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的余杭实践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杭作为全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紧紧依托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和制造强企集聚基础,坚持“一赛一会一平台一小镇”发展工业互联网,并形成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消费互联与工业互联“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浙江省以工业互联网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业数字化指数由2018年的第四跃升至全国第一。余杭作为全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紧紧依托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和制造强企集聚基础,坚持“四位一体”——一赛一会一平台一小镇发展工业互联网,继城西消费互联网占领全国制高点后,又着力打造领跑全国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形成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消费互联与工业互联“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打造国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位一体”中的“一平台”是指打造1个国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阿里云、浙江中控和之江实验室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了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全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核心,成立了平台运营公司落地余杭。余杭深挖阿里巴巴集团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制定出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全域创新66条等扶持政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胸襟,鼓励区内外服务商合作共赢,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
  supET平台已经入选全国10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并获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奖。在基础能力上,supET平台已接入离散工业设备约15万台、流程行业成套设备2.5万套,提供云化通用软件700多款、高价值工业应用软件30多款,托管工业App 230个,拥有3.5万名开发者,基本形成了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模式和可复制推广的中小企业服务经验。在商业模式上,余杭加快推进上海秒优、深圳极维度等一批区内外优质服务商与supET平台合作,成功建设家纺服装、注塑加工等7个行业级平台和若干个企业级平台,建立“平台赋能服务商,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的三级业务模式,成倍放大平台服务能力。在服务企业上,余杭重点支持老板电器等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级平台;通过发挥西奥电梯等制造业领军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家纺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行业为重点,分类推动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以企业上云为基础,着力推广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截至目前,余杭全区累计上云企业14600余家,力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打造集聚产业生态的工业互联网小镇
  “四位一体”中的“一小镇”是指打造1个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展示、服务对接等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小镇,推动产业生态集聚。
  余杭厚植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以supET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体验)中心为引擎,着力集聚5G技术、大数据、信息软件、工业App等领域服务商,在临平新城打造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生态繁荣、行业管理健全的工业互联网小镇,立足余杭、服务长三角、辐射全中国。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工业互联网命名的特色小镇,落成后仅短短三个多月,就已招引娑娜科技、黑湖智造等省内外近40家工业互联网知名服务商、3000名专业人才入驻,与国内外近400家服务商建立密切合作。小镇计划在一年内,引进100家服务商,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内容。同时,小镇通过对接浙江省数字经济产业基金,拟由余杭区、阿里云以及相关单位共同组建“工业互联网专项投资基金”,支持入驻企业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在引进企业的同时,小镇还注重积极争取、主动承接国家级平台资源,通过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等行业顶尖机构的合作,目前已成功签约落地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浙江分中心。此外,小镇联合区内重点工业企业技术高管成立首席信息官(CIO)俱乐部,整合知名工业互联网工程服务商组成服务商联盟,不断凝聚服务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合力,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面链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球化的工业互联网大赛品牌
  “四位一体”中的“一赛”是指打造1个全球化的工业互联网大赛品牌,加速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
  12月3日,以“点亮智慧之光”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在余杭圆满落下帷幕。在工信部、浙江省政府联合指导,浙江省经信厅和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精心筹划下,大赛自9月份开赛以来,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和专业团队的广泛参与,初赛报名人数达5400人,参赛团队近900个,提交方案逾千个,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参赛单位覆盖面广、权威性高、资源丰富等特点。此次大赛也得到了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共有196家媒體报道大赛,搜索引擎收录相关新闻64.9万条,大赛作品投票量达635万票次,18万人在线观看大赛图片直播,大赛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了1081.2万人次。
  大赛不仅加速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规模化推广,而且各项宣传工作成果均创下工业互联网领域赛事新高,一举引爆工业互联网的时代风口,为余杭争取了行业话语权。目前,余杭正在积极争取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的永久举办地,对标“高端化、品牌化、专业化”的要求,打造一个权威的全球化工业互联网赛事。
  打造具有深刻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大会
  “四位一体”中的“一会”是指打造1个具有深刻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大会载体,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交流合作。
  自2016年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余杭、嘉兴轮流举办)已成功举办四届。作为该领域国内最早发起举办的大会之一,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从第一届起,就始终紧扣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主题,分享前沿理论、交流行业实践、聚焦技术难题、融汇发展思路,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位列工业互联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会梯队。
  借助大会,余杭全面展示了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的崭新发展蓝图和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企业、人才、科研机构落户,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新旧动能健康迭代。前四届大会,签约、落地的项目近百个。今年,在工信部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千余名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临平新城,参加2019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大会。余杭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发布、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企业签约、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及产业方向分享以及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新产品、新模式案例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一全国性舞台上打响了“余杭品牌”。
  会后,众多知名工业互联网企业与余杭有关部门、平台联系对接,“不请自来、慕名而来”的招商选商格局初步显现。
其他文献
必须借助数字化的创新手段,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变革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治理理念,推动融合与创新。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飞速发展及应用,为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创造出便利条件,直接促进三地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生活领域,这种改变十分明显。如互联网支付技术在三地普及带来消费体验的无差别感,促进民生相通;数字化营销新模式激活了三地商业发展新空间;智慧交通使城市之间更紧密,人员流动、货物
期刊
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5G应用与5G产业高质量发展,5G将成为浙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5G是新基建的关键要素,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同时也将成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党中央对5G发展高度重视,在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并将其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
期刊
小镇采取“转、组、育、培”四位一体的方式,多策并举,推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问题供应商培育。  浙江省从制造业起步,以民营经济、实体经济见长,这是富民强省的关键所在。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作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的智能制造,却存在着制造业系统解决问题供应能力不足的现象。据记者了解,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尚未有将智能制造供给产业作为主攻发展方向的高新区。
期刊
联盟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不断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积极打造合作共赢的5G生态圈  5G是网络强国的国之重器。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5G产业发展,多次批示要加大5G产业在浙江的推广力度,加快业务布局,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打造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5G规模化商用城市,赋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字经济是世界潮流、时代机遇。  十多年来,浙江省坚持不懈地抓数字经济发展,勇当数字经济先行者,获批创建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并成为首个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同时也是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2017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信息经济升级版,随后,浙江省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和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计划。  而
期刊
虽然每个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面前转型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对自身和数字化转型本身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理解,才能走好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驱动发展的新时代,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企业就会落后和被淘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近两年,数字化转型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和CIO对“数字化转型”也有了更多的关注,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  然而深入企业
期刊
永嘉学派在经世致用学说浸润下,曾以创造“温州模式”闻名天下的温州,而今正在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步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步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  2018年,温州制订出台了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金融发展中心和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的目标,力争到2022
期刊
浙江省是全国数字经济先行省份,也是全国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2019年又启动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优等生”,浙江将重点探索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協同治理体系,为全国数字经济建设提供示范。  为全国创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浙江样本  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将其作为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全
期刊
本次论坛服务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助力德清智能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将对建设开放、包容、共享、多赢的产业生态发展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培育数字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下,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不断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在区块链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人才集聚、制度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积极探索有益经验。  今后,湖州将结合自身基础的优势,全力推进区块
期刊
舟山首次尝试飞地引才聚才模式,充分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和人才支撑,在杭州萧山建立新区人才飞地——“舟创未来”,推动舟山数字经济人才引育  2019年以来,舟山市经信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立足本地数字经济产业特点和需求,积极开展数字经济人才引育工作,着力破解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引人难、育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创新机制,综合施策  为破解数字经济专业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