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径流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与方法比较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16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数的识别是决定模型模拟结果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识别SWMM模型中12个主要参数的敏感性强弱,以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为例,采用Morris局部敏感性分析和GULE全局敏感性分析两种方法,对SWMM模型的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orris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管道糙率与不透水率为高敏感性参数;透水区曼宁糙率、透水区洼蓄量以及Horton入渗方程相关的系数都为不敏感性参数。在GULE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中,不透水率与管道糙率两个参数对模型的敏感性较高,其余参数均具有弱敏感性。Morris局部敏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膜污染问题,中试以太湖水为原水,经过超滤预处理后,再进行纳滤,在超过运行通量22 L/(m~2·h)的条件下,纳滤膜污染迅速;采用EEM、SEM、ICP和LC-OCD等多种手段对膜污染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纳滤膜污染的无机物为Al、Si、Fe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是生物聚合物、聚羧基类腐殖酸和不吸收UV的小分子质量中性有机物。
针对城市暗涵内排水口雨污混流严重的问题,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某暗涵整治为例,从暗涵排口调查、排口分类及排口整治三个方向,介绍了暗涵雨污分流改造的实施方法,为水环境治理、暗涵整治等相关工程提供了设计思路和经验。
针对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受难脱除的高水分含量制约的现状,基于水热技术可越过高能耗的脱水工艺实现高效减量化的效果,开展了水热反应中市政污泥减量化及水分赋存形态研究,从效果和机理角度明确了水热技术处理市政污泥可实现高效减量化。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达到500℃时,市政污泥减量率达到87.60%,有机质的去除率达到62.7%;市政污泥中赋存的水分形态在水热升温过程经过细胞胞内水分释放、固相残留含水率降低、固
智慧供水是供水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供水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水平。基于智慧供水的基本概念和前沿技术,对合肥智慧供水建设规划、建设内容、信息安全、支撑体系进行了介绍。合肥供水的智慧生产、智慧管网、智慧服务、智慧管理、调度指挥、移动应用、水量预测,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介绍了南宁水塘江水质净化厂EBAF~?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试与运行情况。调试与运行结果表明,在低碳氮比的进水水质条件下,采用了更高设计滤速与负荷的EBAF~?曝气生物滤池50 d即完成挂膜与驯化,同时在经过动态控制碳源投加量和回流比后,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该BAF污水厂的快速启动、稳定运行可为处理低浓度南方生活污水提供新的工艺思
建立了水中有机汞(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的液液萃取/反萃取/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水样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经半胱氨酸-乙酸铵溶液反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法检测水中甲基汞、乙基汞和苯基汞。甲基汞和乙基汞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100μg/L,苯基汞线性范围为5~100μg/L,3种有机汞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7。甲基汞、乙基汞和苯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0
原位热塑成型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采用热塑性高分子材质衬管,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强,施工便捷,衬管与管道紧密贴合,修复成品质量好,可用于多类型截面、多用途管道以及大曲率半径、错位严重、变径等复杂情况管道的修复,是一种新型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结合南京市板桥街道13条道路雨污管网清疏检测修复工程案例,系统介绍了新型原位热塑成型管道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热塑高分子材质衬管详细性能参数,
当采用模式识别方法识别供水管网的泄漏时,如果将每一个节点作为分类器的一个标签,由于供水管网节点泄漏特征的相似性,模型训练的准确率会比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聚类泄漏特征相似的节点形成区域,以每个区域作为分类器的标签从而提高模型训练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的二分迭代法识别泄漏区域,根据上一级分类器识别的泄漏区域的节点泄漏变化矩阵,采用k-means聚类将上一级迭代识别的泄漏区域聚类为两类(包
针对提质增效行动中污水管网排查体量大、投资费用高、耗时长等问题,分析了目前污水管网排查主要方法的优缺点,选取以水质对比法为核心进行管网排查。南京市某污水收集系统排查项目,采用便携式氨氮检测仪对污水管网重要检查井水质进行检测分析,逐步缩小项目排查范围后,再利用清疏检测进行辅助排查,快速有效找到低浓度问题后做到即查即改,整改完成后再进行闭环水质检测,验证整改成效。结果表明,水质检测是提质增效行动中的重
采用PPP模式新建了3D-RBC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工艺污水处理站,处理南方某村镇生活污水。稳定运行后出水COD为38.1 mg/L,NH3-N为2.7 mg/L,总氮为12.8 mg/L,总磷为0.34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该工程采用3台生物转盘设备,仅需启动、停止操作,无需风机曝气,占地约60 m~2,生物转盘电耗为0.1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