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自称要把写作带向更广义的诗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来的诗》近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阿来在二三十年前写作的几十首诗歌,其中不少还是他初涉写作时的作品。对于阿来,很多人知道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不了解他的诗歌。但实际上,阿来最初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一写就近10年。20多年前,他停止写诗,转向小说创作,但在他心中,“诗情并未泯灭,我只是把诗情转移了。”“我的表达是从诗歌开始;我的阅读,我从文字中得到的感动,也是从诗歌开始。”关于写诗,阿来这样说。从诗转向写小说,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便荣获茅盾文学奖。阿来说,自己虽然不再写诗,但在他心中,诗情并未泯灭,只是把诗情转移了。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阿来说,自己之所以从诗歌转向小说,是因为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变得更为复杂、更为丰富,而那个时候他的诗歌还未达到那种境界,只好转为用小说这种形式来表达。回忆自己的诗歌时光,阿来认为,这个不狭窄的,较为阔大的开始至今使他引为骄傲。“诗歌对语言的精粹凝练,让人不敢以游戏的态度对待,而必须对以生命的敬畏。感谢在我年轻的时代,遇上诗歌。青春时代写诗的经历,悄悄地改变了我,刷新了我。”
其他文献
近日,第十届丁玲文学奖评奖结果在湖南常德揭晓。《丁玲传》《在深圳》《灯草花儿黄》《空谷》《黑鱼泡子》《贵人》《米米亚氆氇猫》《从乡村到城市:一路疼痛》《沅水的第三条河岸》《禅诗三百首》《张惠芬诗选》《黄家湾》《河床是河流的什么》13部作品获得丁玲文学奖。丁玲文学奖是以常德籍著名作家丁玲命名的跨地区文学奖项,自1988年以来每3年评奖一次,为弘扬先进文化、促文学创作,發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日前,王钻清的科幻长诗《未来启示录》由《文学教育》刊发,引起境内外媒体关注。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金涛教授等中国古典诗歌與近现代及当代诗歌研究专家学者称,该长诗在国内尚属首部科幻长诗,这类“科幻诗”(或称“大时空诗”)值得进一步探索并做大做好。该长诗有1500余行,相当于1本诗集,包括《序曲》《远方的门》《梦幻时空》《未来之眼》《星语人言》《自然入门》《尾声》等7个篇章,每
由九江市湖口县委宣传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百花洲全国文学笔会暨第五届老虎文学奖颁奖仪式”日前在湖口举行。第五届老虎文学奖颁给了有“当代中国城市小说圣手”之称的作家邱华栋,以表彰其在当代城市题材小说创作与探索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老虎文学奖由《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于2012年设立,这一奖项在设立之初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以“摒弃文学评奖种种偏见,更为注重文学作品本身评
关仁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过去的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限制,表现比较单一。创作长篇小说后,我非常注重集中表现农民的现实处境與命运,深刻反思农村贫困和苦难的根源,剖析了农民的劣根性,对权力和资本致使人性扭曲、制度不公做出批判,这些都是放在国家变革的大背景下,写普通农民的理想与向往、幸福与欢乐、迷茫与困惑、痛苦与彷徨,讲述当代农民的生活和精神变迁,表现当代农民在社会转型期思想和心理的裂变过程。长篇小说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腾讯视频、北京鼓楼西剧场联合主办的“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暨《莫言作品典藏大系》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作家莫言与2008年诺贝爾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共同讲述了故事中的历史、民间以及对未来文学的展望。说到故事,莫言在对谈中表示,“无论是小说家也好,诗人也好,演员也好,包括教师,实际上大家都是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讲自己的故事”。而历史和民间
夏坚勇长篇散文《庆历四年秋》研讨活动日前在南京举行。夏坚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小说《吹皱一池春水》、系列文化散文《湮没的辉煌》、大散文《大运河传》、话剧《金粉残阳》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戲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2015年宋史三部曲第一部《绍兴十二年》出版,得到文学界广泛赞誉,并获得了首届《鍾山》文学奖、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时隔三年,夏坚勇推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庆历四年秋》
最初关注紫云英,是在《儿童文学》杂志读到了吴洲星的小说《紫云英》,这篇小说因其独特的“睡棺”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几次去浙江,在路边和田野里,我寻觅过紫云英的踪迹。那些在绿叶衬托下的紫白相间的花,随风起舞,宛如一个个古怪的精灵。在我看来,紫云英是一个纯洁无暇的词语,它寄存了人们对南方花草的浪漫怀想。前不久,我读到了周华诚的《紫云英》,在作者质朴干净的文字中,紫云英的多副面孔逐一呈现,它们共
以精致动人的短篇小说见长的爱尔兰女作家克莱尔·吉根日前来到澳门和上海参加一系列文学活动。吉根说,自己一直在尝试寻找一种清新的语言去描述我们每天生活的意义,“一部好小说是我们感情的一部分,是有关转瞬即逝的情感,是感动人心的。”克莱尔·吉根是爱尔兰当代最受瞩目的新锐女作家,跟博尔赫斯和雷蒙德·卡佛一样,她以精致动人的短篇小说见长。凭借这些浓缩和缜密的短篇小说形式,她跻身世界一流作家之列。她的第一部短篇
作家夏群的散文有一种伤感,这不是为了情,造作的表演,它是从内心倾吐出来的。酷热将尽,读她的《万物的伤痕》,却让我有了另一种心动。   作家夏群的感受,除了有女性的细腻之外,有自己独特发现。他的伤感不是流行病,是是心灵的疼痛。她在寻找疼的原因,这些疑问形成思考。作家夏群的文字,朴白的直叙,无华丽的语言修饰,这是难得的境界。一个成熟作家,不会乱用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因为任何的文字出现在纸上,它不是游
安 琪:我更传统的一部分诗收入在我的第一本自印诗集《歌,水上红月》里。在香港书号大行其道的一九九三年,我花三千元向本地一个文坛前辈买了个书号,自印一千五百册,这本薄薄的小开本诗集很快被我后来的写作超越,再也不敢送人,成为堆集在家的鸡肋,一直到今年才被我托运到北京家中。现在我偶尔会在寄出新诗集的同时把这当初视为不堪见人的“第一个我”顺带捎了过去,竟也有诗人、批评家认为“很珍贵”,这珍贵应该在于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