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个民族中12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的研究

来源 :遗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p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族人群的前额发际等12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各个性状的基因频率,并在4个民族之间进行了比较研究。
其他文献
我们于1987年从普通结球甘蓝“迎春”品种自交二代群体中,发现了无蜡粉亮叶甘蓝突变株,经过多年对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无蜡粉亮叶性状是由一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利用这一
本文利用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的18kbcDNA为探针与PvuⅡ酶切的二花脸、梅山、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及大二猪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发现,二花脸有25kb和37kb的特异带,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有4
本文鉴定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355位密码子上的一个新的错义突变Q355H,此突变导致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此突变位点恰位于外显子10和内含子11的交界处,因此将此起mRNA形成过程中的剪接错误而产
本文对来我室咨询的135例无精症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异常核型38例,其中47、XXY,t(6;9)(p21;q22)为世界首报核型。本文对异常核型与无精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黄羽肉鸡品系的微卫星和RAPD变异①张细权刘敬顺吴显华梁少东魏彩藩(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MicrosateliteandRAPDVariabilitiesinYelowChickenLinesZhangXiquanLiuJing...
通过比较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获得的胚与小麦正常自交的胚之间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谱,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出时空顺序的特异性变化,在同一
用诸葛菜的不同器官、组织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测定其再生力,首次得到下列结果。1.用诸葛菜子叶切块进行离体培养,上述外植体产生胚状体,并再生小苗,胚状体的发生频率达100%;2.用诸葛菜花
三种龟鳖类动物SRY盒基因的PCR扩增研究聂刘旺1单祥年1郭超文2汪鸣2鲁晓萱3(1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210097)(2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3南京铁道医学院生物教研室,南京210009)ThePCRAmplificat...
泡桐4组栽培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显著程度的典型相关,其中的接干性状与树冠性状组显著相关的信息占两组性状间总信息的95.1%,是相关程度最高的一组性状,泡桐21个无
采用差速离心法和碱变性法制备家蚕、野桑蚕、蓖麻蚕、柞蚕和天蚕蛹线粒体DNA(mtDNA),并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检测。结果表明,绢丝昆虫在种间mtDNA酶切类型差异明显,而在种内不同品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