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樵山房”的诱惑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姐是“隐樵山房”的忠实粉丝。5年前,林姐在一家专业瓷器店的偏僻角落里相中了一只莹白玉结晶葵口杯,店中老板原本不愿转让,他说有意把杯子摆放在不起眼的地方,留着自赏自用,没想到还是遇到一个执拗的“伯乐”,经不住林姐的恳求,瓷器店老板忍痛割爱了。这是林姐生平拥有的第一件“隐樵山房”的瓷器作品。
  “隐樵山房”是开设在台湾的一间陶艺工作室,它的主人李祐任先生是当地颇负盛名的壶艺大师,他的部分作品还被收入台湾博物馆。林姐说,“隐樵山房”的作品从来不重复烧造,每件作品的产量至今仍然非常少,即使最普通的小杯子产量只有2000个,薄胎的杯子就更少了,大约只有几十或几百个。件件都是珍品。
  聊到兴致处,林姐拿出收藏的3件“隐樵山房”的作品,供我们欣赏。
  第1件便是那只莹白玉结晶葵口杯,葵口杯是古代时就有名气的瓷器造型,在杯沿上有均匀的开片,就像盛开着的向日葵。林姐介绍说,这件作品烧制过程中最难的是让瓷土“结晶”。瓷土在几百摄氏度时成品,称为半瓷,在1000℃的高温时成瓷,但未结晶,只有到了1000℃以上才“结晶”,但是高温和风险并存,到了1200℃后,每升高10℃。良率就陡降,成品率很低。
  细看这款葵口杯,色泽剔透,银白如雪,比一般瓷器更清新高雅,如莲花般优雅娇贵的造型,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有如高脚杯般的盏托又让盛开着的“莲花”表现出一副坚强的样子。趁着我们细观瓷杯,林姐拿出了另一只葵口杯,这两个瓷杯在外形和材质上相差无几,就是后来的这只在体积上要大一圈,大只的葵口杯是林姐联系上台湾的“隐樵山房”后特别订购回来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喜欢。
  林姐说,这个葵口杯除了可以做品杯外,还有响杯的功能。夜深人静的时候,置一点温的清水于内,用手指蘸一下,左手握紧杯底,右手在杯口轻划,声音清脆细腻。能让人的神经彻底放松。
  第2件是一对釉中山水杯。釉色油润晶莹。外壁绘墨彩山水,器形简洁大方。林姐说,这对山水杯是用纯天然矿物釉,并加入象牙骨粉烧制而成的。相比于化工釉和植物釉,矿物釉更为细腻精致。杯面的山水墨画是由李祐任先生亲手绘制的。釉中彩以暗绿为主,层次分明,这需要很高明的绘制及烧造工艺。我们所见到的浓淡相宜立体感十足的山水墨画并不是一气呵成,远景和浅色的景物要先画好,把杯子放到窑里烧制。接着往杯面上绘制中景,画毕再次入窑,接下去又是再近一些的景物,就这样反复多次入窑,而且每次绘图都要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免破坏瓷器的纯净度,这不仅需要工艺师高超的技艺,更需要极度的专注与耐心。
  杯底书“隐樵山房”青花楷书四字款,款识着以青料于洁白胎体,格外清晰优雅,杯面墨彩山水意境动人,隐约可见的远山,平静如镜的湖水。山林中的木屋露出一角屋檐,泡上一壶茶,沏入杯中,想象着自己是一个山野村人,就是这山水的主人,“醉翁之意不在‘茶’,在乎山水之间”。这或许是品茶时的另一番感官享受。
  第3件是一对斗彩将军杯,把杯子倒扣着放在桌上,像极了古代将军的配帽,它也被称作八大吉祥杯,得名于杯面上彩墨绘制的古代八种吉祥物。
  这对将军杯釉面光润,色彩鲜亮。内壁杯沿以蓝彩绘圈,与杯面的蓝绿色调相映。外壁绘斗彩古代八种吉祥物,有如意、鱼、燕子等,形态独特,别有自然之趣。足底以青花书“隐樵山房”双行4字楷书章款。握于手中。光滑舒适。观赏性强。
  欣赏完林姐的珍藏,林姐请我们喝茶,招待我们的茶杯就用那3款“隐樵山房”的珍品。我桃了小只的莹白玉结晶葵口杯,就像拿着高脚杯品红酒一样,我让茶汤在晶莹剔透的杯壁上荡了几圈,再送入口中细细品味,茶汤在口中化开。柔顺清甜,真是一次美妙的体验。
  
  后记
  
  不久后,我无意间看到一段评价“隐樵山房”的文字,感触良深。
  “我本人喜欢隐樵山房的杯子,是众多追随者之一。
  至今也只是管中窥豹。
  但它们却给我的精神生活带来无尽快乐,
  每次闲余我都会把玩它们,欣赏它们。
  有朋友把杯子比喻成毒药。确实!
  当你拥有第一个很普通的几十元的隐樵山房的小杯子的时候,
  你也许已经中毒了,因为它真的很美!”
其他文献
春天的气息。是温暖而且充满生机的。对于爱茶的人们来说,春水煎茶给人别样的欢喜,让我们来体验别样的茶席所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茶席主题:茶友茶游  茶席主人:奥田年伸  茶叶:日本抹茶  茶具:日本抹茶道茶具  主题思想:来自日本爱知县的奥田年伸,是成都某大学的日语老师。喜欢茶道的他在日本学习过茶道,来到中国后,他更是喜欢上了中国茶。他的茶席摆上了很多道具:中国的象棋、茶杯;日本的象棋、纸牌、陀
期刊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值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晏殊的一阕《浣溪沙》词,是说初春风光的,特别是“恼人天气又春阴”一句,半喜半嗔,欲颦还笑,读来很耐人寻味。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特别是花朝节过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还未到“牡丹妖艳值千金”的暮春时节,但伤春的情怀渐渐浓郁,欲罢不能。  今天一早天色就有些阴沉,到了十点左右。
期刊
他是一个茶农,专注超有机茶园建设近六年;而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茶农,他攫取的是中国极品高端茶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做最好的茶、最有价值的茶、最高端的茶”是他的愿望,一个让天下人喝上真正好茶,让中国茶业走向世界的情结和夙愿。2013年2月,这个高端茶的偏执狂,中国顶级奢华茶品牌“生命之叶”的创始人,云南则道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伟在昆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中国茶产业的“春秋战国”  茶是世界三大
期刊
自从结了茶缘,就仿佛回到了小孩子的时候,单纯、敏感、好奇。  时间久了,仿佛在生命里另有一个王国。每每被生活磨得累了、倦了、委屈了,就翻出陶制的小茶炉来,暖暖地煮一壶普洱,滚烫地入口。当那熟悉醇厚的滋味散入四肢百骸,一颗疲惫的心像是被熨贴过似的。这茶,就像是小说《飘》中常常被郝思嘉握在手里的那一把塔拉的红泥土,那是能带给人力量、带给人慰藉的。  我出生在边疆小城乌鲁木齐。新疆是不产茶的,家乡只有一
期刊
最近,海峡两岸都在流行品饮“高山茶”。凡台湾茶似乎必注明“高山茶”之字样。买高山茶叶做礼物送亲友成为体面的珍品,茶行招牌几乎都是以高山茶做号召,台湾高山茶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好像送礼不送高山茶,喝茶不喝高山茶,卖茶不卖高山茶,就已经落伍了。  台湾地道生产的“台湾高山茶”,每年大约3000吨左右,而每年以“台湾高山茶”名称销售的数量,高达23000吨以上,台湾人平均一年消费高山茶约1公斤。由此推
期刊
春暖时节,植被都冒出嫩绿的新芽在阳光里微笑,满眼的绿意盎然叫人期待今年的新茶可是对于好茶者而言,这个时节却叫人有点“难受”,只好靠着老茶一解茶瘾,趁着天晴日暖,便和同事一道找茶去,谁想在街口转角倒真寻到了两道滋味醇正的老茶。  年轻的小萧有点羞赧,虽然经营茶的时间不长,但自小与父亲一同种茶、制茶,聊起茶来倒是满满的自信,见我们也是好茶之人,便请我们喝了两泡自己珍藏的老茶。    20年的闽南乌龙茶
期刊
土耳其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把茶称之为“国饮”,但饮茶风盛行。据称该国每个家庭每年要消费8公斤的茶叶,基本为红茶。男女老少都喝红茶。土耳其茶市上的红茶有当地产的,也有进口的,其中著名的英国黄牌红茶据说也是用当地茶叶加工的,而我则更喜欢饮用土耳其本国的一种叫dogadan的品牌,滋味浓厚,口感甘醇,加了方糖更是消弭微涩得恰到好处。请教了土耳其的同事,才知道这个dogadan有“绿色自然”的含意,我音译“
期刊
这是一部悲欣交集的历史文化小说  它讲述了一代儒商情与义的冲突、个人与家族的情仇  讲述了武夷山与晋商、徽商、广东十三行横跨中国的相遇  讲述了鸦片战争前温和东方与激进西方的强烈碰撞  它再现了一段辉煌的商业传奇    细读此书,我们还是不难发现,作者刘林风把她所有的人生情结、万千恩怨,都归纳在这杯清茶里了。这就是《清茗》的要义所在。  人生如一杯清茶,何等清高的暗喻!《清茗》不仅塑造了小说中的茶
期刊
3月13日,我们来到了武夷山桐木关,这一天是桐木正山小种红茶协会成立的日子。正如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所说的。“这是一个里程碑,是一件大事”。  在此之前的两年时间里,金骏眉作为正山小种红茶里一种新工艺的品种茶,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特别的热潮。在北京、上海等主要茶叶消费城市,桐木村里大厂生产的金骏眉1斤可以卖到1万多元,且价格持续走高,市场的火爆让不少桐木的茶厂卖到断货。  在销售一片红火的背后,
期刊
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由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获得。豪森因为发现导致子宫颈癌的病毒而获得这项殊荣。豪森教授在研究中,证实了几乎所有的子宫颈癌,都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豪森的成果为此后制药公司开发子宫颈癌疫苗奠定了基础,使子宫颈癌成为人类可以预防和根除的第一种恶性肿瘤。豪森的研究说明癌症并不全是来自DNA基因遗传,怎样能有效预防来自病毒的感染,是防癌医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5000年来,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