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触感知的小图化探索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小图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作为依托,分析了在此时代背景下,触觉设计引入视觉形态化中的可能性,以及优越性。举例已出现的各种新兴的设计作品,进一步论述了在“小图”背景下视觉与触觉双通道建立的可行性。设计师通过对视觉与触觉语言的准确把握,是能够跨越图片尺寸大小的障碍而同样使受众得到满意的审美要求与情感共鸣。在这一系列的激发过程中,始终是以受众的心理情感作为设计的重点与核心。
  【关键词】小图时代;触觉;视觉;心理感知;联想与想象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已与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井喷式发展,以往的互联霸主PC端的增长率正在迅速的下滑。21世纪的的确确将会是一个移动的时代。当我们越来越习惯在自己的手机或是Ipad上浏览新闻与图片,并直接享受着移动互联带给我们的便捷与乐趣时,也许我们并未察觉到,一场小图化的信息革命正悄然来到了你我的身旁。
  小图并不是指图片分辨率的大小。在这里笔者论述的是我们看到的比原尺寸小的手机移动端或平板电脑上所显示的图片。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图片大小的衡量往往取决于屏幕,而非图片的原有尺寸。是经过等比缩放后的呈现。这一点在移动端体现的极为明显。
  缘何说小图时代已然到来了呢?若细心感受我们的生活,可以发现,在信息爆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原先的书本,报纸转化为电子信息。而以往从PC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不再适应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整个时代的背景正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这是时代所趋。手机移动端正迅速占领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正是有这样的前提与时代背景出现,我们对于小图化的研究将变得有时代的基础作为依托。
  那么在这个小图时代,作为设计师该如何把握其脉搏,成为时代的先驱呢?追溯源头,就需要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做研究。比起其他动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是视觉优先型的物种。如果说蚂蚁是通过触觉来感受事物,蝙蝠是通过听觉来感受周遭,那么人类就是首先通过视觉来感受世界的。人类在获取信息上,往往是通过视觉来作用于认知系统的。然而当这个信息量过于庞大与臃肿的年代到来时,设计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千万张图片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仅单纯的凭借视觉是决然不够的。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承认,视觉是人类认知事物最为直接与经常性的方式,人类对事物的感知也不能完全离开视觉。正是因为如此,本文意在探究视觉与触觉的并容,即是触觉感知作用于视觉形态,进而唤醒人们的情感感知。探讨的是视触并存的双向形式。因为这样的设计模式是符合小图时代背景的,是能够打通设计师与受众的情感通道的,是能够引起人们心理情感的共鸣的。
  日本松屋银座的整体设计能为我们进行视触的小图化探索提供宝贵的思路。松屋银座商场要进行整体性的改造,把原本带有深厚传统气质的百货公司改造称为一个现代化,具有浓烈时尚气息的大型商场。大家都知道,人们对于过于熟悉的事物总会表现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大家只会认为小笼包是天津的,热干面只属于武汉一样。而松屋百货公司如何改变其在受众内心根深蒂固的形象,完成华丽的蜕变,就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道大的难题。而原研哉先生以及他的团队,巧妙的运用了“可触知的白”这样一个新颖且时尚的概念,成功的改变了松屋百货原本的百货公司气质,使其时尚前卫的形象植入了消费者的脑海里。原本在施工期间,为了安全起见,施工建筑周围都会竖起脚手架,再覆盖上材料以遮挡脏乱以及保证安全。而原研哉先生巧妙的把其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拉锁的形象,贯穿了整个建筑。随着施工的进行,临时的围板一点点的向右打开,最开始的闭合拉锁的图像会被替换成一块表现着拉锁被拉开的图板,另外,V字形的拉锁开口处显示着距离竣工开张的时间,当有一天所有的用于遮挡的图板全部被替换掉的时候,新的松屋银座将会完整的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这样的设计,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同时也使得行人和顾客对于新的松屋银座的竣工充满了期待。
  图1 日本松屋银座遮挡墙分期实景图
  原研哉先生用拉链的形象来表现建筑即将竣工的过程,是基于我们对拉链最初的认识,拉链无非是我们打开或是关上某样东西的一个工具。在这里,原研哉先生用这样的形象来进行类比,使人感同身受。而这种拉链的形象并不是通过人们触摸才去建立起来的,而是基于人们对此物件的习惯与记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即使这种拉链的形式被无限的缩小,以至于缩小到6英寸的屏幕上,人们对于这种形象的记忆还是一样的,并不会为此而发生改变。那么松屋银座的这种宣传方式,不仅仅通过实体,也可以通过网路上的缩小后的图片来进行宣传,而这种网路的形式可以让更多还未到过现场看到项目本身的人们拥有同样的期待。
  图2  日本松屋银座外立墙实景图
  当整个松屋银座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我们看到的是外墙上巨大的圆形凸点,而墙体则是简洁干净的白色。这样的设计无不透露出时尚的气息。而给客户使用的会员卡以及手提袋也延续了白色凸点的设计,运用了和松屋银座外墙相同的圆点图案。这使得顾客在触碰到卡片的瞬间,外墙的形象便不自觉的出现在脑海里,使人印象深刻。
  图3  松屋银座会员卡
  设计师对于商场会员卡的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由小见大,以及大小形象之间相互转化的设计思路。会员卡上的圆点比实际上松屋银座的外墙上的圆点要小得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外墙形象的联想,反之我们也不需要通过触摸外墙上的圆点,才会联想到会员卡上的图案。这样一种相同情感下的大小互换,是视觉与触觉的双向联想与相互替代。这样一种设计思路对于我们小图时代的视触感知是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的。
  小图时代下的今天,设计作品需要以情感取胜,而不仅仅是靠宏大的场面带给人们视觉震撼这么简单,而视觉与触觉的双向通道,为我们表达作品的情感提供了一些方式方法。靠触摸或是视觉引发的触觉联想,则更容易打开受众内心的情感开关,因为我们知道,当宝宝哭泣时,妈妈会轻轻的抚摸孩子,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当丈夫事业受挫时,妻子的一个拥抱就能给他极大的安慰。人类对于触觉有着天生的好感与依赖。所以把触觉引入视觉,把视触感知引入小图中,无疑都会为我们的设计作品平添人性的关怀与情感。当然,要想达到与受众心理的共同感,就要求设计师一定找到与作品主题相符合的视触元素,切不可一味的滥用,不然视触感知只会沦为形式,并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诚然,此研究还有很多盲区与不尽之处,视触化的“小图时代”这个历史的潮流也非笔者一人所能推动,笔者在此只是尽绵薄之力,望此论文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国内优秀设计师关注并努力研究“小图时代”下新的设计思维与创作方法,为推动中国设计的崛起而尽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学科,通过对北欧设计概念和背景认识,充分了解北欧设计的特征和理念,理解和认识美的存在,培养和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一个成功的设计,必然是遵守美学规律、具有自身独有特色、融入时代气息、并将科学技术和北欧工业设计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设计。  【关键词】美学;设计;北欧设计  一、美学  1.美学概念及特征。美学,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艺术中的哲学,是主要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更要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在家居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搭配,会使居室既优雅又有情趣,从而创造舒适、雅致、温馨的家庭环境气氛。同时也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所以,色彩是家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好的色彩搭配是整个家居设计中的灵魂,能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本文系统的介绍色彩搭配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原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热闹、灿烂、美好,现代科技在给少年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首先分析了少年儿童文化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例举了新科技、新经济、新生活给少年儿童文化生活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少儿文化工作针对提升少儿文化生活的欠缺与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少儿文
期刊
【摘 要】从1896年4月24日美国的《纽约时报》刊登的第一篇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开始,影视批评历经多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的文本也由原本的纸质媒介载体演变成为视、听、说、熔聚一炉的多媒体形态共时存在。而日益发展的多媒体形态对影视批评主体和影视批评活动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本文从多媒体时代对其的影响进行评述。  【关键词】多媒体;影视批评主体;一般构成;专业构成;文本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期刊
【摘 要】“陇中花儿”是流传在甘肃省黄河以东、六盘山以西的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清水、秦安、庄浪、静宁等地的民歌,在当地称之为山歌、山歌儿,也称之为“花儿”。三类“花儿”中唯独“陇中花儿”目前已经没有了“花儿会”,历史上有没有过“花儿会”也无从考证,“花儿”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散轶。“陇中花儿”的传唱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的特点,搜集抢救有诸多困难,因而“花儿”研究者对“陇中花儿”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也开辟了新的路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见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路径提供了几点建议,从而不断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创新;路径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科学,它是人文艺术学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舞蹈即兴的类型角度出发,提出即兴的条件、层次、结构性三种理论类型观点,进一步以三种即兴类型探讨了舞蹈即兴在舞蹈编导课程中的训练价值构成及体现。  【关键词】即兴;条件;层次;结构;训练价值  “即兴”作为当代舞蹈编创的一种常规技法,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随着对“即兴”的认知,目前舞蹈即兴训练已经成为舞蹈编导课程中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那么舞蹈编导课程中的即兴训练的概念是什么?一般情况
期刊
【摘 要】拉筹伯大学的设计教育在澳大利亚的院校中知名度高,设计教育也一直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设立,并随着市场发展而不断改变。其毕业生的水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将该校作为一个澳大利亚设计教育课程设置的代表案例,通过文献整理、官网调查、数据检索用以分析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优势,希望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设置;平面设计;设计工作室  一、澳大利亚高校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在明晰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三个层次阐述了音乐课堂上如何开展“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音乐课堂;生命教育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吸毒、自杀、性危机等行为屡屡出现,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生命教育”这一教育思想,
期刊
周韶华,中国画家、理论家。1929年生于山东荣成市。1941年参加八路军,并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曾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现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8所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水彩画作品有《茶山之歌》;水墨画作品《渤海湾的晨光》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