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特点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高血压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年龄、职业、家族遗传、食盐量以及体重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的病程较长,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对于心、脑、肾重要器官有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患病率高,2006年心血管年度报告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0亿[1]。高血压又是常见病之一,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密切相關。许多患者对高血压病存在有错误认识,无症状就不服药,或者不能坚持规律性服药随意中断,有些患者长时间服药不监测血压,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超过高血压病本身,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断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③临界高血压,血压介于两者之间。
高血压的护理
休息:早期病情较者宜适当休息,工作过度紧张,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者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于降低血压都有好处。通过治疗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无明显脏器损害表现者,除保证足够的睡眠外还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做到持之以恒有意识的自我保健,避免病情的加重。每周至少锻炼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锻炼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即运动时要使心率保持在本人最大心率的70%~85%[2]。
饮食: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盐的食用量不超过3~5g/日,控制钠盐的饮食要靠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密切配合,使患者和家属懂得控制钠盐的意义和方法,能自觉的接受低盐饮食。控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的摄入,可用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制品代替一部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番茄、萝卜、大蒜、鲜竹笋等,海产中的紫菜、海带、藻类都很好,常吃新鲜蔬菜对降低和稳定血压也有一定的好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有病程长,见效慢,多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数患者潜在着紧张、焦虑、惧怕抑郁的情绪,情绪波动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做好心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心理疏导可避免情绪波动,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好处。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用药要注意监测血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服药的时间、剂量要准确,不得自行增减药物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维持量,不可有血压稳定了就不用服药的思想。要指导患者了解服用药物的药名、不良反应,在坚持服药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健康指导
广泛宣传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积极向患者和家属宣教能引起高血压病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以及高血压病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能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要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持之以恒的自我保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
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
对患者及家属强调高血压病终身规范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提高认识,能坚持长期服药、定期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通过临床血压监测,药物治疗时的观察护理,在饮食、运动方面的指导能有效的控制病情;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因此,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高血压护理,是控制发病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并且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4-105.
2 张慧,林少平.高血压病人心理、个性状况观察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1999,7(5):33.
高血压的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断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③临界高血压,血压介于两者之间。
高血压的护理
休息:早期病情较者宜适当休息,工作过度紧张,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者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于降低血压都有好处。通过治疗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无明显脏器损害表现者,除保证足够的睡眠外还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做到持之以恒有意识的自我保健,避免病情的加重。每周至少锻炼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锻炼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即运动时要使心率保持在本人最大心率的70%~85%[2]。
饮食: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盐的食用量不超过3~5g/日,控制钠盐的饮食要靠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密切配合,使患者和家属懂得控制钠盐的意义和方法,能自觉的接受低盐饮食。控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的摄入,可用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制品代替一部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番茄、萝卜、大蒜、鲜竹笋等,海产中的紫菜、海带、藻类都很好,常吃新鲜蔬菜对降低和稳定血压也有一定的好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有病程长,见效慢,多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数患者潜在着紧张、焦虑、惧怕抑郁的情绪,情绪波动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做好心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心理疏导可避免情绪波动,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好处。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用药要注意监测血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服药的时间、剂量要准确,不得自行增减药物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维持量,不可有血压稳定了就不用服药的思想。要指导患者了解服用药物的药名、不良反应,在坚持服药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健康指导
广泛宣传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积极向患者和家属宣教能引起高血压病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以及高血压病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能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要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持之以恒的自我保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
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
对患者及家属强调高血压病终身规范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提高认识,能坚持长期服药、定期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通过临床血压监测,药物治疗时的观察护理,在饮食、运动方面的指导能有效的控制病情;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因此,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高血压护理,是控制发病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并且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4-105.
2 张慧,林少平.高血压病人心理、个性状况观察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1999,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