热情?
  这似乎给了我答案,之后,每当我迷茫焦虑的时候,都会拿这个问题问一下自己:假如我知道我的书卖得不好,那么我还会写它吗?假如我知道我的人生一直这样碌碌无闻收入寥寥,那我还要继续这样的人生吗?
  似乎答案是:会。
  为什么?因为我知道上面那个假设——不存在。
  我不可能预知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一次大冒险,从童年时捺着性子练字背课文的煎熬到青春期时疯狂做题及对高考的恐惧,成年时初入社会、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无奈,再到中年时养家糊口、换房换车的压力,甚至晚年还有一家老小操不完的心……
  谁也躲不过人生的挑战。你我都是超级玛丽,每天醒来都会面临新的关卡,你不知道头顶的哪块砖头会变成蘑菇,吃了就能发子弹;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面前会冒出一个邪恶乌龟,碰一下就能废掉你的半条命。
  在闯关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挫折,也需要面对失败,要面临的问题只增不减,正是这种可望不可即的未来让人迷茫和焦虑——我忽然就好像找到了答案。
  活在全民焦虑的时代中,每个人都好像是在黑夜里踽踽独行的流浪者,谁也找不到那盏能照亮前程的灯。因为迷茫和焦虑是不能避免的,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一堆烂摊子要收拾,可是这又能怎样呢?既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那我们就只好欣然接受。
  别去抱怨生活的苦,那是我们去看世界的路。
  毕竟,哪怕再黑的夜,只要不停止前行的脚步,天就会亮。
  (陈峰荐自《时代青年》)
其他文献
外人眼中的战斗机飞行员很酷:他们操纵精密的战争机器,投掷威力巨大的爆炸物,从太阳镜到飞行服,全身行头价格不菲。但飞行员也是人,他们的亲身感受是,驾驶战机这件事并不像游戏里那么刺激,而是类似在万米高空进行长途旅行。  跟乘车旅行不同,飞行员在旅途中没机会伸展身体,连吃顿快餐都是奢望。在驾机执行高风险任务期间,他们都有哪些诀窍,让自己保持警觉、舒适和身心健康?解决内急前先打暗号  在空中作战的人们也得
期刊
人总是恋旧的,住过的地方无论你离开多久,总是会留下很多的记忆和感情。  十年前,我想给爸妈改善居住环境,和老公商量之下,以我们的名字购置了一套新小区的小高层给爸妈住。他们搬进新房后,空置的旧房就一直出租,其间的租客也是换了好几拨,细细回想真的可以杜撰一本关于些许人间事、岁月情的小说了。  出租了十年的房子,最后一期是租给一个公司当宿舍,但来来去去的租客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直到租客说不再续租了,交接
期刊
罗福兴一揭开碎花布,眼前这位青年的头发“炸了”,不仅立了起来,还染上了黄、粉、蓝三种颜色。接着,他又给别人做出了更多的夸张发型:紫色的刘海盖住了眼睛,后面的头发有着孔雀开屏一样的造型与颜色;又或是半边的头发立成了半圆,被划上了三道颜色各异的波浪纹……在罗福兴的抖音账号里,这条视频获得了33万个赞。  2008年前后,罗福兴创造了“杀马特”这一名词,因此他给自己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杀马特教父。  
期刊
安其罗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一天上午,他在院子里看书,只听邻居艾斯尔先生从楼上的窗户里探出脑袋,对着正在院子里浇花的妻子喊:“亲爱的,朋友们打电话邀请我们去吃烤肉!”“太好了,我这就去!”他的妻子一边说着,一边关掉水管。  安其罗非常羡慕他们有这么多朋友,心想如果自己家也安装一部电话,就一定可以摆脱孤独了。安其罗跑到小镇上的电讯局办理了电话安装手续,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负责登记的艾娜女士微笑着对他说
期刊
一个残酷又温馨的故事,一位曾在疫期下派社区的女友的亲身经历。疫期后期,她的工作是“辅助新冠逝者的家属处理丧葬事宜”。  有一户人家,她一敲门,开门的是个年轻女孩,不等她说话,先大声说:我是开着摄像头和麦的,今天你们若有不合理的条件,我一个也不会答应。  女友先是一惊,然后想:这个门敲开了,就要进去。否则,今天不进,双方的误会越结越深,以后更没法进了。录音录像也没什么可怕的,都是根据政策来的,自己也
期刊
阴沉沉的天空,像被谁拉上了灰色的窗帘,太阳和我一样,似乎也病着,躲在了窗帘后面。起风了,风猛劲儿地吹着那灰色布帘,也无法吹开一条缝隙,让阳光露出一个笑脸来。要下雪了吧?  气温越降越低了,管妈妈要了小火盆,火盆里的炭火很旺,可我还是不住地打着冷战。  “越是闲着,越是怕冷。”母亲说。  小院里,母亲正忙着给花木御寒,花白的头发在冷风中飘扬。母亲把剪好的旧衣服一层一层缠绕在花秆上,给根部的泥土覆盖上
期刊
大脑约占人体重的2%,但其能耗竟然占到总能量耗费的20%左右。因此,人类的大脑堪称一个能耗大户。从进化上看,尽量避免“烧脑”显然是一种适应性行为。如此一来,为何我们总会陷入思维定式就不难理解了——作为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就如同围棋定式一样,能省去很多摸索、试探过程,节省大量脑力。  科学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超过90%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思维定式轻易解决。不幸的是,若论及创新,则思维定
期刊
我从小没有听过我爸讲故事。唯一一次他一时兴起非要给我讲故事,因为我哭闹着要找妈妈,被他暴揍了一顿,是个乐极生悲的结果。  咖喱的老爸和我爸不一样。别人家都是慈母严父,她家却是“严母慈父”。  小时候,咖喱家里买了钙奶糖,就是一种带甜味的补钙片。母亲怕咖喱偷吃,把罐子藏在衣柜最高处。到了周末母亲去值班的时候,咖喱就眼巴巴地看着衣柜顶。眼看咖喱可怜巴巴的模样,她爸坐不住了:“别让你妈知道,就吃一片哟…
期刊
打工人的一天都是在逼仄的空间完成重复的工作,偶尔看到网络上有人在讨论新职业,比如闻臭师,或者是看到一个试吃员发出的微博图片感想,内心也会在那么一瞬间涌出一股心向往之的激流。  事实上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吗?恐怕未必。闻臭师:嗅辨员,我不奇葩  工业化时代,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城市,每天在制造着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很多混合在一起的恶臭对人体健康有害。监测这些气味的浓度是环保部门重要的一项工作,正是在这
期刊
村上春樹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这话,我信。  人是在没有想念的时候,瞬间老了。  没有想念的日子,就像一场大风刮过之后的湖面,没有波澜的平静;就像跋涉到了终点一样,没有眺望的冲动;就像苍老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过就是念想清零,既没有你来的痕迹,也没有你走的牵念,平静如水才是变老的样子,就仿佛打烊后的心灵,关灯后的黑暗,孤独中的独处,预料中的平静。没有想念,就不再有期待,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