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探究式人才。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注重养成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对知识和生活充满好奇的时期,所以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关键时期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语文学习的浩瀚海洋中获得知识财富。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38-01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就好像浩渺无边的银河,包含了去无穷无尽的知识,而课堂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是及其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将发现知识的最好的途径教给学生,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包含了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设置情景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学习三个部分。
  一、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而这种好奇心正是小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特点,培养小学生对探究式学习的兴趣。要培养这种兴趣和习惯,教师首先要多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启发思考的源头,只有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学生才会主动的去寻找答案,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小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很容易依赖他人的观点和听从别人的看法,从而对自主思考产生一定的规避心理,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启发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从而容易自我否定并听从其他人的看法,而不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内容,我向学生提问: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自己长出来呢?请学生们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第二节的时候,学生们说出了自己找到的答案,我也及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肯定,鼓励他们要继续像这样去探究问题。
  二、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情景相教于乏味的课本内容更加直观和有趣,因此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師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从这些情景中自主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同时,情景故事的表现方式由于其展现方式的连续性和具体性,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连贯的思考,将知识带入到情景模式中进行串联的思考,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永久的记忆。而教师在设置情景故事时,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首先要注意情景设置题材选择的合理性,既要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规定,也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对小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其次,故事情景设置切忌空洞无物,必须具有知识性,最重要的是以知识为主线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以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并付诸行动,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
  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情节教学,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了关于赤壁之战的影视资料,挑选一名学生将这篇课文进行诵读,作为影视资料的旁白,辅助学生理解。同时,我还在影视资料中穿插了问题: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曹操为什么会战败?生动具体的影视资料将赤壁之战的场景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并且激发学生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果然,在这堂课结束以后,很多同学都主动来和我探讨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以及曹操为什么会战败等问题。显然,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学习
  小学生缺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经验,对探究学习的方法不够熟悉,检索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也不足。因此,需要教师教导他们如何进行探究学习。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从哪里获取想要的知识,例如对于课文中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上下文环境中去寻找答案,去图书馆查找书籍,询问专业人士或者寻求朋友的帮助等,来辅助思考;最后,探究式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教导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要独立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文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爸爸”的两次沉思,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独自思考“爸爸”的两次沉思分别是因为什么?爸爸沉思的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在一旁提示学生问题的答案可以从这篇课文的上下文去寻找,但是不能急于对学生讲出答案,让学生自己从文中进行探究。又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其他学生在下一堂课上回答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中有同学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它的妈妈为什么不跟它们在一起呢?”“小蝌蚪长大后为什么会变成青蛙?”等问题,我告诉学生如果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熟悉青蛙的生长过程,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资料,或者观看青蛙生长过程的动画来了解。
  结语: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生就要注重培养探究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究能力的培养包含众多方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加小学生对知识课好奇和渴望。其次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罗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53-254.
  [2]王粉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16(8).
其他文献
分析了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随机性,定义了交叉口通行能力可靠度,并利用基于VISSIM仿真模型获得的数据,标定分布函数,举例给出了典型分位通行能力。考虑到分析
10月27日,海东地区、西宁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席会议在平安县第二中学召开。来自海东地区各县、西宁市及四区三县的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教育厅关工委秘书长、副巡视员任
据新华社讯在11月全球癌症关注月到来之际,记者从对中国10个城市开展的肺癌认知程度的调查中获悉,近八成的中国城市居民没有意识到肺癌是癌症的第一杀手,反映出公众对肺癌的关注
传统Otsu及其大多数改进的算法只将类间方差作为最优阈值的唯一依据,使得对直方图分布不同图像的分割效果差异很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阈值分割方法。建立一个耦合对象
为了提高路基填土的压实效果,推导了墙后填土 表面施加均布荷载时填土体孔隙比变化的关系式基于对填土打桩侧向压实机理分析,得到了付填土体工程压实度=f(初始压帝度,含水量,天然容
新的课程体系带来新的课程形态,这种课程形态利于更好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通过教师的四个故意,引发学生的质疑。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是要上好第一节物理课,还要联系生活,紧跟社会,运用实验,结合现代教学方式,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44-01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学生把学习看作一种快乐,是一种
针对目前片上系统(SoC)低功耗低成本与接口协议多样化的特点,分析多种常用外设接口协议,提出一种多标准通信协议的可配置接口控制器架构。该架构设计支持硬件重构和软件配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