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核型白血病患者的p53基因异常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复杂核型异常白血病患者的p53基因异常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I-FISH)分析38例复杂核型异常及24例非复杂核型异常的白血病患者的p53基因异常的情况.结果 38例复杂核型异常的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的缺失频率为44.74%(17/38),24例非复杂核型异常的缺失频率为4.16%(1/2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3例伴复杂核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率15.40%,中位生存时间105天.结论 I-FISH可以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出p53基因的缺失,伴复杂核型的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缺失频率较高,完全缓解率低,中位生存时间较短。

其他文献
患者 男,30岁,因其妻反复流产前来我院就诊.患者结婚7年,其妻怀孕3次.婚前1年第1次妊娠,行人工流产.婚后6年再孕,于孕60余天阴道不明原因出血,B超提示无胎心.间隔半年后第3次妊娠,于孕90余天阴道出血流产.患者无吸烟、酗酒史,无毒物接触史.夫妇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表型、智力均正常.其妻孕期无不良物质接触史、无感染史及患病史.患者母亲有2次流产史,生育3个子女;其姐、哥结婚各有1子,无不良
期刊
患者 女,40岁,汉族,结婚7年妊娠2次,两胎均在40天左右自然流产.夫妇非近亲结婚,患者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患者母亲无流产史.患者有1兄、1弟,兄弟两人妻子各有1次流产史,现均有正常后代。
期刊
目的 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Fc受体样因子(Fcreceptorlikeproteins,FcRI,3)基因启动子A/G,第2外显子C/G,第4外显子C/T多态性与Graves病(Gravesdisease,G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结合直接测序技术,对重庆地区无亲缘关系的120名正常人和128例GD患者进行多态性研究,同时进行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的检测,应
期刊
先证者(Ⅳ_1) 男,19岁.因近3年来双眼远视力逐渐下降来我院就诊.查视力:双眼远视力为0.2,近视力1.2.双眼睑裂小,睑裂高约6 mm,长度正常,约为27 mm.双眼正向(睑板型)内眦赘皮,屈光间质清,眼底用-4D可见视乳头色红,边界模糊,似有轻度突起感.视网膜动、静脉走行极度纡曲,尤如蛇行样,某些伸向黄斑区的小静脉呈螺旋状弯曲。
期刊
先证者(Ⅱ9) 女,45岁.因双眼反复视力下降,畏光、流泪、刺痛,可自发缓解6年,视力逐渐不能恢复1年到我院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2,左眼视力0.3,矫正不提高,双眼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正中约5 mm直径区上皮不平整,用2%荧光素钠染色阴性,前弹力层下见水泡状改变,基质不均匀水肿,后弹力层条纹状水肿,内皮面见圆形疣状突起及小片状金属锤击样外观,见图1a、b.角膜内皮镜检查,见角膜内皮细胞大小不等
期刊
家系1 先证者(Ⅲ_1),男,14岁.因"全身色素斑14年,加重伴躯干部肿块2年"于2005年7月来诊.患者出生时即出现全身散在雀斑样皮损及咖啡斑,逐渐增多,无自觉症状.2年前躯干部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肿块,院外诊断不详,未做特殊处理。
期刊
目的 在中国重型血友病A(haemophilia A,HA)患者中筛查凝血因子Ⅶ(factor Ⅷ,FⅧ)基因第1内含子倒位,并对受累患者家系成员行携带者检查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对重型HA患者(F Ⅷ:C<1%)采用长距离PCR法首先筛查第22内含子倒位,对第22内含子倒位阴性的应用双管多重PCR法进行第1内含子倒位检测,对第1内含子倒位阳性患者的女性家属进行携带者检测,对女性携带者所孕胎儿进行
患者 女,38岁,孕1产1.因生育一例"21三体"患儿,欲再次生育而就诊.查体:体格、智力发育正常,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子宫肌瘤.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显G带。
期刊
对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270例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矮小的儿童采集外周血2 mL,肝素抗凝,1640培养基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按常规方法收获、制片、G显带分析.每例计数30个分裂相,分析3~5个核型。
期刊
目的 了解45,X/46,X,+mar型Turner综合征患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来源和形态.方法 在应用传统G显带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基础上,对10例染色体核型为45,X/46,X,+mar的Turner综合征患儿进一步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其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来源和存在的形态.结果 10例患儿中7例患儿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来源于X染色体,2例患儿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来源于Y染色体,1例患儿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