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述当前形势下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多媒体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初中化学;多媒体;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84-02
  利用多媒体来辅助中学化学教学有诸多益处,如有效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等。因此,把多媒体引入化学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1 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发挥的作用
  1.1 运用多媒体巧妙导入新课
  多媒体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及直观性等特征,教师可巧妙利用多媒体的诸多优势,为课堂创设一个好的开头,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情境。比如在讲解“物质溶解时的放热与吸热现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网上搜集姚明与中国男篮进行伤愈后的首次合练时使用冰袋的相关新闻图片及商用冰袋的图片,把这两种冰袋的图片放大,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请他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发挥降温作用的冰袋里就是普通的冰吗?相信一定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进而怀着期待的心情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或者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课前搜集九寨沟优美风景及黄河断流的相关图片及视频,在课堂伊始播放给学生观看,二者形成的鲜明对比,一定会使学生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同一地面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教师可紧紧抓住学生的的心理疑惑和期待,帮助他们在新知识中寻找出答案。
  又或者在学习“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相关概念时,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一般需要做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几个对比实验来帮助他们掌握,这个实验做起来不但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需要反复做几次,让学生在多次观察中理解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成功做完一次之后,运用多媒体进行反复的播放,学生就可以仔细观察到加热氯酸钾放出氧气速度较慢,加热二氧化锰不放出氧气,加热二者的混合物放出的氧气速度较快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作用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再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剩余物进行分离,分离之后可以得到一些黑色粉末,把这些黑色粉末和氯酸钾混合在一起,继续加热,学生就可以观察到二者在加热过程中放出的氧气仍然很快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明了催化剂的作用和概念,还能牢固掌握其显著特征,即“一改变”“二不变”,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这都是多媒体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1.2 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新课标理念之下,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绝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等。而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有益处。教师在讲授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氧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等错误性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时,由于这些错误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师一般不进行实践操作,只是用书面语言来描述它会造成的种种后果。而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就可把这些危害后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切实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在以后的实验中避免错误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有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还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1.3 运用多媒体可以顺利突破重难点问题
  化学教材的很多理论知识及实验都是较为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普遍会感觉吃力,尤其是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更是如此。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的优势来克服这一问题。比如在讲授到“排空气法集气”这一教学难点时,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理解集气原理和操作要点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时教师可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瓶口向下的集气瓶,选择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有色微粒导入集气瓶中,然后学生会观察到这些微粒逐渐聚集在集气瓶的底部,并把“蓝色的空气”逐渐排挤出来,这时教师可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接着可继续向学生演示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底部与不插入底部收集的两瓶气体是否纯净进行比较,学生在观看这些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再结合排水法集气原理,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排空气法集气的相关知识点和原理。这是教师在传统课堂上反复讲授理论达不到的效果,可见多媒体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用
  化学教师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即在演示化学实验的相关操作流程时,尽管反复强调违规操作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危害,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重视,甚至视而不见。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错误的操作一般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演示,影响了学生对危害后果直观印象的产生。鉴于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演示。比如在讲到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点燃不纯混合气体而导致启普发生器发生爆炸的情境,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实验的危害性,了解到点燃氢气气体之前一定要验纯,相信这远比教师反复“纸上谈兵”式的强调效果要好得多。不仅如此,也可有效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迪,学生在以后实施相关实验时,会更加注意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2 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摆正多媒体在课堂的地位和作用,它发挥的是辅助作用,而不是代替作用,教师千万不可把自己当成“放映员”,用多媒体手段作为“黑板搬家”,否则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违背多媒体教学使用的初衷。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之上,适当利用多媒体来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难度的、较为抽象的知识。
  其次,教师一定要注意,可以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对不能用录像或其他视频来代替,因为用多媒体播放出的实验操作过程,远远没有课堂实验更直观、更生动、更具震撼性。因此,化学教师千万不能舍本取末,一味追逐时髦而忽视教学效果本身。
  最后,化学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因为化学课程不像其他文科课程一样,只要几张图片、几段声音就可以制作出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它涉及大量仪器的绘制及一些实验过程的制作,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能力,制作出的课件就很难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3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可知,要在中学化学课堂上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把握和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为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益处,有效避免多媒体的弊端和不利。
  参考文献
  [1]刘玉学.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33.
  [2]范天明.浅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9-20.
  [3]杨益春.略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教研版,2009(12):148.
  [4]李小娜.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好处[J].新课程:教师,2010(4).
  [5]张翠光.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63.
其他文献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强化过程中,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已经得到了初中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和关
摘 要 主要介绍Blackboard平台的特点,分析软件培训类课程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并对如何利用BB平台进行软件培训类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建构主义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思想,从教学内容、论坛讨论、评价三个部分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探讨。  关键词 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软件培训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5 岁,因多饮、多尿6年,厌食伴右下肢疼痛,右足干黑1月,意识模糊1周,拟诊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右足及小腿干性坏疽入院.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
巧选抗病品种:不同品种之间,对病菌的抗性差异较大,温室冬季黄瓜可选用如中农2号,87-2,87—3,龙杂黄3号以及原有的地方品种宁阳大刺、唐山秋瓜等品种,这些品种都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开放式教学,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孤立、教学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平泛等不足。而开放式教学能克服这些不足变传统的“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学习特点和就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认可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课后反思;图形软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105-02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Graphics Software Application to Teaching of
近几年,.各级政府把果业生产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不断加大对果业的投入,苹果新栽面积扩大很快,仅招远市2008年就栽植2333公顷。但多数果农对幼树管理不够重视,“不见兔
毋庸置疑,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情感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将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