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让幼儿与环保更进一步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幼共建“民间游戏体验区”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的一项包括各种异彩纷呈的民间游戏的活动。通过师幼共同构建“民间游戏体验区”的环境,不仅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还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接受了相应的环境教育。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学实际,尝试论述师幼共建“民间游戏体验区”之环保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师幼共建;民间游戏体验区;环保教育;策略
  “民间游戏体验区”,它具体是指让幼儿在幼儿园中玩享各种有益的民间游戏的种种过程。师幼共建则是指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心智水平等各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一些有益的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幼儿生活的一些民间游戏活动。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玩具携带方便。如果教师在民间游戏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那么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相关的环保知识。因此,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论述师幼共建“民间游戏体验区”之环保教育的一些策略。
  1 师幼共建为手段——润物无声地渗透环境保护思想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也可以用替代物。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简单利用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就可以玩“抓棋子”、“抓沙包”、“弹球”游戏;把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跳房子”、“踢毽子”等游戏。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但环保指数却相当高。另外,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在加工和改造这些材料的时候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思想。
  2 师幼共建为抓手——自然而然地触发环境保护意识
  师幼在共同建构“民间游戏体验区”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而且要把有效触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巧妙穿插在游戏过程中。例如“玩口袋”的民间游戏,师幼首先共同创设了环境:收集各种口袋,即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尝试让幼儿了解口袋的用处,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走进“民间游戏体验区”,他们在参与异彩纷呈的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才会触发环境保护意识。
  3 师幼共建为途径——潜移默化地形成环境保护理念
  师幼在共同建构“民间游戏体验区”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各种兴趣爱好,而且要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理念。仍然以“玩口袋”的民间游戏为例,通过师幼共建游戏环境进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塑料袋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此同时,幼儿也进一步地了解到各种塑料废旧用品如果不能专门地进行无害化处理,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再如“打宝”的游戏为例,游戏所用的材料也是最常见的纸,利用废旧的报纸或宣传纸做成“宝”,老师与幼儿事先把宝叠好,然后引导孩子进行“打宝”,也可开展带有竞赛性质的合作打宝比赛。又如可以让幼儿把废纸团成纸球,和同伴一起玩“踢球”、“抛接球”、“接龙珠”等游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纸的用途、特性,交流纸的环保利用方法,如打印纸可以双面使用,废旧报纸可以擦窗,广告纸可以包书……以此来与幼儿共同加入节约资源的大行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走进“民间游戏体验区”,他们在兴趣盎然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的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环境保护理念。
  4 师幼共建为举措——顺其自然地促成环境保护行为
  师幼在共同建构“民间游戏体验区”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心智水平等客观因素,而且要以促成幼儿日常的环境保护行为为最终目的。通过在各种有益的传统民间游戏中渗透环境保护思想,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顺其自然地促成环境保护的行为。
  4.1 以小见大,自我教育。
  幼儿通过参与“玩口袋”这个游戏明白塑料废旧用品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他们就会主动说服家人在购物的过程中使用自备的环保购物袋,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同样,他们也会主动说服家人对垃圾进行分类。
  4.2 变废为宝,自我发展。
  还有拿立体感较强的纸盒来说,可以创设让幼儿抱、推、拉纸盒到指定地点的游戏环境,可进行“老鼠偷油”、“蚂蚁搬家”等传统民间游戏;或者把包装盒挖一个能放进幼儿脚的洞,让幼儿穿“大鞋”行走;更可以让幼儿坐在较大的包装盒里,目光和老师或同伴对视,由老师或者高大些的幼儿推着、拉着或抬着“车、轿子”走;又或者去掉包装盒的一边儿,干脆让幼儿自己开着他们的“小汽车”到处跑着玩儿。
  这样的游戏玩具材料虽简便,但也确受幼儿喜爱。往往纸盒会被当成废弃物扔进垃圾桶,但也正是教师和孩子有效利用了纸的用途,让纸盒大变身,借机让幼儿学会“变废为宝”。
  4.3 巧取材料,自我实践。
  我们和幼儿可以利用瓶子进行颜色、大小、高矮、粗细分类,也可以把瓶子里放入水,做成扁担让幼儿用双肩挑,或用双手提着走;还能把瓶子盖打成孔,让幼儿用线绳穿,进行“大转盘”、“踩高跷”、“翻线绳”、“挑棍”等游戏。正是这些日常中必要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成了我们孩子玩乐的最佳材料。
  這些丰富的活动不仅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他们在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民间游戏的过程中,也会顺其自然地促成环境保护行为。
  教师要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师幼共建“民间游戏体验区”过程的始终。要通盘地考虑幼儿的各种实际情况,把环境保护的思想渗透到民间游戏过程中去;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为目标,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触发环境保护意识;要周全地考虑幼儿的各种兴趣爱好,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理念;要全面地考虑幼儿的心智水平等种种客观因素,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促成环境保护行为。简言之,在建构“民间游戏体验区”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采取师幼共建的方式让培养幼儿的能力与幼儿的环境保护教育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杨瑞江.让幼儿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3(02).
  [2]徐静.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体验快乐[J].考试周刊,2016(09).
  [3]刘义芝.开启师幼互动 玩享民间游戏[J].幼儿教学研究,2013(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民族情感融入到教育当中,尝试将民族特色教育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感受、体验民族文化,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和活动形式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以培育幼儿民族情感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情感;发展  1 创设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环境,使幼儿萌发民族自豪感。  我园结合实施的主题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走廊、活动室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