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血红蛋白诱导手性聚苯胺的合成

来源 :化学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次研究了改性血红赁向诱导的手性聚苯胺的合成,研究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在经历拆分、失活和包埋后能够成功地诱导手性聚苯胺的产生,意味着血红蛋白可以在任何苛刻的反应体系中作为手性诱导剂使用.通过对改性血红蛋白诱导合成的手性聚苯胺的性质进行研究后发现,失活血红蛋白诱导合成的手性聚苯胺具有良好的手性、稳定性和晶形结构.从血红蛋白中拆分得到的珠蛋白能够诱导手性聚苯胺的产生,但是拆分得到的血红素部分不能诱导手性聚苯胺的合成.研宄结果还表明,包埋的血红蛋白诱导合成的手性聚苯胺的产率、搀杂状态和晶形结构都比较差,说明相比
其他文献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微动力学分析,本文对乙烯在Cu(410)表面的吸附和脱氢过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之前猜测双σ键吸附态,乙烯脱氢更倾向于通过最稳定的σ键吸附态.振动频
4月8日,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导品牌台达电子集团宣布,隆重启动主题为“智领先机,睿动中国”的2010自动化巡展,以专业独特的工控技术、领先适用的创新产品以及深度整合的应用方案,与广
研究了一种基于双环控制和重复控制的逆变器控制技术,该方案在电流环和瞬时电压环之外附加了一个重复控制环:在实现输出电压解耦和扰动电流补偿后,根据无差拍原理设计的双环控制
利用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和aug—cc—PV(X+d)Z(X=T,Q)基组计算了LiS(^2II)、LiS^-(^1∑+)和LiS+(^3∑-)的势能,并考虑了零点能修正、核价相关和相对论效应.利用基组外推方法把能量外推到完备基
传统的交流等离子显示器(AC—PDP)开关电源采用的是功率因数校正加DC/DC变换的两级电路。针对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单级功率因数变换器,实现了小型化的目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一项为期四年的多国研究项目发现,高温气冷堆具有使从非常规矿石中回收的铀达到能量平衡的潜力。随着全球对磷酸盐、铜和稀土元素等矿产品的需求增加,可开采资
本文采用了从头算动力学结合量化计算来研究乙炔的热裂解,发现了一条通过连续乙烯基卡宾加成生成苯环的机理,并和与这条路径相竞争的路径进行了对比.此外,还得到了乙烯基卡宾
本文对南极燕鸥在某些生态行为下发出的声信号波形结构特征和物理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个体燕鸥发出的'Ji'声,频带在468—4350Hz,谱峰在2.7—4.2kHz;'A&#39
南极地区以冰雪地貌为主,冰雪在卫星影象上亮度太大,反差太小,噪声干扰较严重,而裸岩地,海水等类地物与冰雪之间的反差又过大,导致细貌被压抑。本文针对南极卫星影象的这些特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电站的多层轮级互锁孤岛保护方法",申请人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电站的多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