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ackt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独立学院发展迅速,为普及高等教育做出了贡献。但存在着学习不自觉、沉溺于游戏、讲究吃喝、随意旷课逃课、只求文凭不求上进等学风问题。探讨用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实验实习、加强寝室管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提高授课技巧等促进优良学风的构建。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a)-0245-01
  
  我国的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始创办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据教育部2011年的资料报道,我国目前有独立学院311所,拥有全国大约25%以上的本科生,主办单位大多数是各地著名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以及部分参股投资企业。
  中共十六大报告对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论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良好的学风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出大师、出人才、出成果的可靠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要求弟子们要有“严谨、严肃、严格、严密”的学习研究态度,这是对优良学风最好的诠释。
  
  1 学风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当前在我国独立院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学风问题有:钻研学习的学生不多,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不少;同学间知识交流、学术研讨的不多,讲究化妆打扮、抽烟喝酒的不少;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学生不多,讲究排场喜好名牌的不少;进图书馆的时间少了,出入餐馆酒吧的时间多了[1];随意逃课旷课的多了,专心听讲、提问老师的少了;不求研究上进,只求一纸文凭等等。
  对于这些在独立院校中存在的学风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学校历史积淀的影响
  独立学院的历史较短,与那些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尚缺那种“高楼深院”、“学术殿堂”的庄重氛围和学习环境。对那些刚从高中阶段紧张学习中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一下子感觉轻松自在,没有了压力。在这种释放压力的转换过程,如果没有新的约束和压力,将会产生对学习的反感甚至厌恶。
  1.2 家庭条件的影响
  相对于其它院校来说,独立院校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特别是一些著名高校创办的独立院校,许多原本可以进二本院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考虑到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宁可多花学费,也选择这些独立院校就读[2]。与以前那些“穷孩子”、“苦孩子”相比,学习的原动力小了,研学的自觉性也差了。
  1.3 教师不坐班制度的影响
  与其它院校一样,独立院校的教师普遍不采用坐班制,有课到校讲课,无课可以不来学校。这种制度对于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放纵。据调查,现在高校学生70%以上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以前在家父母管、在小学中学老师管,现在没人管了,学习自觉性就差了,一些学生得过且过,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旷课。
  1.4 寝室形式的影响
  大学生宿舍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一个寝室住7~8人,高低铺,筒子楼……现在的学生寝室最多住4人,有的更少。同寝室的人越少,讨论学习、研究作业的机会自然就少。在个人小天地里,不是看新闻,就是玩游戏,一些学生上网玩的时间远远大于看书学习的时间。久而久之,少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1.5 团队意识淡薄的影响
  由于学校、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在入团入党、评优评奖、考分考级、择业就业等方面的竞争意识较强,团队意识趋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互相鞭策的行为甚少,不利于形成良好学习环境和研讨氛围。
  
  2 构建优良学风的措施和途径
  2.1 坚持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
  从某种角度讲,教育方针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培养怎样的接班人问题。教育改革与学风建设紧密相关,相辅相成。要坚持不懈地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改革“填鸭式”讲授法;改革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法;多增加一些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多设置选修课,鼓励跨学科、跨专业选修;多开设专题讲座等。用灵活而不刻板、轻松而不凝重的教学方法促进学风建设。
  2.2 加强实习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要改变课程设置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应试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改进学风建设。
  2.3 优化寝室管理,营造学风环境
  当前正处于知识爆炸、信息无穷的时代。从前大学生“三点一线”(寝室—教室—图书馆)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在寝室的时间大大增加。因此加强学生寝室管理,变得十分重要[3]。可以考虑采用寝室“室长”制,推行“星级寝室”评比等,加强学生集体观念,用和谐寝室为优良学风的构建奠定基础。
  2.4 发展学生党员,发挥党员作用
  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较好的学习习惯,较正的学风等特点,是良好学风的践行者[4]。要发挥学生党员在构建优良学风中的带头作用,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成立学生党员“爱心帮困”等活动,将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深入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共同促进优良学风的创建。
  2.5 运用授课技巧,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优良学风的基础和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授课技巧、更新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要求学生每天“晨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参加“晚自修”,培养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习惯等。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在双向信息交流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5]。
  
  3 结语
  我国许多名牌大学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校训”和“精神”,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浙江大学的“求是”;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等。形成了清华、北大、浙大等中国大学之学风。因此,独立学院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传统、文化、风格和特点,潜心总结、精心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去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促进独立学院的优良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郑家茂,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39~43.
  [2] 李德全,等.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26(4):1~4.
  [3] 黄小云.高职院校优良学风构建初探[J].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76~78.
  [4] 郑志谦,等.浅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2~164.
  [5] 对高校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8,29(2):78~79.
其他文献
继续教育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启蒙时期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继续教育的兴起和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许多高校相继建立了日益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完整数据。目前,这些数据的主要用途是向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各类统计报表和信息查询。但对这些
目的:评价MSCT在左肺动脉吊带(LP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LPAS的临床表现及MSCT特征。结果:7例LPAS术前MSCT均正确诊断,7例均合并心内、外畸形。MSCI
采用示踪剂法对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得到的氯乙烯聚合转化率与重量法转化率结果吻合较好,并对不同引发体系和变温聚合工艺的氯乙烯聚合体系进行了聚合动
本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认为要想上好该门课需要在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教学内容上,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本文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一个经典的中学生行为障碍的案例,通过对该生的行为纠正,探讨了心里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为了解决社会需求的电子类人才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之间的矛盾,从电子类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入手,结合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其在电类教学中的地位,采用适合职业教育的项
对ZW-17/29型活塞压缩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异响进行统计。根据异响的部位、频次,确定气阀阀片断裂、活塞环及弹力环断裂故障是导致压缩机产生异响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措施,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核心,是企业投资决策、经营决策及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客观上要求其必须真实、准确、可靠,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提供与整体决策相关
一、存在问题新征管模式在农村运行过程中,受到新与旧、随意与规范、协调与制约等诸多矛盾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偷税问题形形色色,而农村村委财务管理出现空档、产生漏洞,则是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