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诠释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r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它的核心内涵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生本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它符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以强大的震撼力、冲击力和感染力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纳。
  一、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
  从价值觀的角度分析生本教育,我们发现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十分符合我们教育理念当中的价值观诉求。从行为观的角度来看,生本教育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我们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生本教育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
  二、导学案的主要作用
  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集中研讨所制订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而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过集体讨论都会制订科学合理的导学案,用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导学案就能够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学习目标了,还能够体验收获的快乐和合作的乐趣。对于教师来说,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主要材料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辅助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导学案的设置
  1.导学案在备课环节中的应用
  作为数学教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在课前就应该制订好导学案,在开始上课的前一天就要发放到每位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需要达成的目标、重难点、需要反思的问题等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和了解后,再根据导学案做准备。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前,看过导学案的学生就可以提前做准备,在课前就应认识人民币,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先做后学、以学定教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2.导学案在数学课堂教学及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在生本教育视角下,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学生自己学得多,教师教得少,学习效果好。为了发挥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可以在导学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小数的加减法与数的加减法在运算时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从而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诀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小组讨论和探究的结果,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本节课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如小数点的位置等进行补充和强调,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3.导学案在课后扩展和课堂小结中的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导学案在课后扩展练习及课堂小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应鼓励学生每节课后都要积极总结和反思。比如,在讲授圆柱与圆锥一课时,很多学生由于初次认识圆柱体,只掌握了它的基本特征,很难建立空间概念,只是记住了底面积、侧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内容。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找出自己身边的圆柱体,并仔细观察,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圆柱体,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感,加强对圆柱体的认知。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实践行为越来越重视。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导学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醛”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的内容,以乙醛为代表,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从结构引出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乙醛的加成及氧化反应,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乙醛、乙醇、乙酸串联了起来。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已经学过了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及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对醛基的还原性有了大概了解。在选修五中又初步接触和掌握了烯烃和醇的性质,对有机反应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宽松、活泼的氛围,指导学生愉快地进行英语学习,快乐思考、快乐交流。  一、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快乐  1.物质环境。相宜的教室布置有利于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教室里可贴一些问候标语及小动物图片,上面标注相应的英语单词,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座位的排列应有利于学生的
期刊
在高中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策略,图文视频的直观性、科学性能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信息资源的使用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和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展现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重难点内容;在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与反馈、和谐课堂的构建都能凸显我们追求高
期刊
由周树春等四位新华社记者联写、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一等奖的《别了,不列颠尼亚》着眼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以独特的新闻视角、新闻内容和新颖笔法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览新闻,重温历史,感受到了曾经的殖民屈辱和今日民族强大的自豪之情。  一、独特的新闻视角  在当日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
期刊
拓展性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为此,语文教师要遵循文本性、必要性和适度性的原则,有目的、有策略地开展语文课堂拓展性阅读。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展才能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呢?  一、以点带面式的主题拓展  由点发散到面、由一篇精读课文发散到同一主题相关文章的阅读,即主题拓展性阅读。具体到实践中就是基于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其他作品或将同一主题的文
期刊
基于POE教学策略的基本模式(预测—观察—解释),在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背景下,对探究生活中常见的凝结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引导小学生关注和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使学生能够科学分析问题、批判性地进行科学探究,笔者以POE教学策略为理论支撑,探讨了生活中常见的凝结现象及成因,并总结了POE教学策略对探究式学习的价值。  一、POE教学策略内涵  POE教学策略是由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技术与工程课程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并列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这种重大改变是教育部和科协联合发起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的创举,目的在于引起教育界和科技界热心人士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句话就是让学生明了“葫芦”再做“瓢”,即让学生明晰一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一项工程的实施過程,然后对照着这个过程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一定的“产品”。  
期刊
校本课程是课改的产物,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而且有利于塑造学校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之花到底为谁而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关乎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单纯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而言,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发展。校本课程最根本的追求应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生本”思想为突破口和落脚点。  一、校本课程开
期刊
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行动指引,西安新知小学一直将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写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逐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学校在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学及信息化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经验。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全国各学段学生延迟开学
期刊
公办学校在师资配置、硬件配置、财政拨款等方面基本相似,那公辦优质学校与公办薄弱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那就是课程。优质学校追求课程的丰富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评价的多元性,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综合素养的最大化发展。  在经开一小成立初始,我们就提出了“轻松高效”这一办学主旨,并研讨出 “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乐”是基础,是前提,是学生面对学习所呈现出的一种积极、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