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在土耳其喝红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耳其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把茶称之为“国饮”,但饮茶风盛行。据称该国每个家庭每年要消费8公斤的茶叶,基本为红茶。男女老少都喝红茶。土耳其茶市上的红茶有当地产的,也有进口的,其中著名的英国黄牌红茶据说也是用当地茶叶加工的,而我则更喜欢饮用土耳其本国的一种叫dogadan的品牌,滋味浓厚,口感甘醇,加了方糖更是消弭微涩得恰到好处。请教了土耳其的同事,才知道这个dogadan有“绿色自然”的含意,我音译“豆荚丹”,顿生美感。
  土耳其人也喝袋泡茶,但更多的是把茶叶浓浓地泡在一个小壶里,要饮用时,先冲入三分之一杯的浓茶,再兑上三分之二杯的开水,这样一杯热腾腾的红茶就大功告成了。这种品饮方式催生了多种式样的子母壶,一般为双层宝塔形:母壶在下烧开水。子壶在上盛浓茶,子壶同时是母壶的壶盖。而母壶的水蒸汽直烘子壶的壶底以养热子壶的茶汤。中东大学每一层的教师办公室都附设茶房,每一间茶房里安置的就是这款子母壶。也有子壶如顽童骑在母壶的肩头,好生可爱,我在心里暗自称其为“肩负型”:往往在高级的餐馆里,这样银晃晃的子母壶乘着小推车直抵你的餐桌边,显得珠光宝气般的雍容华贵。
  说了茶壶说茶杯,仔细瞧瞧,土耳其的玻璃小茶杯的造型很独特,圆形但中间略弯呈腰状,红茶在这样的玻璃小腰杯里显得格外可爱,像一盅红得透亮的葡萄美酒,也像一块玲珑剔透的红玛瑙,还像一朵笑口圆开的郁金香,左右欣赏,极为养眼。如此精美的腰杯红茶,不但随卖茶郎走街穿巷,八方百姓热情享用,连那些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宾馆和餐馆也是同杯同茶。乐此不疲。我仿佛觉得这杯不分贫富贵贱的红茶是土耳其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底线,喝出了一个“最温和的伊斯兰国家”。
  茶汤入杯,有一个茶滤,茶滤的样子有点像养金鱼的小网兜。小小茶滤网住了零星的碎叶残末,滤出纯净透亮的茶汤。杯子里一定得有根小勺来完成饮用前的最后一招,起码也得有根塑料的小棒,用来搅动沉淀的方糖。土耳其航空公司的航班就在餐盒里附赠了这样的塑料小棒,我差点没把它当成一根牙签。红茶一定要加方糖,记得曾有名家散文嘲笑洋人喝茶加糖加得愚不可及,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各的口味。“红茶”在英语里是“black tea”,并非人家蓝眼睛色盲,我想应当是人家的着眼点是制好的茶叶,而我们看中的是泡出的茶汤,所以各有所色。
  红茶清饮微涩,我入乡随俗,多少总得加一点糖。不加有时还确实口感不佳。每每见到土耳其美女玉手纤纤,捏着银匙搅动红玛瑙的英姿,优雅艳丽,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
其他文献
2009年12月27日,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香传十五年·儒士盛典”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隆重举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侨联主席林军、原国家商业部部长胡平。原武警部队隋绳武中将等领导及中国茶业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詹立锬等行业协会领导与华祥苑众多荣誉客户、加盟合作伙伴等400多人共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国内知名茶业品牌的荣耀时刻。  此次盛典。华祥苑不仅向社会各界集中
期刊
元代。在茶饮习俗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上层社会沿袭宋朝的末茶法,皇室所需茶叶仍以龙团凤饼为主,继续由贡焙生产进奉,只是宫廷皇族更喜欢的是加料茶饮,茶叶烹煮时可加进各种辅料,另一方面,作为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看不惯宋人优游文雅之风。更反对靡费巨资的团茶制作,因此,在民间倡饮沸水直接冲泡芽茶的茶饮方式。末茶法正逐渐被全叶冲泡的芽茶法所替代。对茶业和茶文化而言,元代是一个“上承唐宋、下启明清”
期刊
每天走过的路,闭上眼,你能描述几分?流转眼前的高楼大厦,真就如石头森林一般冰冷吗?都市生活或许繁忙单调,但其间蕴藏的美丽,就如同一位若即若离的情人一般,不时地带给我们惊喜,谱上一段倾城之恋的佳话。    [茶席主题]  诗经·蒲与荷    彼泽之陂,  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  伤如之何!  ——《诗经国风陈风泽陂》  蒲草蔓石,荷池香岸。那个女子啊,轻歌如水;那个男子啊,泪水涟涟……  那个女
期刊
现代科学之于茶的分析,总有用不尽的手段和说不完的话题。以物质的无限可分计,一片叶子,实也不啻一整个宇宙,欲窥其堂奥,又谈何容易?或者,这已成茶道之于传统路数的另一脉走向?先前主以思辨品读,如今则重在实证解构。诉诸色香味乃至形式过程的直觉体验,以从中获得身与心的审美快慰。这是前者的基本目的。而分析之后的茶事,则旨在通过理化指标的细分与人体反应的对照,证明茶何以在分析之先,能够与人有种种早已熟悉的好处
期刊
春天的气息。是温暖而且充满生机的。对于爱茶的人们来说,春水煎茶给人别样的欢喜,让我们来体验别样的茶席所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茶席主题:茶友茶游  茶席主人:奥田年伸  茶叶:日本抹茶  茶具:日本抹茶道茶具  主题思想:来自日本爱知县的奥田年伸,是成都某大学的日语老师。喜欢茶道的他在日本学习过茶道,来到中国后,他更是喜欢上了中国茶。他的茶席摆上了很多道具:中国的象棋、茶杯;日本的象棋、纸牌、陀
期刊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值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晏殊的一阕《浣溪沙》词,是说初春风光的,特别是“恼人天气又春阴”一句,半喜半嗔,欲颦还笑,读来很耐人寻味。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特别是花朝节过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还未到“牡丹妖艳值千金”的暮春时节,但伤春的情怀渐渐浓郁,欲罢不能。  今天一早天色就有些阴沉,到了十点左右。
期刊
他是一个茶农,专注超有机茶园建设近六年;而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茶农,他攫取的是中国极品高端茶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做最好的茶、最有价值的茶、最高端的茶”是他的愿望,一个让天下人喝上真正好茶,让中国茶业走向世界的情结和夙愿。2013年2月,这个高端茶的偏执狂,中国顶级奢华茶品牌“生命之叶”的创始人,云南则道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伟在昆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中国茶产业的“春秋战国”  茶是世界三大
期刊
自从结了茶缘,就仿佛回到了小孩子的时候,单纯、敏感、好奇。  时间久了,仿佛在生命里另有一个王国。每每被生活磨得累了、倦了、委屈了,就翻出陶制的小茶炉来,暖暖地煮一壶普洱,滚烫地入口。当那熟悉醇厚的滋味散入四肢百骸,一颗疲惫的心像是被熨贴过似的。这茶,就像是小说《飘》中常常被郝思嘉握在手里的那一把塔拉的红泥土,那是能带给人力量、带给人慰藉的。  我出生在边疆小城乌鲁木齐。新疆是不产茶的,家乡只有一
期刊
最近,海峡两岸都在流行品饮“高山茶”。凡台湾茶似乎必注明“高山茶”之字样。买高山茶叶做礼物送亲友成为体面的珍品,茶行招牌几乎都是以高山茶做号召,台湾高山茶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好像送礼不送高山茶,喝茶不喝高山茶,卖茶不卖高山茶,就已经落伍了。  台湾地道生产的“台湾高山茶”,每年大约3000吨左右,而每年以“台湾高山茶”名称销售的数量,高达23000吨以上,台湾人平均一年消费高山茶约1公斤。由此推
期刊
春暖时节,植被都冒出嫩绿的新芽在阳光里微笑,满眼的绿意盎然叫人期待今年的新茶可是对于好茶者而言,这个时节却叫人有点“难受”,只好靠着老茶一解茶瘾,趁着天晴日暖,便和同事一道找茶去,谁想在街口转角倒真寻到了两道滋味醇正的老茶。  年轻的小萧有点羞赧,虽然经营茶的时间不长,但自小与父亲一同种茶、制茶,聊起茶来倒是满满的自信,见我们也是好茶之人,便请我们喝了两泡自己珍藏的老茶。    20年的闽南乌龙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