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革新语文教学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电子白板、微信、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以不可阻挡之势来到了我们面前。那么,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静止的文字及呆板的板书式传统课堂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抑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上《松鼠》一课时,无论教师如何给学生描述松鼠的外形、动作和生活形态,学生都很难对松鼠有深刻印象。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教师将松鼠的图片、声音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就会对松鼠产生直观印象,并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二、培养美感
  学生是美的鉴赏者,要想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文字鉴赏到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人情美,教师必须首先培养其美感。而要培养其美感,一味连篇累牍细之又细地分析文本只会使学生犯困,怎么办呢?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现代信息技术载体能使学生产生情境氛围,引起学生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课时,学生很难通过“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样的文句来想象醉翁亭的山色美景。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微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就可以播放出有配乐的范读,加上两峰一亭一泉水的图像展示,就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很快进入理解文句的情境,培养优美语感和形象美感。
  又如,教授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句中“倍司”和“铜管”学生可能未见过,也不识其音,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其音色让学生感受,能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对美感的認知。
  三、提供便捷服务
  你的书籍可能分类摆放,各占一柜,文学一柜,哲学一柜,生物学一柜……但你有一句话要查找,比如说你要查“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所谓‘积土成山’是也,失去一日甚易,欲得回已无途”这句话的出处,要在浩瀚的书海里找到它们,有时要耗去一两天。有了计算机就不一样了,只要半分钟就可以搜到。在这个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的时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这对于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查找资料,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的便捷还表现在它是随时随地的,比如说教师到海外上课时可以不提沉重无比的书箱,不拿夹着一沓报纸的报夹了,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查阅国内外新闻,只要有一部平板电脑就可以备课。教师还可以把你在国内拍到的可用于教学的风土人情自然风物等相片或者录像发送到电脑上,放出来给国外的孩子看,一个视频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四、给予海量信息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量比一个国家级图书馆还大,有人把它的信息资源说成比大海之水还丰富,这并不为过。一部电脑储存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海量信息。
  常言道:学不知要不耻下问。问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让我们问身边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告诉我们要问老师;“遍访名师以求一解”是叫我们踏破铁鞋去造访名师。以上都是传统的问疑之道,到了网络时代的今天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计算机就是我们的超级大师。打开计算机,我们可以同住在地球最北端的因纽特人聊天,了解他们如何在冰屋里度过寒冷的冬天;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从计算机上查看济南的地貌特点;学了曹操的《观沧海》,可以打开计算机分享读者、评论家、诗人对这首诗的评论,也可以参与评论。计算机上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学生打开自己的智能手机,就可以阅读到大量的知识信息。
  五、刺激写作欲望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写作就是最好的运用。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在用多媒体播放魏巍的《我的老师》后,学生被作者的情感深深打动,这时再布置学生习作《我的老师》,学生就可以带着情感去完成习作。
  另外,网络上大量可资借鉴的写作素材为我们进行写作训练提供有力帮助。例如,在做读后感的写作指导时,可以先从网上搜集多篇读后感的学生习作让学生阅读,读完后再布置一篇文章的读后感,这样,学生会感到有材料可写,写起来得法,因为刚才心理被触动,也能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还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和学生一起修改作文,这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多媒体、电子白板、微课堂等现代教学设备,迎接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的到来。
其他文献
中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学生切身利益,改革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审慎稳妥,对一些关键环节的改革,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改革思路。  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新的招生录取模式和考试招生管理机制是推进中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积极稳妥地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
期刊
改变小学生惧怕作文的现状,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享受作文的快乐,是我们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颇感棘手却又须积极面对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比压力更容易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要想让小学生乐于写作,培养其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积极调动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因素,为我所用。  兴趣从哪里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
期刊
人教版必修一选取了司马迁《鸿门宴》一文。“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刘邦进入咸阳、项羽歼灭了秦军主力——秦朝灭亡之后。刘、项共同的敌人消灭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就成为了当时的主要矛盾,鸿门宴正是这种矛盾的具体反映。  楚怀王曾与刘、项等人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称王并不过分。但从军事力量而言,项羽强大,刘邦弱小,项羽不允许刘邦称王。  项羽的谋士范增千方百计想除掉刘邦,宴会前,以刘邦
期刊
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文字碰撞的过程,是彼此生命痕迹交汇的过程。有人说,学生多写是法宝,教师批不批是其次的。对于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批阅作文带给笔者的莫大享受,是笔者职业生涯中值得回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点点滴滴、形形色色的批语很难收集整理,下面仅将笔者手头存留的部分评语简单分类,跟同行交流:  一、对细枝末节处的订正  广东省的简称是“粤”,很多人以为上面部分跟“奥”一样,
期刊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灯光仍在亮……  或许这只是一支小曲,并没有道出为人师者的全部,但我从中感受了一种敬仰的圣洁。  记得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下课铃刚响,我还来不及喊下课,教室里就响起了口哨声,我感觉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伤害,立即大声查问:“是谁在吹口哨?给我站出来。”不一会儿,一个同学低着头走到了讲台前。我对他厉声责骂:“你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的
期刊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题型以问答题为主。综合多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点来看,文章内容要点、思想情感、写作技巧三方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以问答题为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这几方面能力加强训练,以提高其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下面以《故都的秋》和《泪珠与珍珠》为例,谈谈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精心设问,以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首先,设问要由易
期刊
今年8月,我又迎来了一批新学生。接过了一年级二班,再次面对6岁的一群“娃娃”,我有了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我深深觉得,陪伴一伙“叽叽喳喳”的娃娃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成就的事情。  小慧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女孩,有着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小手,能说会道的小嘴,特别招人喜欢。但不经意间会出现和她年龄的不相称的一丝愁容——她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好几年了,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在学习《菜园里》一课,讲到“
期刊
内容提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它的价值所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性格差异、成绩的差异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好。怎样才能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学生
期刊
四、生活态度的矫正  部分学生的文章不是写小学时与同学的矛盾冲突,就是写自己的体育之前有多厉害,而现在有多狼狈,或如何讨厌体育老师、如何为跑步及仰卧起坐而烦恼。这些事或许都是真实的,但是字里行间满是“孩子气”。小林无知、可恶、没胸襟,我们可不可以一笑置之,或者以德报怨,相信炉火可以融化坚冰,大度可以包容小肚鸡肠呢?曾经体育好,就代表以后好、永远好吗?跑步真的“没有技术含量”吗?还是自己抱着以前的荣
期刊
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最终成为差生,究其原因,多是他们在学习中存在下列“拦路虎”:  一、缺乏学习热情  學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体验少,失败的体验都很强烈,因此往往表现出厌烦学习,对做作业、听课提不起精神。他们在学习中投入的热情很低,自身智慧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不是因为自身智力水平低,而是由于其智力活动缺少“发动机”,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