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之友》创刊30周年大事记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
  1月,《(江西教育)初中生版》创刊。
  11月,刊名由最初的《(江西教育)初中生版》改为《初中生之友》。
  1988年
  由本刊发起,与黑龙江、安徽、广西、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的初中生杂志联合举办了“金色年华”征文活动。
  1991年
  3月,改为半月刊出版。
  8月,举办“井冈火炬夏令营”活动。
  1993年
  3月,改为旬刊。
  11月,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1996年
  7月,被评为江西省一级期刊,参加全国出版成就展。
  1997年
  1月,召开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与江西电视台专题部合作拍摄了专题片《扬起素质教育的风帆》。
  9月,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心海导航》栏目获评江西省首届期刊“十佳栏目”。
  1999年
  4月,受中国少儿报刊协会委托,成功承办全国中学报刊年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到会讲话。
  与江西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江西省中小学电视作文大赛。
  与南昌市教研室合作举办“初中生之友”杯作文竞赛活动。
  2001年
  举办“我爱家乡”书法绘画比赛。
  2002年
  1月,将刊物三个版本分别调整为“快乐号”“青春号”和“学习号”。
  承办全国语文报刊文字编辑讲习班。
  举办“新世纪、新江西”——江西省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大赛。
  与《中国中学生报》《上海中学生报》等12家中学报刊联合举办了“脑轻松”千校中学生作文联赛。
  2003年
  1月,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称号。
  与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
  2004年
  举办“光明乳业”杯首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西赛区的选拔赛。
  积极参加由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组织的全国百家少儿期刊为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区的百所学校无偿赠送2004年全年期刊活动。
  获江西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经《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专家委员会审核,《初中生之友》被“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CFED)”全文收录。
  2005年
  11月,举办庆祝江西教育期刊社建社55周年暨“三友杯”全省中小学生读刊用刊才艺大赛。
  获得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组织评选的第二届中国优秀少兒报刊奖。
  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
  2006年
  唐晓冬主编获中国语
  文报刊协会优秀编辑突出贡献奖。
  2007年
  1月,举办第一届全省“新蕾杯”中小学生优秀期刊阅读征文活动,此后每年举办一届。
  从第9期开始,开本由原来的正度32开本改为国际32开本。
  获得第三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奖金奖期刊”称号。
  2008年
  6月,在江西省报刊质量检查中获得优秀等级。
  9月,在江西省第三届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二等奖。
  2009年
  7月,主办了江西省首届初中教育发展论坛暨校际协作研讨会。
  人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119种优秀少儿报刊。
  策划并组织全省“我爱我的祖国”主题读书活动。
  11月,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10年
  4月,由本刊选送的7名同学获得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的资格,其中2名同学获评“文学之星”,1名同学获得“提名奖”,为我省自参赛以来历年之冠。各省之最。
  6月至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组织专家对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132种优秀期刊和38种优秀报纸进行了编校质量检查,《初中生之友》编校质量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达到优秀标准,全省仅有六种少儿期刊达此标准。
  10月中旬,主办江西省第二届初中教育发展论坛暨校际协作研讨会。
  成为首批人选江西省“百万期刊建设工程”期刊。
  2011年
  与浮梁县教育局合作,邀请李镇西、常丽华等教育专家在景德镇组织大型教研活动。
  在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承办的“全国语文报刊优秀编校质量评选”活动中获优良奖。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荣膺2011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外公共图书馆领域阅读排行TOP100期刊。
  2012年由本刊选送的7名同学获得了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的资格,其中1名同学获评“文学之星”。
  获第四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13年
  开展“静子热线进校园暨静子姐姐与读者见面会”活动,先后到9个县市区的9所农村初中进行宣传。
  由本刊选送的4名同学获得了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的资格,其中1名选手获评“文学之星”。
  2014年
  与南昌市电视台合作,组建“牛牛小记者团”。
  3月,启动了“中学生涯教育”项目。同时,江西教育传媒集团青少年生涯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5月,启动江西省首届“三友”自强少年推选与资助活动。
  在江西省第二届“四大工程”建设期刊评选活动中人选“百万工程”及“精品工程”期刊。
  2015年
  8月,邀请专家对于都、弋阳近200名教师进行中学生涯教育培训。
  从第9期开始,将上旬刊定位为知识博览版,将中旬刊定位为阅读写作版,将下旬刊定位为中考学习版,同时新增了《E站抢先看》栏目,与杂志官网“初中E站”进行内容互通。
  承办2014-2015年江西省首届“三友”自强少年推选与资助活动。
  入选“赣版百种优秀少年儿童出版物”,并在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第六届少儿报刊奖评选中获得优秀奖。
  2016年
  承办2015-2016年江西省第二届“三友”自强少年推选与资助活动。
其他文献
导语:  央视的《朗读者》感动了无数观众,不仅是因为文章感人至深,更在于朗读者声情并茂。可以说,感动和朗读共存,泪水与节目相伴。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而与朗读有关的故事更令人难忘。  几十年来,我一直喜欢朗读,每当看到一篇好文章,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朗读,使我忘记了周遭的繁杂和聒噪,身心變得平静和清澈起来,沉浸在文章的美丽意境中。  我喜欢上朗读,还是在孩提时代。记得那时刚上学,一天,父亲看
《背影》从1930年以来,不断被选入各个时期的不同版本教材之中,真可谓是一个奇迹。描写父子之爱的文章众多,为什么偏偏《背影》如此地撼动人心呢?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隔膜与错位让爱无法传达,将人心蒙住,甚至超过那冰冷的三寸棺椁对爱的阻隔。因此文学作品中互相不理解、互相隔膜或者历尽苦辛之后才体会到的爱,往往更让读者心动难忘。《背影》
我叫刘同。33岁。  如我这个年龄的人,大都经历过青春的迷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我怎样假装潇洒、佯作镇定,心里总还是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  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  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的力量,在你一个人的时光里,让你成为自己世界的建造者。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人们具有共鸣的话题:孤独,用33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山居笔记》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
导言  《爱的教育》,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历经近十年时间写成的,仅在意大利就印行了一百多个版本,销量近千万册,成为意大利无数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范本。《爱的教育》以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为主线,记述了主人公——四年级男孩安利柯一学年中所经历、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间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写给他的话,以及老师给学生抄写的每月故事。作者亚米契斯大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
“不倒翁”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玩具,多用泥、布、纸等做材料,中坠铅块,画成童子、老翁、官吏,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关于“不倒翁”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韩非子在《和氏》中说,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这是块
有些人,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比如到餐厅吃饭,习惯性地对服务員呼呼喝喝,好像那些人天生就是来服侍自己的。如果习惯了这样,经常不礼貌地对待别人,就会觉得理所当然,这样的人,想必他的处事方式在生活中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别人。这句话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为人处世、立足社会最起码的原则。尊重和被尊重就像物理学中的力一样是相互的。  尊重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与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猴子和一只螃蟹相遇了,它们结伴到森林里去游玩。  蹦蹦跳跳的猴子忽然捡到一颗果实的种子,而螃蟹则捡到一个饭团,  猴子因为贪吃,便对螃蟹说:“螃蟹老弟,咱们俩换一换吧!”  螃蟹同意了。于是,猴子用自己的種子换了螃蟹的饭团。它张开大嘴巴立刻把饭团吃了。  而螃蟹呢,回到家后把那颗种子种在屋前的空地上。  它每天都很细心地浇水、施肥。树一天天长,夏天来了,螃蟹在枝叶茂盛的树下乘凉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里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寻求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校园里因此可以少些抱怨、吵闹和无益的劳苦,多点悠闲、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但是,怎样才能少教而多学呢?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及专家学者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与尝试,各有心得与收获。我认为教学手段上的改善应该是最直观、最有效、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何况如今的城镇中小学都已改善
有时候我会静静地思索,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如此短暂、渺茫。在亘古不变的宇宙长河中像流星一样悄然无声地划过,没有人会记得。在生命中我们迎来送往,或欢笑歌唱,或痛苦悲伤,或怒发冲冠,或委曲求全,却拼接成了旖旎绚烂的人生相簿。我们每个人都是懵懂无知地来到世上,或是一介布衣,或是家境优渥,我们无从选择,只能循着命运罗盘上的指针,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戏。  静下在红尘中浮躁的心,让心灵有一个沉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