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检讨与制度补缺——新冠肺炎引发对野生动物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思考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发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大概率原因,指向滥捕、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检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可发现相关立法尚存在诸多不足,如立法理念中缺少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内容;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不周延;对可能引发疫病传播的风险预防制度设计不足;相关法律之间配套衔接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立法机关已经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程序.吸取新冠肺炎的沉重教训,应当矫正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体现对公众健康安全的保障;科学界定并扩大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建立更加严格的禁止捕猎、出售和食用制度,对人工养殖野生动物进行科学区分并分类施策;加强对各类野生动物的检疫管理,实现与相关法律的配套衔接;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通过立法的修改和完善,建立完备的野生动物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研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批准号:2007BAE42B04)的资助下,以环境降解地膜为原料,采用了水中浸泡、水面漂浮及自然暴露处理等处理方式,通过拉伸试验、DSC(差示量热扫描法)、XRD(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无疑是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与生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沉重代价的灾难性事件,但也构成了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必须严肃面对并做持续深入思考的
期刊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高温液相法合成纳米颗粒的方法得以迅速发展,已经能够合成和调控具有均匀尺寸和特定形状的纳米晶体,但该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此单一的纳米晶体组装成有序的纳米阵列,以达到应用方面的需求。目前在这一领域中,自组装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传统的自组装方法存在的难题是:依赖于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作用力和难以精确控制自组装体结构。本文首先利用高温液相法制备了CoPt、PtNi和CoFeO纳米颗粒,然后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构成巨大冲击.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结果,截至2月28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9251例,报告死亡病例2835例.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陷入大面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防控疫情的实践过程中,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到底如何充分理解生
期刊
在地球动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的过程中构造块体呈现出整体运动的特征 ,表现在大陆地震的动力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因而 ,大陆每个块体的应力场特征方向与强地震发生的主要构造力方向一致性较好。在它的作用下 ,块体边界或某些部位出现应力不均匀并有应变能的积累。孕震区应变能由线性积累向临界的非线性转化迹象会表现在弱震活动与主构造方向上固体潮交变应力场的呼应上。交变应力场可加强孕震区应力集中部位的介质疲劳强度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使得禁食野生动物立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野生动物资源归属于国家所有”并不表明国家当然具备了禁止公众食用野生动物的资格,禁食野生动物应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