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静态交通的问题与策略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的静态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有效解决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设施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静态交通的现状及问题,从战略政策、加强设施装备、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民意识等各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静态交通系统。
  关键字:城市 静态交通 停车问题
  
  1引言
  道路交通根据交通流的状态,可分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部分。动态交通是指由于出行而产生的行驶在道路上的各种车辆组成的交通流总体状况;而静态交通是指车辆为完成不同的出行目的而产生的在不同区域、不同停放场所的停放状态。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而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妥善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拥挤问题,特别是如何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缓解停车难已经刻不容缓。
  2我国静态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2.1 汽车保有量
  至200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7619.31万辆,与上年相比,增加1152.10万辆,增长17.81%。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以及我国加入WTO,汽车价格的下降,我国将有更多的家庭拥有私人轿车,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甚至将达到60%到70%左右。可以预见城市交通问题将更加严峻,如果只是单纯修路只会更加刺激小汽车的购买力和使用率,却不能有效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过多车辆(特别是私用小轿车)的拥有和使用,必然导致交通容易堵塞特别是城市停车问题可能成为交通发展的瓶颈。
  2.2 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
  一是从停车位的数量上。目前在我国的大城市,买车容易停车难、有钱买车无处停车等静态交通难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方面统计,城市的停车位目前只能满足50%的停车需求。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高达20%~30%,预计全国每年要新建约300万个停车位,汽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停车位的增长。
  二是在停车位的结构上。路内(边)和路外临时停车比例过高,占用了大量的道路面积,对动态交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路内停车基本上是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因此造成了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争道,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畅通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交通现状下,大比重的路内停车是极不合理的现象。
  三是停车位布局不合理,信息不畅,停车位闲忙不均。主要道路、繁华区域的停车场、停车泊位供不应求,而相对外围的停车场由于停车不便捷或没有设置醒目的停车诱导标志,导致部分停车场使用率极低,造成泊位空闲。一方面司机为找停车位四处开车兜圈,造成时间和道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却有大量的停车位闲置。而且由于找不到停车位,司机更倾向于把车停在路边,又造成了占用道路,影响动态交通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2.3 停车设施建设重视度不够,规划落后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也有很大发展,但重点多放在道路,桥梁、轨道等交通大型设施上,但一个城市如果不重视静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但会导致停车难,而且会加剧行车难。
  3静态交通的建设策略
  3.1 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有详细的停车规划。
  规划是基础,规划先行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规划体系应包括:城市停车特点、供求关系、停车结构、配建标准、规划布局、建设计划及发展策略等方面。发展思路应以发展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格局,形成布局合理、比例恰当、使用方便的停车设施和管理体系。
  一是对于老城区、中心城区、CBD这样的地面停车位置极为有限、寸土寸金的地区,可以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是向空间和地下发展,能够节约大量的地表面积,并且其采用光机电方式存取汽车,自动化程度较高,因此停车密度要大大高于地面停车,在有限的地表面积上能够容纳更多的车位,停放更多的车辆,被称之为城市“空间的创造者”。因此,政府对于人口、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应该明确规定限制地面停车,只允许建设高密度的立体停车库,并将其纳入开发建设规划之中。
  二是一味地大量建造城市停车场,虽然短时间内单一解决了凸显的停车问题,但也刺激了停车需求,反而有需要再建更多的停车设施来满足这种恶性循环。
  3.2用现代化的技术武装交通设施装备
   科技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上面,除了政府完善的政策、停车泊位合理的规划建造之外,采用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驾车者方便快捷地找到停车泊位,通过对区域停车场泊位利用情况的分析,结合该区域路网的交通特征(如车速、流量等),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后停车场的泊位利用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路线以及相关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诱导驾驶员最有效地找到停车场的系统同时结合路网情况对驾驶员进行路径诱导,使车辆能够尽快到达停车场,减少路边停车现象和驾驶员寻找停车泊位所需时间,从而降低繁华路段的交通量。
  3.3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系统
  建议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设置公交专用道,其次,在一些拥堵路口,实行信号公交优先、路口公交专用道、时段公交专用道等多种形式,确保公交优先。部分或全路段开辟为限行街,全天或某些时段只允许公交车和出租车通行,同时规划好邻近道路沟通。引导市民把公交车作为出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3.4要不断提高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停车秩序
  目前公众尚未养成规范停车的概念,部分市民缺乏现代交通意识、法律意识和共同创造维护良好交通环境的责任意识,为了图己方便,见缝插针,随意停车现象较严重。要严格禁止路内非法停车,对违法停放的车辆实施拖曳或抄告,并依法予以罚款;尽量减少利用城市道路、街道设置路内停车点,对擅自经营者应予以重罚;对于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正常秩序的路内停车点,应立刻取消。
  4结论
  城市静态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交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对城市静态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从战略政策、加强设施装备、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民意识等各方面着手,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静态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籍学武、邱志鹏.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
  [2]吴润元.上海静态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交通管理》.2005.9
  [3]孙成超.推进停车产业发展,优化静态交通管理.《中国温州》.2008.8
  [4]卢玫.谈谈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出路.《交通世界》.2007.2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为成绩努力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却在奢望这种纯净的生活。遭受校园欺凌的他们,生活在恐惧、不安中,甚至不知道明天会遭遇什么。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及特点  校园欺凌是指由学生实施的对其他学生的语言、行为及其他方式的暴力,造成对方心理上、精神上或身体上的巨大伤害及痛苦。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但是校外的社会青年对学生进行的敲诈勒索等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它也为创造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每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本文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对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对于水利工程管
将“从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后,应缴税额将大幅增长,并将全部收归资源所在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国务院10月10日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该条例将从1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核心内容是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的征缴方法由“从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何谓“从量定额”?何谓“从价定率”?两者有何区别?为何要做这样的修改?  以原油为例,能源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
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情感的交流会使得学生厌烦,“情感动力”能推动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There is no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that can make s
砖混结构建筑物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类型,它的结构形式及材料消耗量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本文通过对几栋常见的砖混结构建筑物进行线性回归,建立它们的三大材料消耗量
在市场化的经济模式下,中职服装专业学生需要在三年中学会企业化生产所需的技能,如何更好地融合理论和实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即模块划教学。模块化教学可
期刊
10月20日上午,2011年湖南科技论坛国土资源分论坛在长沙开幕.本次论坛由省地质学会、省土地学会、省测绘学会联合主办,主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土资源服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