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职校是差生集中营”须政策集中发力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职业教育;差生集中营;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41-01
  近日,广东现代社会调查与评价研究院联合腾讯教育,完成对全国9668名公众的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职业教育依旧面临严重社会偏见,有84.6%的人认为只有差生才读职校,“职校是差生集中营”,甚至有受访者认为,“上职校就是浪费青春”,超过九成受访者支持对职教领域进行深化改革。对此,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者William Peterson和 Eric Hanushek在其新书中表示,“在中国很多地方,职业教育与培训简直在拖中国发展的后腿”,他们认为“为转瞬即逝的当下需求培训技术工人的职教目标是错误的”。
  评判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办学现状、发展前景与历史得失,显然不能以国外个别专家的意见建议和学术观点为准绳,具体的国情差异很容易导致别国专家学者对现实形成误判。然而,作为一种难得的警示,如果其评判与国内调研“不谋而合”,则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实事求是地讲,中职学校是“差生集中营”的说法,并非广东现代社评院的首创。在百度中搜索“差生集中营”,相关网页竟然超过11300条,时间跨度长达七八年之久。发人深思的是,早在2009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前司长张尧学接受记者采访,在畅谈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变革时曾自豪地说:“高职院校不再是‘差生集中营’。”此语被多家媒体作为新闻标题刊出,其背后的潜台词不言而喻:现在“不是”了,那以前肯定至少有一段时间曾经“是”过;高职院校尚且“是”,中职学校的状况更可想而知。然而,五年过去了,高职院校目前的生源状况如何?我们显然无法乐观,高职教育的生源数量危机和生源质量递减已成普遍现象,而中职学校的生源更难与“差生”告别,“吃饱”尚且困难,“挑剔”更是奢望。
  2013年2月,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职务11年之后,纪宝成转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作为“职教新人”,他着手对全国职教进行紧锣密鼓的深度调研。最终,他痛心地表示,“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打心眼里却瞧不上”,“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也不上职业院校”。毫无疑问,在现实环境下,简单讨论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孩子读不读职校显然没有价值,倒是中职学校何以会成“差生集中营”这一反常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说到原因,我们或许会罗列出许许多多,诸如育人质量、就业质量、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社会偏见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这些表面上的瑕疵,归根到底却无一不是缘于现行政策的痼疾。众所周知的是,中职学校之所以会沦为“差生集中营”,一方面是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差,“好生”不肯来;另一方面则是如今中职学校的入学没有“门槛”,无论多差的学生都可以来。进一步深究,声誉差吸引不了好生源,生源差无法保证育人质量,质量差进一步导致就业出路不好,就业差又影响办学声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恶性循环,不少地方政府创新了许多为中职生源“救市”的办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笔者认为,从治本的角度看,要想破解这一困局,必须从改良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抓起,尽量避免让生源质量成为育人质量的瓶颈。而要提高生源质量,既需要人事政策让技能人才受到重视,能够体面优质就业,又需要招生政策让职业学校同批参加公平录取,还需要教育政策发挥引导作用,让职业学校重视内涵建设。只有这些政策集中发力,统一调控,“好学生上大学,差生上职校”的状况才会改变,中职学校才能有效提升吸引力,最终摆脱“差生集中营”的尴尬境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批判封建主义是跨世纪的战略任务苏双碧编者按100年前的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变革。变革的发起人,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客,但他们所造就的历史壮举,则足以使后人刻骨铭记;而这场变革的意义,也已经嵌入历史之中,成为一块醒目的界碑。百...
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要学习科学课时,模仿科学家,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相应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采集信息,进行交流,并对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加工整理,最后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探究的方法、创新意识培养和情感教育等等。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尝试让学生自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常见病,此病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缓解
由于国家标准规定的羊毛/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75%H2SO4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甲酸/氯化锌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其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动态分析L1在垂直冲击作用力下应力分布及应力变化规律。方法建立胸腰椎(T11.L3)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模拟体外实验,予以100J能量垂直冲
【摘要】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2013年9月开始由原先的“2 1”模式转变为“2.5 0.5”的模式,新模式下新的课程标准在遵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和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对专业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中职“2.5 0.5”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4-0041-01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二次选专业”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值得称赞。但细细想来,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中职生“入错行”的问题,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必须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起点设卡,从源头杜绝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课题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高职从事英语口语教学的经验,并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表,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4-0042-01  职教人都深知招生过程中初中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的无奈与盲从,也深知学生在被动学习时的资源浪费、质量低下,当学生由于年龄、经历、分数等原因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被动选择的时候,职业教育体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们应该重视教育教学主体——学生的背景、发展与需求,帮助、满足和成全他们“二次选专业”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