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亲情注入师生关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gcz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殿堂里没有名额的限制,但有条件的限制。走进教育成功殿堂的首要条件就是关注心灵,走进心灵。只有当老师用人格培养人格,用心灵赢得心灵,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自从我校实行校内家长制,每名任课教师都是几名住宿生的校内家长。把亲情注入师生关系,老师们以家长的姿态全面关心学生,让他们学得开心、过得安心。作为校内家长的我做到每周至少找一名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家访与家长联络一次。定期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帮助学生改掉一个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兴趣爱好,努力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全面了解孩子,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进行教育引导,尊重孩子,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
  我的孩子中有个女孩子,考试成绩总在三四十分徘徊,沮丧之余,她干脆放弃努力,有时候考试就空着题目不做。我鼓励她,并让她每天晚上来补两个小时的课。女孩子怯生生地说:“我爸爸妈妈都下岗了,他们不会让我……”我安慰她说:“我不收补课费的,只要你哪怕提高一分,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女孩哭了!师生俩不懈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让女孩重新找回了自信,她的成绩后来达到90多分!女孩的妈妈对着我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我真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现在这个女孩亲切地叫我妈妈。
  我以父母般的关爱去呵护学生,关心那些在校住宿的农村学生的孩子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校也感受到家的氛围。在注入亲情的同时,我认为对待学生要注重态度,其中尊重 信任 理解尤为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学生的思想与观念。没有尊重,一切教育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说尊重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基础,那么信任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动力。在学生表现优秀时,信任很容易,当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常常对学生失去了信心。其实这时的学生更需要支持和信任,如果我们把信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他们感到了老师的信任,就会化为成长的动力。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是走进他们心灵的桥梁。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用学生的心灵去体会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通过校内家长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用亲情温暖了很多远离父母的学生,以真情和谐师生;以真情和谐校园;以真情和谐家庭;以真情和谐社会,我正以“校内家长制”为载体,以在师生关系中注入亲情为手段,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唱响着“融情优教、和谐校园”的新乐章!
  收稿日期:2013-03-12
其他文献
“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是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标倡导的当前课堂教学方略。“以学生为主”意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前沿,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引”,完全改变过去“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现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知识面拓宽,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旧的教学模式限于“填鸭式”、“满堂灌”,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的理论分析,来阐述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意义;措施和方法  在2001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里,首次提出“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来新的学习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社会
期刊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物理教学方法有了较大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学生内在的智力因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课堂的随意性和课堂效果的低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课堂提问和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大胆质疑,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注重教师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
期刊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如何认识,怎样才能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有效开展好选修课,实现其真正的课程价值?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深刻的思考,并付诸实践。  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程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一是,课程量大,课时不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各选修模块教学都是36个学时,但就实际情况看,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开设一门选修课是不大切合实际的。况且每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根据人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要想上好体育课,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教材内容精心安排外,还应使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才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散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要遵循现代散文教学的审美原则,创设审美情境,引导美感,感悟作品的美感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现代散文;审美教育;审美情境;审美原则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而现代散文教学更是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集中体现。现代散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需的语言与文学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对学生
期刊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阶段,中学生体育能力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无论从教育改革、终身体育而言,中学体育教学都应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
期刊
课程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原来教学观念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头脑中的知识,而与实践能力脱钩,教师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解题能力的本领,而现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现代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1.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自主探究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融为一个整体的探究,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意识、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物理教学的实践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融”而非“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整合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影响,多媒体的辅助教学(CAI)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教学结构如果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被
期刊
【摘 要】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引导有关,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低年级  数学是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点艰苦性的,但是当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感到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