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课堂思政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关键,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rn本人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围绕所教《中兽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教学谈几点体会和看法,共大家商榷.
其他文献
为了解白羽肉鸡大型笼养鸡舍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布规律与耐药性,在山西“农谷”内随机选取单栋饲养量为40 000只的肉鸡舍一栋,采集鸡舍内空气、饲料、饮水、粪便和病死鸡样品,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34份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到11株致病力高低不等的大肠杆菌,粪源株与鸡源株同源性最高为97.8%~99.2%.分离菌株对新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等药物高敏;对18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对林可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较高为54.55%~90.91%.结果表明“
为开展鹅群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本试验对临床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继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沙门菌属特异性invA基因PCR扩增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CTX-M-9的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共分离到10株鹅源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3株对阿莫西林、美洛西林耐药,2株含有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CTX-M-9.
为明确云南地区部分养鸡场住白细胞虫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巢式PCR方法对970份鸡血样扩增住白细胞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结果显示:34份样本为住白细胞虫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51%(34/970);同源性分析表明,阳性样本均为卡氏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 caulleryi).对阳性样本进行不同性别、日龄、品种和地区等因素比对分析,发现地理区域、日龄、品种间的阳性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01),而性别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试验结果可为云南养鸡场住白细胞虫病的
奶牛乳房炎在给奶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影响原料奶的品质,关系着人类健康.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是典型的强传染性病原菌.2019年7月北方地区某奶牛场暴发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乳房炎月度发病率约4%,无乳链球菌占比56%.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该牧场奶牛乳房内、外多个位点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阐明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传播途径.本试验共采集多个位点样品667份,共鉴定出无乳链球菌102株,其中奶样中的检出率为13.1%(26/198),粪便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5.0%(5/20),
本研究旨在检测经气雾和口服途径接种布鲁氏菌疫苗(S2株)后羊特异性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变化以确定其相对免疫功效.布鲁氏菌阴性羊群分别通过口服(1×1010 CFU剂量)和气雾(1×1010、8×109、6×109、4×109、2×109、1×109 CFU和5×108 CFU共7种剂量)接种布鲁氏菌疫苗(S2株).接种后30、60、90、120 d和320 d分别采集试验羊的血清样品,并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免疫组接种后30d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
热应激损伤可通过诱发生精细胞或生精支持细胞凋亡,进而降低雄性生精功能.为探讨毛蕊花糖苷对睾丸间质细胞热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首先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TM3),并制备TM3热应激损伤模型.然后检测阳性对照药物维生素C和不同浓度毛蕊花糖苷作用下TM3存活率、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Bax与Bcl-2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能够显著促进TM3增殖(P<0.05或P<0.01),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与阳性对照组相近(P>0.05).通过流式
为了观察蛹虫草多糖(CMP)对微波辐射损伤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初步机制.将75只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蛹虫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将其余各组小鼠置于10 mW/cm2微波辐射环境1 h/d,连续30 d.最后1次照射后6 h进行小鼠性行为能力测试.微波辐射后,蛹虫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0.3 mL/(10 g·bw)]蛹虫草多糖10 mg/(10 g·bw)、20 mg/(10 g·bw)、40 mg/(10 g·bw),连续30 d,最后1次灌胃后6
为研制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XTQ)的特效复合颉颃剂,配合XTQ的实践应用,使麻醉鹿及时催醒以确保麻醉安全.试验选取临床健康梅花鹿12只,建立梅花鹿XTQ麻醉模型,试验组鹿肌内注射0.075 mL/(kg·bw)的复合苏醒剂,监测麻醉鹿苏醒期间镇静、镇痛和肌松恢复效果,以及体温(T)、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变化.结果显示,复合苏醒剂注射(16.78±1.88)min后麻醉鹿的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完全恢复到麻醉前的行为状态,T、RR和HR也恢复至正常的生理范围.结果表明复合苏醒剂对XTQ麻醉的梅花鹿催
多叶型骨软骨肉瘤(Multilobular osteochondro-sarcoma,MLO)是一种多发于犬颅骨扁平骨的罕见肿瘤,非常具有特征性.但目前国内兽医临床未见对多叶型骨软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临床病例报道.2018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接诊1例典型犬多叶型骨软骨肉瘤病例,经手术治疗患犬预后良好.本文通过论述犬多叶型骨软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以期为临床上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本文建立了 UF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4个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苷、桂皮酸、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采用Shim-Pack XR-ODS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采用3200 QTRAP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检测,多重反应检测(MRM).毛蕊异黄酮苷、桂皮酸、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0.2~10.0 μg/mL(r=0.9999)、0.5~25.0 μg/mL(r=0.999 8)、2.0~100.0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