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残余应力/应变多尺度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来源 :复合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预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工艺引入的残余应力/应变,提出工艺制度优化方案,建立了一种工艺过程分析的多尺度模型.通过建立纤维尺度及纱线尺度代表体元(RVE),计算了成型过程中纤维纱线及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模量演化历程.考虑固化过程中树脂的化学收缩效应,在纱线尺度上开展热-化学-力学耦合分析,预测了细观残余应力-应变及其演化规律.采用三维机织技术,实现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FBG)在三维机织预制体中的预埋,并对其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应变历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基于空间信息、误差信息和优化结果的三种序列采样方法,建立了工艺过程分析代理模型,并开展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结果显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残余应变降低了15.4%,工艺周期缩短了10.6%.
其他文献
纺织复合材料多为各向异性材料,其力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型后预制体内纤维的取向.为确保预制体成型后纤维的取向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目前已有多种无损检测技术为纺织复
MXene是一类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材料,由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构成.MXene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优异的催化性、优
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分层损伤作为复合材料层合板主要的损伤形式,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有显著的影响,是限制其重大工程应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
目的构建适用于护士的COPD肺康复知信行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框架,经文献回顾、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拟定初始量表。于2019年10— 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17所二、三级医院304名呼吸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并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护士COPD肺康复知信行初始量表包括54个条目,经过筛选后最终包括
为阐明氨基磷酸螯合树脂(D418)在水体中高效去除Cu(Ⅱ)的作用机制,通过吸附实验系统考察了pH、离子强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D418树脂去除Cu(Ⅱ)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
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和聚乙二醇(PEG)共晶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得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PN-MA)/PEG半互穿网络(SIPN)复合相变材料(CPCM).利用FTIR、XRD、差示扫描量热仪(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铝合金(CFRP-Al)短柱轻质高强,具有良好延性,在大跨空间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国内外对其受力性能的研究目前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为此,本
复合材料的损伤会对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形状记忆合金(SMA)埋入复合材料试件中,通过对SMA电阻变化与复合材料应变之
为获得高性能、低成本碳/碳复合材料,以商用级T700大丝束薄层化碳纤维展宽平纹布和航空航天级T300小丝束碳纤维缎纹布为原材料制备缝合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方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