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奇葩”职业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工人的一天都是在逼仄的空间完成重复的工作,偶尔看到网络上有人在讨论新职业,比如闻臭师,或者是看到一个试吃员发出的微博图片感想,内心也会在那么一瞬间涌出一股心向往之的激流。
  事实上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吗?恐怕未必。

闻臭师:嗅辨员,我不奇葩


  工业化时代,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城市,每天在制造着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很多混合在一起的恶臭对人体健康有害。监测这些气味的浓度是环保部门重要的一项工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嗅辨员应运而生。
  检测仪器虽然越来越先进,但只能显示数值,却不会分辨臭味。再者,很多臭味是各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发出来的,转化机制很复杂,仪器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做出分辨,而人类对臭味的感受,更接近于一种感官评价。所以,与其说闻臭师是在闻臭味,不如确切地说,是通过嗅辨的方式,辅助检测仪器,做出相对准确和客观的化学分析。所以,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
  嗅辨员的工作方式并不会在现场直接开展,通常是现场采样,而后带回实验室经过稀释处理后,再通过“闻味儿”来分析。
  你也千万不要认为他们的鼻子十分灵敏,在北京环境卫生监测站工作了11年的一名嗅辨员就表示,嗅辨员最重要的是鼻子不能不灵敏,但也不能太灵敏。太灵敏的话,闻到的气味与大众闻到的气味差别太大,会影响判定结果。所以嗅辨员的嗅觉处于大众水平,才能客观判断臭味是否构成了污染。
  根据国家规定,嗅辨员应聘录取,首先年龄必须在18周岁到45周岁之间,其次不能吸烟、不能喝酒、不能使用化妆品、不能有鼻炎等嗅觉器官疾病,满足这些基础条件后,还要经过嗅觉检测,合格的人才能参与应聘。
  应聘分为两大步骤,笔试考理论知识,现场闻味儿,就是考应聘者的嗅辨能力了。现场需要闻出五种标准臭液,分别是:β-苯乙醇(花香)/异戊酸(汗臭味)/甲基环戊酮(甜锅巴气味)/γ-十一碳酸内酯(成熟水果味)/β-甲基吲哚(屎臭味)。
  千万别以为这些味道很浓,考试现场这些气味被稀释得几乎闻不出来,但应聘者只有正确分辨出来了才算考试通过,颁发嗅辨员证最终上岗。拿到证书也并非一劳永逸,每隔三年嗅辨员还要审核考试。毕竟,工作不是儿戏,对于环境臭味的监测,嗅辨员最终的判定结果是有法律效力的。比如居民投诉某个区域有异味,嗅辨员如果最终确认异味超标,相关部门会责令异味来源地和产生者做出整改。

绑蟹工:经验优势才能月入过万


  有人又说了,我看某综艺节目,有明星到海鲜市场去做绑蟹工,听说一个熟练的工人月入过万很轻松。没错,在螃蟹上市的旺季,一个绑蟹工确实可以月入过万,甚至可以月入三万。深圳一个市场的绑蟹工“福仔”,完成绑好一只螃蟹只要8秒钟,一天时间福仔能绑一千多只螃蟹,价格是粗绳一块,细绳五毛,所以一天赚上千块不成问题。
  你以为福仔是最快的吗?错!在北京地区的一个养殖场,一名专业的绑蟹女工,绑好一只螃蟹只要三到五秒。她说自己已经干了七年时间,所以经验十分丰富,那些比她慢的工人,需要十几秒才能绑好一只。
  月入过万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是绑蟹工需要有经验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速度。更何况螃蟹的销售有旺季和淡季,不可能每天都有一千多的螃蟹供你来绑。所以,绑蟹工的收入并不稳定,绑蟹工招聘启事里也写得很清楚,一个绑蟹工的月收入是4000元。
  手速确实是可以练出来的,但绑蟹工的手速再快,也已经是职业上限了,何况有的人就是练一辈子,也练不出三五秒就能绑好的手速。这样看来,其实多数绑蟹工的工资并不具备真正的优势。所以,你还愿意去做吗?

试吃试睡员:不是为了让你享受


  手速达不到,可我既能吃还能睡,那做个甜品试吃员,或者酒店试睡员,也很不错嘛。
  试吃的工作其实已经不算太新颖了,从巧克力到甜甜圈再到泡面,各种类型的食物只要是销量高的,厂家以及商家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试吃的方式,来确定某种口感,或者是剔除某些不利于销售的因素。
  比如甜品的试吃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吃各种甜点,最多的时候一天甚至可以达到20种。而且,试吃员还要到各地频繁出差,以便品尝各个地区的口感,进而给自己服务的厂家或者商家提供好的改善建议。
  换言之,你不能光张着大嘴傻吃,试吃员必须得有鉴别能力,而且得真正提出有专业性的建议,而不是只会空洞地打着饱嗝说好吃或者不好吃。
  至于酒店試睡员的工作,看似只需睡觉就行了,但其实也得提出合理专业性的建议才行,如果你在房间的装修布局、家具的陈列摆设方面不具备审美和灵敏的感知能力,那就趁早收了这个念想吧。
  说白了,试吃和试睡等工作看似简单有趣,可都是大众“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误解。这类工作的本质是做出点评,从销售的角度看,这是商家为了提高销量而在尽可能地排除不利的销量因素。
  吃不是重点,评价和建议才是。何况这是工作,并非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比如说试吃员,大众可能觉得每天都能吃美食,但其实有时候他们也得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新职业没那么神秘


  过去总是说三百六十行,如今三千六百行都不止,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化进程不断复杂,新型的职业也会不断地涌现。
  过去人们不知道网络主播为何物,如今有专门的公司批量生产网红。过去人们只知道实体店门前的推销职业很不靠谱,现如今李佳琦在手机面前做推销分分钟收入过万。技术的推动和结构的演变,产生出新的需求点,同时也会出现满足需求点的新职业。
  对职业的不了解,抑或只是单纯看到了某些职业有趣和光鲜的一面,却并不了解该职业整体的特点,所以社会大众才会羡慕那些光鲜的行业,或者是相互羡慕对方的职业。
  不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青年一代也越来越能够理性看待职业规划了。2018年《中国青年报》做的一项调查显示,50.9%的青年人找工作,更看重专业和兴趣的匹配程度。这充分表明大多数年轻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还是会根据内心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的。
  别的工作看起来再有趣,可那是别人的地盘,自己不熟悉也就只能远观一下。自己的工作做得再烦,可这毕竟是熟悉的一亩三分地儿,做起来得心应手。
  (崔俊杰荐自《华声》)
其他文献
作为“伪”军迷,我在首尔第一站便选择了韩国战争博物馆,这里是了解朝鲜战争的最佳场所。展厅中,那些战争遗留物品以及各方的装备,尽数展现在眼前,展品的介绍通常是用韩文(也称为朝鲜文)和英文,理解起来并不顺畅。正费解时,一份当年的《朝鲜日报》吸引了我的注意,没想到那时的日报是采用繁体汉字与朝鲜文混搭的模式,不需要翻译,也能懂个大概。此外,还看到了当时韩国军队的嘉奖状,完全是汉字书写,阅读起来毫无障碍,反
期刊
波多黎各,大概是美国最有异域风情的一块领土。它位于加勒比海地区,并非美国的一个州,而是它治下的自由邦。  在这里,多元文化冲撞的例子随处可见。拉丁风情碰撞流行文化,世界各地游客欢聚一堂,还有一群来自越南的神秘客人——大肚猪。  猪界自古出英才,来自越南的大肚猪,则正在美国加勒比海上的自治邦兴风作浪。  这是一种毛发灰黑色的猪,腿短、肚子几乎垂地,生长比较缓慢,成年后,大多数体重在50公斤左右,大的
期刊
外人眼中的战斗机飞行员很酷:他们操纵精密的战争机器,投掷威力巨大的爆炸物,从太阳镜到飞行服,全身行头价格不菲。但飞行员也是人,他们的亲身感受是,驾驶战机这件事并不像游戏里那么刺激,而是类似在万米高空进行长途旅行。  跟乘车旅行不同,飞行员在旅途中没机会伸展身体,连吃顿快餐都是奢望。在驾机执行高风险任务期间,他们都有哪些诀窍,让自己保持警觉、舒适和身心健康?解决内急前先打暗号  在空中作战的人们也得
期刊
人总是恋旧的,住过的地方无论你离开多久,总是会留下很多的记忆和感情。  十年前,我想给爸妈改善居住环境,和老公商量之下,以我们的名字购置了一套新小区的小高层给爸妈住。他们搬进新房后,空置的旧房就一直出租,其间的租客也是换了好几拨,细细回想真的可以杜撰一本关于些许人间事、岁月情的小说了。  出租了十年的房子,最后一期是租给一个公司当宿舍,但来来去去的租客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直到租客说不再续租了,交接
期刊
罗福兴一揭开碎花布,眼前这位青年的头发“炸了”,不仅立了起来,还染上了黄、粉、蓝三种颜色。接着,他又给别人做出了更多的夸张发型:紫色的刘海盖住了眼睛,后面的头发有着孔雀开屏一样的造型与颜色;又或是半边的头发立成了半圆,被划上了三道颜色各异的波浪纹……在罗福兴的抖音账号里,这条视频获得了33万个赞。  2008年前后,罗福兴创造了“杀马特”这一名词,因此他给自己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杀马特教父。  
期刊
安其罗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一天上午,他在院子里看书,只听邻居艾斯尔先生从楼上的窗户里探出脑袋,对着正在院子里浇花的妻子喊:“亲爱的,朋友们打电话邀请我们去吃烤肉!”“太好了,我这就去!”他的妻子一边说着,一边关掉水管。  安其罗非常羡慕他们有这么多朋友,心想如果自己家也安装一部电话,就一定可以摆脱孤独了。安其罗跑到小镇上的电讯局办理了电话安装手续,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负责登记的艾娜女士微笑着对他说
期刊
一个残酷又温馨的故事,一位曾在疫期下派社区的女友的亲身经历。疫期后期,她的工作是“辅助新冠逝者的家属处理丧葬事宜”。  有一户人家,她一敲门,开门的是个年轻女孩,不等她说话,先大声说:我是开着摄像头和麦的,今天你们若有不合理的条件,我一个也不会答应。  女友先是一惊,然后想:这个门敲开了,就要进去。否则,今天不进,双方的误会越结越深,以后更没法进了。录音录像也没什么可怕的,都是根据政策来的,自己也
期刊
阴沉沉的天空,像被谁拉上了灰色的窗帘,太阳和我一样,似乎也病着,躲在了窗帘后面。起风了,风猛劲儿地吹着那灰色布帘,也无法吹开一条缝隙,让阳光露出一个笑脸来。要下雪了吧?  气温越降越低了,管妈妈要了小火盆,火盆里的炭火很旺,可我还是不住地打着冷战。  “越是闲着,越是怕冷。”母亲说。  小院里,母亲正忙着给花木御寒,花白的头发在冷风中飘扬。母亲把剪好的旧衣服一层一层缠绕在花秆上,给根部的泥土覆盖上
期刊
大脑约占人体重的2%,但其能耗竟然占到总能量耗费的20%左右。因此,人类的大脑堪称一个能耗大户。从进化上看,尽量避免“烧脑”显然是一种适应性行为。如此一来,为何我们总会陷入思维定式就不难理解了——作为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就如同围棋定式一样,能省去很多摸索、试探过程,节省大量脑力。  科学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超过90%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思维定式轻易解决。不幸的是,若论及创新,则思维定
期刊
我从小没有听过我爸讲故事。唯一一次他一时兴起非要给我讲故事,因为我哭闹着要找妈妈,被他暴揍了一顿,是个乐极生悲的结果。  咖喱的老爸和我爸不一样。别人家都是慈母严父,她家却是“严母慈父”。  小时候,咖喱家里买了钙奶糖,就是一种带甜味的补钙片。母亲怕咖喱偷吃,把罐子藏在衣柜最高处。到了周末母亲去值班的时候,咖喱就眼巴巴地看着衣柜顶。眼看咖喱可怜巴巴的模样,她爸坐不住了:“别让你妈知道,就吃一片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