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刍议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校园中,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纵容娇惯下长大,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从多个方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更大,工作更加繁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此大背景下,以“90后”群体为主的大学生也概莫能外。从报纸、电视或网络媒体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悲剧,让人扼腕叹息。因此,社会各方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真正解决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加顺利。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适应能力欠佳
  由于大学生活方式与高中有着很大区别,许多“90后”的新生到了大学后感觉很不适应。在高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细致入微地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高中时,大多为走读,处于父母亲人的照顾之下。而大学则截然不同,远离家人,老师不再是学生生活的呵护者。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许多大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
  (二)承受挫折能力差
  从物质生活上来讲,“90后”可以说是很幸福的一代人。他们在安逸的情况下长大,生活上比较富足。正是这种一路顺利地成长,使他们像温室的花朵,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差。一旦遇到麻烦或陷入困境,便灰心丧气,束手无策。有的大学生因为感情受挫,杀人者有之,自杀者有之;有的大学生因为学业方面的挫折,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令人痛心。
  (三)人际交往困难
  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热情奔放,性格开朗,这些特点对于人际交往有着很大的帮助。然而,很多大学生却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难以适应,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却感到局促、紧张、缺乏自信;另一方面许多“90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的感受,不知道如何与大家和谐共处,虽然在交往过程中热情主动,但难以获得对方认可,自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交往效果。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后期,从生理上来讲,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外表看来已是成人,变成“大人”了。但在心理上还不成熟,经常有一些不合理的冲动。而这个时期又是他们心理断乳的关键期,意味着大学生要摆脱对于家庭的心理依赖,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需要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重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充满动荡,具体体现为:情绪多变,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弱,心情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往往难以冷静思考,容易走向极端。
  (二)家庭原因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和心里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父母的为人处世、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的引导方向等因素,都会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大多为“90后”,由于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方式都是太过溺爱和放纵。而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方式、学习环境以及社交圈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他们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学校原因
  学校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放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更为深刻的关联性。如果校园里学风涣散,人际关系僵硬,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缺少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等,就会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校如果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没有对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那么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激烈变革的时期,这种变革给成长中的大学生心理带来了很大影响。面对多种价值理念的冲击和文化传统的束缚,大学生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同时,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且付诸思考,然而许多社会现象背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带有负面的暗示。同时,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许多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这些与社会现实格格步入。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一)加大教育力度,加强自我学习
  首先,要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毫无针对性,只是机械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对于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没有起到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但是现实的发展以及“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要求我们要对这些传统老套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譬如,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上传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典型案例,方便大学生联系本人实际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判断和反思;运用网络与大学生进行在线的互动交流,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又可以使他们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免去了与老师以及专家面对面交流带来的约束和尴尬,使他们可以放下思想包袱,毫无顾忌地反映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学生的思想虽然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具备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能够通过阅读书籍、课堂学习、网络、媒体等各种途径来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大学生在书本、网络或报纸上寻找一些内心深有感触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这也是一种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不错途径。在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非对错已经能够辨认得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当他们在心理上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会迅速的通过査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来解决自身心理上的困惑,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排解并进行自我提升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辅导和指引。
  (二)改善社会风气,优化家庭环境
  一方面,一个高度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益于每个人的成长,文明的社会气氛会感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使其自身行为产生从众效应,来适应社会的整体风气,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如果整个社会都树立良好风气和文明形象,尊老爱幼,垃圾不乱丢,爱护花草树木,拒绝白色污染,拒绝滥砍滥伐,遵守交通规则,建设和睦邻里关系,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相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每个人都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也加入文明人的行列,富有内涵,注重形象。大学生在这样互敬互爱、和谐团结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也会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提升自身身心健康水平,做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时代先进个人。
  另一方面,家庭是一个人自出生起每日生活的环境,对自身的教育具有启蒙性、长远性、感染性,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深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技能,争取他们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配合,协同解决孩子教育的疑难问题。家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家人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但是家庭不能一味的去溺爱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应该积极关注和正确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晓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社会科学版),2011(18):27-29.
  [2]王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学艺术,2010(11):53-54.
  [3]李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0(20):145-147.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目标能够指导课程结构的设计,可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和丰富内容的支撑,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目标。从课程目标的来源、概念出发,总结制定的要求,揭示了研究生的创新性。  【关键词】课程目标;灵活性;创新  课程目标体系反映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结构上,从宏观层次来看,体现为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即课程结构中所能体现出的学生的素质要求和知识能力结构;从中观层次来
期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整理统计法对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概括出了大学生应如何科学锻炼身体;指出了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指出了预防损伤的措施。给大学生身体锻炼以科学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锻炼;运动损伤;预防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但大学生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运动损伤,这些运动损伤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健康,也影响学生的正
期刊
高中教材文言散文选编的篇目都是名家名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文学海洋中熠熠闪亮的珍珠。这些文章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中学生学习这些作品,对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文化内蕴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竖起两只耳朵,认真而有激情地听课呢?我想,除了教师本身的倾情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这些文言文的内在意蕴,进行仔细而有个性的分析,讲出学生看
期刊
【摘要】为使在校学生能够在日后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教学项目。通过在校期间的实训教学,使学生做好职业能力和其他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的准备,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更加得心应手。6S是企业中进行优化现场管理的工具,目前在广大企业中被广泛应用。在实训教学中应用6S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接近工作情景的环境条件,是学生提早适应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于6S管理在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浅析,分析
期刊
【摘要】分级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各高校在分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本文着重讨论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大学教育;分级教学;教学评价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并据此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施方法以及评估办法,继而达到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
期刊
【摘要】多元化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设置了许多障碍,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要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谋取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认同,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寻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争取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自身利益实现相一致,找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切入点,国家与各高校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作为高校特殊群体之一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以及就业压力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
期刊
【摘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通过网络文化语境,确立大学生新的价值观念,充实网络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对教育措施的创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网络文化语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思想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而网络文化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文化的日渐兴起,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也在日益的扩大和深入。国家在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相关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控制,强化高校的网络文化发展和建设,从而更好的让网络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本文对网络文化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和概述,并探讨和研究网络文化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更好的推
期刊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而言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因此必须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本文重点对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模式及内容做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模式  序言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尤其是当代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