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情感教育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颁布的英语课堂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即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也就是发展学生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一、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教师应使用情感沟通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运用pair work, group work 和team work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共同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实现小组目标,并从中得到情感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就感”。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成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旋律。通过这一活动过程,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用心所在,以至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情感回报。
  二、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结合,把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1.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外语学习的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有些学习者外语学习差,其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教师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自尊的渴望、乐玩及好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充分发挥英语例句的引导作用,迁移学生的经济情感。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大量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要提供一定的例句。在选择例句时,教师要注意渗透有关情感态度的内容,特别是选用一些英语名言、谚语、习语等,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结合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中学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有关Abraham Lincoln,Madam Curie,Helen Keller,Walt Disney 等伟人、名人的对话或课文。对这些对话或课文的学习、领悟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这些伟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成功,不仅靠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气、意志、信心等因素。
  4.课堂上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加师生间情感沟通。夸美纽斯认为“教与学的行为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高兴的和惬意的乐事”,他还特别提醒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不愿学习便去鞭打他们”。他认为,“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也不是别人的过错,而是教师的过错,因为他或不知道怎样使学生能接受知识,或根本没有这样去做”。“教导的方法应该是减轻学习的苦楚,使学生在功课不受任何障碍或耽误他们的进步”。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里流露出热情。学生答对了,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 Interesting/ That i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能只是说“No”,而是辅以关切、激励的表情,使学生体会到温暖和力量。教师还要使用一些建议性的、易于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法:“You need work hard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而不是说些伤害学生自尊、挫伤积极性额话语:“You aren’t studying hard .”“You’re so stupid/stubborn/dumb.”
  实践证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而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者来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将学生视为有理想、有情感的个体,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