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生物实验教学课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文针对生物实验课的特点,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驾驭实验课的能力方面,对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今后的实验课教学有所提高,从而提高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课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上好实验课,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以达到培学的基础知识和逐步掌握实验技能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目的。因此,要让学生达到这些目的,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环节:
  1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化仍比较明显,注意往往与喜好联系在一起,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如有的学生在观察自制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摆弄镜头和观察游移不定的气泡上,在观察永久装片时也主要欣赏染色标本的色彩。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2 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
  大多数学生把实验中的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如果对他们缺乏必要的严格训练,一堂课下来,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在嬉戏中一无所获。前几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时间,因此应下大力气抓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教师指导好本组的其他学生,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学生。实验证明,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3 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如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时,最好选用黑藻,如找不到黑藻,也可以用其他的藓类植物代替,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只要我们处处留心,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些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和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4 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象了。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把实验仪器及药品性质、使用原理讲清,这对提高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大有好处。
  5 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做好示范操作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比如,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10cm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cm左右,宽1cm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目的是为划滤液细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盛有3ml层析液的烧杯(100ml)中,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及。划滤细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后重复划2—3次,是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数,以便在纸条上走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不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如丙酮)在纸条上的扩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较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實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另外,不能单为完成某个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挡,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次,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成功。
  6 善于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会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为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如何。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彼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单靠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还不够,应让学生了解滤纸是一种吸附剂,层析液是一种展开剂,四种色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扩散速度快,叶绿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扩散速度则慢。
  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可提示:一、是否丙酮用量过多,滤液太稀;二、是否用的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三、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四、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原因: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还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也询问一下,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细胞死亡?
  7 做好实验小结,启发学生自我评价
  实验结束前,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得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现象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也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的心理,自觉做好实验。最终要使学生懂得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总之,对于生物实验,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亲手操作。如确有困难无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完成的,应让学生了解实验,并尽可能使实验融汇到日常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生物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对生物知识更新的求知欲。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本文从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素质、课堂精彩导入、化学生活实例结合、兴趣实验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学习兴趣;情境创设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的
期刊
随着全国普遍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被摆到重要地位。小学生善模仿,长记忆,适应性强,在学习外语方面优于成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儿童好动、精力较难集中、自我控制力较弱,影响教学质量。  1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1思想上重视小学英语教育。英语是国际交流的广泛使用的语言,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而中学英语教学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育比中学、大学教育更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困生书写兴趣和能力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做到做好这一环节呢?  1 探好路才能走好每一步  由于一二年级学生用惯了铅笔,易写易改。突然改用钢笔,开始冲冲欲动,毕竟不像削铅笔那么麻烦了,当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后,新鲜感化作无奈,开始潦草了,涂抹、粘扯、补疤,撕成半张,各种措施一起袭击而来。作业乱得让人苦笑不得。胶带纸、修改液、更正张不仅成了文具盒的必需品,更成了孩子们上
期刊
【摘 要】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技能的载体,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数学教材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当教材内容在没有进行教学过程之前,它只是处予知识的储存,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备课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尽量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以便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做好课前准备,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  我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多年,然而
期刊
“单元整组教学” 它的立足点在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选用了国内外许多大家的经典作品,传承了中国历代教育教学的精华,凝聚了许多教育专家的先进理念,因此我们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实实在在地用好教材。它的操作立足于教材本身,是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英语学科在中学学生学习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好英语,可以说是衡量一个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标准。本文从三方面浅谈了英语教学中的快乐教学。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二、教师要让学生在兴趣快乐中学习。三、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的本领,将课堂变为快乐的课堂。  【关键词】英语;快乐;教学  英语学科在中学学生学习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目前教学中,尚存在一部分学生对此学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其必要性,“兴趣”不仅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而且可以促使他们探究蕴含在数学公式背后的深刻科学内涵,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需要,是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完善数学教学计划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而注重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自然地生发需求;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有效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实验教学  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随之转变,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要教会学生具有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阶段评估测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大胆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现评价法与传统的阶段测试评价法相结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展  新课改的浪潮使许多教师在接受"新理念"的同时,有意无意中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我认为只有对以往应试教育进行理智的分析,对将来教育发展进行正确的预测,才能更好地正视、把握新课标。  1 对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