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zibz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终身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兴趣能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愉快地、深入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顽强的、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一旦失去兴趣,学生就只是表面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打退堂鼓、不能坚持,甚至会感到数学学习是一种痛苦,学习效率当然高不到哪里去.因此,要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同时,设身处地地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发现和赏识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尤其是对待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不歧视、不挖苦学生.
  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时,才能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用自己饱满的工作热情去上好每一节课,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组织课堂讨论,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学习数学.
  教师要用心创造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对帮助他人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对求助他人的学生则表示欣赏并鼓励他独立去积极探索知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在小组中的潜能与价值,形成合作、互助、并进的小组学习共同体.
  三、保障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时间及内容
  没有时间保障的学习不可能是完善的,只有充分保障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才可能高效进行.因为不给予学生思考时间,就会压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满堂灌”,并且要引导学生善于自我管理学习时间.
  “生活即教育”,数学学习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在教科书圈定的学生必学的内容之外,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呢?笔者认为,其一,可以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领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二,在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解决问题的冲劲,促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其三,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更为灵活,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还行,一到考试就糟糕.常出现抄错答案、看错数字、运算错误等问题.教师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应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考试时才会尽可能少地出现这些毛病.一些学生在上课时容易开小差、走神,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行为,关注他们的想法.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1.重视数学阅读
  数学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与理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从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着手.比如一个小节,先粗读,快速阅读这一小节的内容,了解教材的主干,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细读,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例题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问.最后精读,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等.当学生形成边读边思的习惯之后,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促进自主学习.
  2.关注数学倾听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要让学生会听,听清楚每节课重点,明白定理、公式、法则的推导方法,突破难点的方法,注意听疑难问题的分析解释,注意听每一节课的小结.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让其由听会转为会听.
  3.强调数学思考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引导者.第一,要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进行启发式教学,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第二,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并通过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寻求解题突破点,促使学生思考.第三,通过形式多样的针对性练习,促进学生多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通过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通过错解、漏解、多解的分析,提高辨识思维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现象、问题多问几次为什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强化知识梳理
  学完一个章节后,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通过梳理知识来回顾复习本章主要内容,并据此将本章的相关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并借助自身的经验背景,巩固、强化、深化知识的贯通性与融合性,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形成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六、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
  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如对一题多解评价时,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解题思路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又如练习或测试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作一个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作一个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调整目标、思路,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意志,使学生能坚持学.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妊娠恶阻(hyperemesis gravidarum)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人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呕伤气,吐伤阴,复因浆水不入,若不能及时纠
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发现了激发植物产生抗虫信息素的基因。当植物遭受害虫侵袭时,会产生出一种类似萜类的化合物,它们是一类高挥发芳香类物质,通常具有防御能力,吸引害虫的天
费城,2011年3月09日-科聚亚公司(纽约证交所:CHMT)宣布拜耳作物科学将成为科聚亚作物保护(Chemtura Agrosolutions)种子处理产品在中国的独家经销商,并将这些产品的市场活动融入拜耳
论述了中国农作物病害的发生现状,总结了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中杀菌剂的应用情况,较详细地讨论了杀菌剂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开发与应用
一、知识内涵辨析1.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1)自交的概念自交是遗传学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指两性花的自花传粉(如豌豆),或者雌雄同株植物的异花传粉(如玉米),其实质就是参与融合的两性生殖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一般来说,有性别决定的生物不能自交。动物一般不说自交,只能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相当于自交。(2)自由交配的概念自
伴随我国制造业日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新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显出来。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语文教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繁杂,工程非常浩大而艰巨,而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不得不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块广阔的天地,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社会生活是一本内容浩瀚无边的百
文章对我国市场调查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近几年,蔬菜,花卉的塑料大棚,温室发展迅速,但是在高温、高湿度的温室和大棚中栽培的作物,往往多病,所以病虫害的防治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而且,用药次数比露天栽培多。根据温室大
“创设情境”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技巧.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十分注重“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数学教育认为,“特定的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让学生产生顿悟或者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可见“创设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应以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