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飞 御风凌云,依书隆道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b79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毛体书法传承人物,是最先提出并践行“毛体书法”这一文化概念的人。
  他的书法作品曾两次被“神舟”飞船搭载过,这特殊的“太空乘客”气势足可舒卷六合。
  他曾代笔补写毛泽东为陕北革命根据地早期领导人谢子长题写的碑文,且毛泽东的后人及有关艺术机构也曾收藏过多幅他的毛体书法作品。
  他曾提出过“文温而霸”的艺术主张,这一创作思想在他的毛体书法的延展及后来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特别是画面的气韵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著名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和徐建融先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就是曾被著名诗人臧克家称之为“摹毛体而形似,而近乎神似者,我所见,仅只鹏飞同志一人!”的知名书法家周鹏飞。凡拜读过周鹏飞书法作品的人,都惊叹他已达到与毛体乱真的高度,风骨神兼备然又自有取舍:不求貌似,但求神同,求书法之道,更求伟人之道——在雄浑苍穆的笔意上,把毛体书风作为自己延展的方向和追求。
  毛体书风 横空耀世
  周鹏飞出生在1970年,正是在这一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向全球播送《东方红》乐曲,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太空。
  四十多年后的2011年11月21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行“神舟八号”返回舱开舱仪式。工作人员从云梯跨步站立在返回舱顶部,打开了舱门进入舱内。大概三四分钟后,工作人员双手将一件件太空邮局的专用白色邮包高高举起,伸出舱外……
  在开舱现场,书法家周鹏飞正在翘首以待,因为在“神八”返回舱内,有他的毛体书法作品“九天揽月”。
  在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词中,赋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绝句。据负责“神八”搭载物品的相关人士介绍,“神舟八号”搭载书法家周鹏飞的毛体书法作品《九天揽月》,是继1970年“东方红”卫星太空播放《东方红》歌曲以来,传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航天情怀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对毛泽东主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伟大夙愿的美好再现和最佳诠释。
  “神八”飞天前,国家有关部门曾考虑飞船搭载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后在审查中被否定,最终选择了毛体书法。据周鹏飞回忆说:“有关部门后来请我用毛体写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名句,我首先就想到了‘九天揽月’这四个字,大家都认为很好。”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人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同时随搭“神九”飞驰宇宙13天、同时返回地面搭载的珍贵物品中,有非遗毛体书法传承人周鹏飞书写、并由非遗匾额传承人周经纬(周鹏飞的父亲)刻成匾额的书法作品《谈笑凯歌还》。
  两幅作品分别搭载“神八”、“神九”上天,且书法作品内容又同出自伟人毛泽东的同一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着实让周鹏飞自豪:“主席的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确有前瞩性,‘神八’九天揽月,‘神九’谈笑凯歌还,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突破7000米海试下潜深度,标志着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我很幸运,‘神舟’飞船两度搭载我相关题材的毛体书法作品。”
  周鹏飞出生在青岛莱西市一个书香世家。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周成章就教他读书的方法。他回忆起祖父的时候说,“我很早就认字,祖父教我的字都是繁体字,我小时候看的书都是竖版,自后往前翻。祖父有一本《孙子兵法》,说不能让我看,于是我偷着看,长大后我才知道是他当年有意让我偷着看——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时候,周鹏飞爱养花,他说:“我养月季多一些,为了使月季花更丰富些,我自己尝试过给月季嫁接。”最终,周鹏飞有关花的特殊嫁接失败了,但是他在书艺上的“嫁接”成功了,正因为他采百家之长成就了自己。他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并在其中找寻着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契合点。
  毛泽东的书法蕴含着磅礴的豪情、恢宏的气度、丰饶的人生内涵,以及浓郁的书卷味和诗人敏锐的才华……这一切都充实在其飞舞的笔墨篇章中。自毛泽东的狂草作品中能感受到一代伟人纵横潇洒、气吞山河的书艺风采。周鹏飞临摹毛泽东的书体笔意,得其形传其神,生气勃勃,溢于字行间。很多人先是受到周鹏飞作品的感染,而后开始临摹,练习毛体书法。从毛体书法的首次提出、践行到今天,毛体被学术界所认可,周鹏飞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灵气凝辉 岁月流金
  最初,周鹏飞行书学习何绍基之墨迹,进而临习祝枝山的草书,后又迷上了怀素的狂草。1987年,有人说他的字像毛泽东主席的字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鹏飞决定以毛体为突破口,每日笔耕不辍。渐渐地,他被毛泽东书法的潇洒、超逸、刚劲、有力的笔锋所吸引,一发至今。
  为此,他与毛泽东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周鹏飞临习毛体,不分昼夜不避寒暑,如痴如醉。慢慢地,他写出来的作品富有节奏韵律感,刚劲有力,浓淡相间,起伏有度,并从毛体书法悟出老一代革命家是以丰富的人生历练与智慧的高度结合,进而塑造出伟大人格的人生真谛。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鹏飞见到了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到了北京,臧克家先生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说在学主席书法。一说到毛主席,老先生很激动。”回忆起当年与大诗人见面的情景,周鹏飞一脸的兴奋。臧克家先生对周鹏飞的教诲是:如果你要搞艺术,从我臧克家身上学“激情”二字足矣。
  的确,在书法创作中,也必须有激情,用一种情绪化的感情去写。周鹏飞的书法大气磅礴,凝重而飘逸,在行云流水的挥洒中彰显出他的豪迈激情。于他,酣畅淋漓的不仅仅是墨汁的律动,还有激情四射、笔势毫锋。
  为了提升周鹏飞的艺术视野,臧克家先后引荐他拜访书法家沈鹏与诗人艾青。一天,周鹏飞带着一本《艾青诗选》和一幅临摹的毛体书法叩访艾青。周鹏飞刚刚展开自己的作品,艾青惊喜地喝彩:“国宝!仿得太像了!”自此,周鹏飞成了艾青家的常客。艾青去世前,还留下半块墨送给周鹏飞。“艾青对我的影响是诗境的意造,他的诗充满了辩证。”艾青的诗作不仅滋润了周鹏飞的诗世界,而且丰富了周鹏飞的书法艺术生命力。当然,艾青注意意象的捕捉,诗意含蓄,绝少直抒胸臆之作,这方面对周鹏飞的诗歌创作也影响不小。   自此,周鹏飞在北京求师访友,虚心求教,书艺大进,功底深厚,笔法精熟流畅。1991年,臧克家与艾青把周鹏飞推荐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在吴树青的力荐下,周鹏飞进入北大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学习。
  谈起当年书研班的生活,周鹏飞仍津津乐道:“李端昌是我研究班上的同学,当时他60多岁,笔法很正,但他写字不让人看。我是他的上铺,常假装感冒,偷看他写字。有天下午,我把上午偷学李端昌字的内容写好后铺展出来让大家看,他很为我的悟性吃惊,懊恼地说:‘我的笔法被人偷去了。’”
  经过书研班的一番历练,周鹏飞的毛体书法达到了挥洒自如,神似又乱真的程度。臧克家欣然题词:“摹毛体而形似,而近乎神似者,我所见仅只鹏飞同志一人。”中国书协副主席佟韦评价道:“出古入新,大气磅礴。”艾青、谢冰岩、欧阳中石、沈鹏、薛永年诸书坛前辈亦题词赞之。
  1991年10月16日,周鹏飞得到艾青、臧克家及毛岸青、邵华等人的支持,在中国书画研究院成功地举办了“周鹏飞仿毛泽东主席书体作品展”,这是全国第—个毛体书展。此后,中国书法界对毛泽东的书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毛体”也自此正式进入中国文化的历史洪流中来。
  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将军出席了“周鹏飞仿毛泽东主席书体作品展”开幕式并剪彩。期间,李德生为周鹏飞的毛体书法所吸引,悄悄地把周鹏飞拉到一边:“你当兵去吧?”周鹏飞表示感谢,并说自己考虑一下。
  成功临摹毛体书法后,周鹏飞成为人们瞩目的特殊人才,许多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后,他在李德生和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的推荐下选择了军营——“迟浩田写亲笔信给山东省军区司令员易元秋,推荐我当兵。”
  同年12月,周鹏飞穿上了军装,成为青岛警备区的一名战士。“我1996年到威海军分区当兵,1997年被提干到济南陆军学院,2002年到总参通信部。2011年转业到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入伍后,绿色军营给了周鹏飞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广阔天地。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了部队,走边防、上海岛,把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墨迹写遍军营。周鹏飞在火热的部队生活中放飞自己的理想。
  1993年12月26日,周鹏飞书法展在山东省美术馆举行,同日适逢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人民子弟兵”等栏目对周鹏飞的毛体书法予以专题报道。从此,“中国毛体书法第一人周鹏飞”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年在上海美术馆、1995年深圳美术馆,2000年军事博物馆,2011年青岛博物馆,周鹏飞先后成功的举办了个展。
  书法与浩然正气的相互熔炼
  毛泽东的书法久负盛名,造诣精深,蕴含着一代伟人勇于开创天地的恢弘气度。据周鹏飞研究,毛泽东的草书源于张旭、怀素,风格独具,笔墨潇洒淋漓,布局严谨,用笔恣肆,浑然天成,遒劲刚健,纵逸奔放,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了宏伟的篇章。“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在周鹏飞眼里,毛泽东的草书艺术大气磅礴,天马行空,每幅书法作品充满了果敢自信,大无畏的革命豪情。
  从学习毛体草书之日开始,周鹏飞就不是简单的一字一画地去临摹,而是去领会一代伟人的精神气概和创作意境,“看过很多遍后,直到有撼天念地的激情之后,便提笔而泻之于纸上,正如卫夫人书论所言,夫书者也,欲书先其怀抱,任清资性,然后一决于书,这便是他所理解的书法写作过程的前期准备过程的真实写照,不能一味求个性而放弃传统文化的综合修养便是个性的基础,修养的高低便是水平。
  书法是综合修养的载体,书法背后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周鹏飞从毛泽东的草书中看到的是,这位伟人是把一篇字当作一个字写,一气呵成地抒发豪情壮志,整体感于诗的视野高度,正如读他的诗以背负青天朝下看。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草书为精妙。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当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练书法,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爱好读红色书籍的周鹏飞阅读过大量的有关毛泽东的传记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他认为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为此,周鹏飞主要学习、研究延安时期的毛体,对毛泽东书法的章法、结字、题款都精心研究,熟记在心。
  艺术的力量是神奇的。当一个人真正发自内心地景仰并热爱一门艺术时,便有了为这种艺术献身的激情。周鹏飞钟情毛体书法,并致力于弘扬和光大毛体书法艺术。他将毛体书法和自己的性格与笔法相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气酣势壮,圆转活脱。逐渐形成自己“温文而霸”的艺术风格。
  爱好文史的周鹏飞敬佩毛泽东阅读法帖的勤奋,视他为心中的偶像或“书圣”,学习他“广泛阅读各种字帖,分析各书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的方法,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周鹏飞收藏有大量的毛体书法版本,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材料,随身携带,时常翻阅,认真观赏琢磨,潜心学习。
  毛体书法寓柔于刚、寓方于圆,藏正于斜、藏静于动,既对立又和谐、既丰富又鲜明,狂放而不失法度、潇洒而不失真功、险峻而不失庄重,极富创造和革新精神,亦书、亦画,亦情、亦景,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和精神灵感。周鹏飞认为,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充满了辩证法,无论是字的结构或笔划或笔势或布局上,都是一个整体,对立而统一,结构有长短、笔划有粗细、笔势有动静、布局有疏密,整个作品协调统一。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学习,周鹏飞从过去一味的临习逐渐过渡到创作,提笔于案时,毛泽东那壮丽的诗词荡漾心中;笔走龙蛇时,领袖的风采仿佛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收笔谨慎,那一个个跃然纸上的字符,饱含他对伟人的怀念和尊敬,更重要的是没有停留在神似的范围内,而是结合古代书法的不同特点融会贯通,逐渐融入《怀素圣母帖》、《食鱼帖》,以及章草的笔势,力求飘荡而不失浑穆的自我书风与艺术个性。   道镕万法
  谢子长是同刘志丹齐名的西北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创始人,是陕北红军的缔造者之一。1934年8月26日,谢子长在指挥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中牺牲,年仅38岁。毛泽东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笔写了碑文。
  1947年,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部进犯陕甘宁边区时将陵园全部毁坏。新中国成立后,在陵园原址上重新修建。可是由于毛泽东题词的有关原作已失,碑被胡宗南破坏,碑文一直无法重刻。
  1993年,谢子长的儿子谢绍明辗转找到周鹏飞,请他为父亲用毛体书写碑文。周鹏飞一听事情的原委,说:“写可以,主席的款我不能落。”次年3月,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周鹏飞用毛泽东书体为谢子长补书碑文,并直接落毛泽东书款。这是国内唯一一块以毛泽东名义代笔的书法作品。
  毛体书法得心应手之后,周鹏飞“致力于寻找自己艺术元素,根据自己的禀赋和笔性博取诸家的书法特点,逐渐形成其独特的书法体貌,以至于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对周鹏飞直言:“你的书法得到了我父亲书法的英气,但你的字很雍容,这便是周鹏飞所求的艺术风格,他说艺术当随时代,老一代革命家经过艰苦的奋斗,建国到兴国,今天我们可以迄立于世界之林,代表这个时代的书风就要雍容富态,笔墨当随时代,万古不变之桓律也。”
  草书较之于其他书体有更强的抒情性和韵律感,对此周鹏飞颇有心得。他深受精研民族音乐、在草书上颇有造诣的恩师蓝玉崧的影响。蓝玉崧从事民乐教学数十年,深深影响了几代民乐人。“蓝玉崧是音乐界的大家,我与蓝先生交往20多次,可是他从不跟我讲书法,讲的全是音乐,是节奏、旋律或音感,讲音乐与演奏的关系等,告诉我的是书法之外的音乐于书法的关系,让我知道书法的创作状态很重要。”为此,周鹏飞尝试着把乐感用于写草书,注重左右上下的呼应,又添入宋元尺牍的神韵,让书体长长短短,和谐统一。
  书法和音乐一样,也讲究节奏和旋律。在周鹏飞看来,书法家笔下的点画线条,形态上有起有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强有弱,有刚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缓,有断有续;感情上有紧张有松弛,有高潮有低潮,完全与音乐相同。音乐中有休止,乐段与乐段之间有间歇,书法作品也是如此,通过字里行间的布白和笔画上的继续,来达到这种休止和间歇。一幅用笔抑扬顿挫、用墨淋漓生动、点画结体和谐统一的书法作品,犹如一曲余音绕梁的美好音乐,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书者线条与线条连接的长度和间隔,正如音乐的拍子。节奏的变化反映在书法中,就是速度。周鹏飞运笔中的速度,联系线条的节奏感,似乎在运一种气,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调动旁观者无声而有感的视觉通向内心听觉的音乐。在记者眼前,他俨然一位纸上音乐的特殊演奏者或纸上的无声歌者。在这里,书法与音乐不分家,书法是凝固了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着的书法。
  “蓝玉崧的老伴是人民大学逻辑专业的教授,她对我说搞书法还要学些逻辑知识,她讲了许多话,对我有极大的启发。”周鹏飞善于吸取其他学科的养分为自己所用。起笔、收笔、行笔、折笔之间,就有一种特别的逻辑学,包括运笔的力度、节律和情绪的把握,就是一种逻辑学的运用。
  墨外华滋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留给后代的至理名言。北宋文学家苏轼则曰:“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一个人的气质、胸襟、情怀和学养,都将以书法的形式凝固在纸上。周鹏飞深谙,书法如果只讲字内功夫又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字外功夫。字外功夫表现书法家的性格、情绪、人生态度和文化修养、艺术品味等等,这些正是形成书法多种风格、流派的基础,是书法多样性、丰富性,具有打动人心、震撼人心力量的艺术魅力所在。
  强调“字外功夫”的周鹏飞十分注意多方知识的积累,他爱读书、爱学哲学、爱写诗、爱音乐、爱画画、爱交朋友。“字外功夫”于周鹏飞而言,是对书法学习和创作一种不可或缺的钙质补养,一种发轫于艺术营造的精神酵母。他不断地修炼自己,在积淀中提高。
  周鹏飞在深入钻研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书法艺术的同时,又研习八大山人大写意画的绘画艺术,形成诗文书画齐头并进的路数。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笔墨直承晚明清初的各派诸家,并有选择地吸取传统精髓。2003年,他创办北京燎原堂艺术馆,向社会展示所藏古书画及自己新作。有评论家说,筑基于八大的精练蕴蓄,融入徐渭的恣纵放逸、石涛的精神灿烂、齐白石的气厚笔酣、李苦禅的自然朴茂,旁参北宋山水的瑰伟、浙派山水的气势、指头画的刚健与拙趣,加上直指传统奥秘的题跋,已形成了出入前人的自家追求。
  “丹青难写是精神”,艺术家的精神是靠艺术家全方位的修养悟得的。为了求得“神韵”,周鹏飞常常面对自然,静观思索,默识心记,创作时景在心中取舍,物在笔下再造,把自己心中的山川景物、胸中的造化万象一挥而就,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云窗飘诗料,溪声潺古桥。雾埋千山色,一峰举僧高。”“天凝苍翠披峨嵋,泉声逶迤锦花堆。云漫古桥渡闲影,不是东坡更似谁。”……周鹏飞业余写了数百首古体诗,绝大部分作品中诗中有画,意境优美,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赏心悦目,玩味无穷。他弄墨舞文,功夫了得,读其诗,种种境界令人心向往之。
  书法与诗歌,书法与绘画,书法与音乐,诸艺不同,而流同源。诗文与书、画、乐,固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须注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讲究跌宕起伏的节奏、韵律。周鹏飞的成功在于善于吸收不同艺术门类的精髓为自己所用。书纳万象,字内含情,全得益于他的字外功夫。他把自已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对社会人生的感受通过纯熟精湛的技法在宣纸上表现出来,书中蕴理,借书抒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著名书画评论家薛永年说:“周鹏飞是个奇才,于书于画以及鉴藏古书画都有很高的悟性”,“他不仅练成了一手形具神生的毛体,而且也在很高的起点上开始了博取诸家的书法创作,逐渐形成了其厚重稳健的个人书法体貌”。然而,周鹏飞并未满足,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在研习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他逐渐参悟到人生的大境界。而这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也使他的书法技艺挥洒自如、笔达天地。或许这就是书法与人生的互通之境。
  责任编辑 陈晰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猪瘟病毒(CSFV)结构蛋白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在CSFVT株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CSFV T株结构蛋白基因分别用猪瘟弱毒疫苗株C株的结构蛋白基因和猪瘟
会议
楼盘档案: 物业地址:增城新塘永和新新公路(广园东路中新出口) 规模:总占地3812亩,一期占地28万平方米,洋房、别墅共858户销售:3月18日开盘户型: 15度洋房:110平方米三房单位
Your fans say that they love you because they feel so moved when they listen to your Chinese songs.How do you achieve that? First of all,I love music.For every
目的:克隆鸭MHC—I 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cDNA序列,构建并鉴定其原核表达质粒pET/Du MHC—I. 方法: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鸭MHC—I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设计1对引物,
会议
为了探索鸡IL-18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弱毒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将鸡IL-18克隆至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hIL-18。用pcDNA3.1/ChIL-18、
会议
主要考察在母猪泌乳期间的摄食情况,并检测母猪体内的采食调节因子在泌乳期间的变化。选择胎次、体重、预产期近似,品种一致的经产母猪15头,按照泌乳阶段的发展分为分娩时产后第
会议
8年前,四川省泸州市的胡敏因鼻咽癌被医生判定只能活两三年,1年后,儿子又患上了自闭症。为帮助儿子回归正常的生活,胡敏与命运展开了一场持久的争夺大战。尽管癌细胞在她的身
目的:估测了塞北乌骨鸡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为塞北乌骨鸡的系统化选育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测塞北乌骨鸡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43周龄蛋重、43周
会议
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来提高免疫保护率,只有提高动物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才能提高免疫保护率从而避免各种动物疾病的传播,才能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
西尼罗病毒(WNV)属共痌毒科黄病毒属成员,最早于1937年在乌干达一位发热妇女的血液中分离到。WNV以往仅在非洲、西亚和中东地区流行,上世纪60年代初传入欧洲,自1999年起在西半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