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突出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素养;新课标
  学习新课标,领悟新理念,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一个亮丽而又温馨的字眼——人文。《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章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文化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观作比较,不难看到二者的区别:现代语文教学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一种科学素养,更是一种人文素养。它重视语文教学过程,重视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需要,重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1 关于人文性内涵的领悟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突出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对不合时宜的权威解释说“不”,敢于向书本的“定论”提出挑战,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发掘个性潜能,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人文个性,理解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呵护其潜在的优秀资质。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伴之而来的是学生的某种隐性的心理需要。关注、体察和原谅让看起来只是意外的细节变得充满人情味。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人们过分地强调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即听说读写的训练,只要练好听说读写基本功,就算是达到目的了,从而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淡化了感情的熏陶,忽视了思想性及人文性教育。语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技能,从长远看,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操、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2 让教学过程充满人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怎样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是说,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
  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让学生了解一些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所表达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情感。如教学“爱国”一词,不仅是让学生会读会写这个词,可以组织学生用“爱国”来说话造句;还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爱国”方面的英雄事迹。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感会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培植。通过优秀的人物事迹和优美的名胜风景等,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如《将相和》、《詹天佑》、《彩色的蝴蝶》等。
  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鼓励学生实际地去从事人文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用心感悟那些高尚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召唤人文内涵。《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讲的是德国人爱花,并且他们都把花养在临街的窗户外面,使花朵都朝外开,而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教学中,孩子们也领悟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态度,并能激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模仿、去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课堂上,教师一个个人文设想的召唤和学生内在人文积淀的激发,相互碰撞,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表现。口语交际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感受人文的重要环节。在交际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習惯以及良好的交际态度,如:《祖国在我心中》,活动中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名著中的人物走向舞台》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入情境,通过表情、语言及动作体态,全面感受、体验情意等。如《将相和》、《晏子使楚》、《猴王出世》、《半截蜡烛》等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分角色表演读、课本剧表演、辩论会和绘画展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开放性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熏陶。这些都是人文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愉悦、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健康而又高尚的道德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对一个孩子来说,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制作,尽管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这个孩子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创新。在教师行为上,要求教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创造的火花乃至奇思怪想给以呵护,保护学生创造的热情。在方法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只有有疑问,才会有探究,才会有创造。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发挥创造性。
  如《梦想的力量》不只是让学生知道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有一个梦就是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最终得以实现,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帮助他人的故事。文本所体现的“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动力,能创造出奇迹”的理念,更能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知道别人身上的精神品质,使自己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学语文”到“学做人”的人文性教育目标。
  在新的世纪、新的环境下,人文精神的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人文精神教育的新思路,并且不断创新,注重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和谐统一,二者相互渗透、互促互补,达到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阶段评估测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大胆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现评价法与传统的阶段测试评价法相结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展  新课改的浪潮使许多教师在接受"新理念"的同时,有意无意中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我认为只有对以往应试教育进行理智的分析,对将来教育发展进行正确的预测,才能更好地正视、把握新课标。  1 对以
期刊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文针对生物实验课的特点,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驾驭实验课的能力方面,对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今后的实验课教学有所提高,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课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上好实验课,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激发学生
期刊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目标,需要在语文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上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适时、有度地实施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长期的工作,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长期坚持,持续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1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一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由于小学
期刊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养的养成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教师自身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
期刊
现代社会对文盲有了新的定义,不会看地图、用地图的人也算是文盲。读图、用图能力成为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方面,学生更不应该忽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另外,现在莆田市初中地理会考考试中,读图综合题分值增加到50分。如果学生不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将会在这一类题型中造成过多的失分。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在读图、用图中存在的问题,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地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在2010年5月进行,在本校的初一
期刊
【摘 要】教师作为课改的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新理念,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知识,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细化课标要求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三维目标”,在课改中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与新课程同行,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改对基础教育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改变过
期刊
【摘 要】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也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关键词】数学;兴趣;研究  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师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从何来?可以说,无“乐”则无“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成为其心灵美好的东西和愉悦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关键词】小学音乐;兴趣培养;重要性  
期刊
【摘 要】初中是一人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年龄时期,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不但对后续的高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教师;数学;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