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伦理精神

来源 :党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发展的初心和使命,饱含着丰厚的“以人为本”政治伦理精神的核心理念,展示着“民利”“民富”的政治伦理规范精神,以及“民有”“民享”的政治伦理价值诉求。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政治伦理
   〔中图分类号〕D6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8048-(2021)05-0052-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正是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立党之本、壮大之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百年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显示了丰厚的政治伦理精神。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政治伦理精神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不仅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而且饱含着人民主体的伦理精神。习近平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才在百年历程中不断地创造历史、创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命题,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以人为本”原则的价值基础。当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确立其唯物史观,并由此建立起解放人类的政治思想时,他们基于的出发点就是“人”。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强调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唯物史观这个科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4〕。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紧扣“人”、紧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展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以人为本思想精神的传承。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在他们的心中人民总是至高无上的。毛泽东曾把人民比作“上帝”,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基、建党之本。1944年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5〕邓小平也曾深情地说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6〕早在20世纪40年代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7〕为此,习近平更进一步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8〕
   在政治伦理的架构意义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将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其实质就在于,人相对于物质世界,具有认识和实践、社会与历史的不可动摇的本体性地位。“人能为本,是因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有了现实的生机与活力;人能为本,是因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有了存在的实体与价值。”〔9〕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民是社会历史的真正的主人,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而且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习近平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12〕又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13〕在2018年3月就任新一届国家主席时,习近平又进一步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4〕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通过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首创精神和实践价值认定,从而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确立人的本体性地位。
   因此,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政治伦理的价值视角来把握,就是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为本的发展,就是力求实现中国人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的发展,就是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就是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发展,这一发展体现着鲜明的政治伦理精神,是政治文明的趋势性所在。马克思说得好:“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15〕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人类丰富成果的复归,是人类从被剥削、被压迫的现实灾难中向人的身心解放的复归,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宣布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一政治伦理精神的核心理念,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践行了这一核心理念,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辉煌成就。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17〕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民利”“民富”的政治伦理规范精神
   “民利”,即“大众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构系统中的主要规范之一;“民富”,即“人民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践行目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指向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民利”“民富”。习近平讲:“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18〕
   坚持“民利”“民富”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的、坚信不疑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不仅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一路向前,虽经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但矢志不渝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后,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深深体现着“民利”“民富”的政治伦理规范精神。
   “民利”“民富”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建构中的规范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目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明确提出了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构想。他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9〕1986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又重申了这一思想,他说:“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指资本主义国家——作者注)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20〕
   当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习近平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1〕,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2〕。习近平这一思想建构,既是政治性的,又是伦理性的。其政治性指向是,始终不脱离“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伦理性指向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际,替民着想,为民谋利,使民富裕。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就是要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根本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由此,无论从政治的、还是伦理的角度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是以“民利”“民富”作为其规范行为和伦理实践的。
   正是在饱含坚持民利、实现民富的发展理念中,习近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描绘出21世纪最为壮阔的现代化愿景,汇聚起一个国家民族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仅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更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3〕的新时代。14亿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所应享受的“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到上学就业稳定、人格尊严保证、个体事业成功、人生价值实现,每个人正朝着梦想不断努力。坚持民利、实现民富已经成为一个现实。
   由此看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体现的政治伦理规范精神,始终是同“民利”“民富”紧紧相连的,力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通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地使每一个中国人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安康的幸福生活,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民有”“民享”的政治伦理价值诉求
   “民有”“民享”是人民幸福生活获得的重要标志,充分体现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民有”,即人民对其私人财产的所有权限,就是人民大众充分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权利;“民享”,即人民对其私人财富的享有权限,就是能够使人民大众充分享受到物质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利益的权利。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耀眼的政治伦理精神,就是无时无刻不深含着对“民有”“民享”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政治伦理的价值诉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深地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充分表现出“民有”“民享”幸福生活的价值诉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希望和憧憬的美好未来,就是实现“民有”“民享”。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就曾如此描述他心中的美好愿景:“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24〕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就是千百万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的“民有”“民享”幸福生活的获得而战斗而牺牲而奉献的历史;就是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中国人民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权利获取,最大限度地让中国人民有权利充分享有物质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利益,而拼搏、奋进和创造的历史。    幸福生活总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种愿景,也是政治伦理价值的至高体现。由于人类的发展总是受到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与人们自身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长性的制约与限制,实现幸福,尤其是实现每一个人的幸福,更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描绘道:“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25〕习近平同样有深刻的体会:“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6〕他还指出,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7〕。
   邓小平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曾说过:“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但是,进了城,执了政,做官的条件是具备的,这就最容易沾染官气。事实上,我们许多同志确实已经沾染了不少官气。所以,我们每天每时都要注意执政党的特点。这样,就可以避免沾染官气,就可以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就可以使我们的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将来发展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去,就可以使我们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28〕
   从政治伦理的实践意义来把握,“民有”“民享”不是一种纯粹理性的愿景设计,而是一种落实到人们生活的具体状态,也就是通过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来实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而使人们生活更加幸福、自由更有保障、生命更有尊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我们政治伦理的价值诉求,就是“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9〕。
   因此,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超越人本身的一种单纯的政治精神和治国理念,它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有”“民享”的价值诉求与幸福期盼。在发展的意义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伦理价值诉求,力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民生福祉是无止境的,即在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强调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价值诉求与幸福期盼是永恒的、永不枯竭的。
   习近平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0〕增进民生福祉是政治伦理的价值诉求,正是基于这一价值诉求,习近平讲:“要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又说:“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風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决不让其再祸害百姓。”〔3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满着政治伦理价值诉求的实践意义。要真正实现“民有”“民享”幸福生活还需继续努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严重。正如习近平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2〕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33〕,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一件又一件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显现出来的。他又进一步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34〕
   历史和现实证明,正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将千百万共产党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承接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春风化雨、春华秋实,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这种改变正如习近平所说:“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35〕可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通过中国人民对“民有”“民享”幸福生活的日渐实现,以最有力的事实充分体现了“民有”“民享”的政治伦理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 〔2〕〔14〕〔18〕〔21〕〔22〕〔23〕〔26〕〔30〕〔32〕〔33〕〔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5,530,139,139,9,9,35,35,19,12,70,70.
  〔3〕〔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0,27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36.
  〔5〕〔1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1031.
  〔6〕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
  〔7〕〔28〕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304.
  〔8〕 习近平在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21-02-21.
  〔9〕  阎钢.政治伦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1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8-119.
  〔12〕〔27〕〔2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5,40,41.
  〔13〕〔3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40.
  〔1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3.
  〔17〕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
  〔19〕〔2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171-172.
  〔24〕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100.
  〔25〕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3.
  〔3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1-23.
  【责任编辑:刘彦武】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大中小学‘螺旋上升开设思政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SC21SZ009)
   〔作者简介〕阎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四川大学教学督导委委员,教授,四川 成都 620860。
其他文献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编办探索打造“网格化服务管理+街道综合执法+区多元纠纷调处”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建立党建联动、教育培训联动、人员联动、清单联动、问题发现联动、街道和部门联动、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联动、两加强”工作机制.
期刊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委编办主动把握数字化时代新机遇,按照整体智治、数字赋能、高效协同要求,全面推进智慧编办建设,梳理了以“规则+流程”为基本形式的38项机构编制规范化工作规程,打造了包括14个功能模块和45项应用场景在内的机构编制工作数字化体系框架.目前,智慧编办1.0版正式上线运行.
期刊
为适应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要求,增强机构编制纪律刚性约束,江苏省泰州市着力推进“三个转变”,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新模式。一、围绕“全流程”,促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构编制、人员及业务流程等实现网上实时联动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
【摘 要】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切入点,对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 试图将奥尔夫教学法与视唱练耳课程这二者相结合,得出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 视唱练耳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越来越迫切地希望看到中国的教育能有质的飞跃,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从陈旧的教学方法中寻求突破似乎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迫切的任务。学生
〔摘要〕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对马克思发展格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发展经济学发展格局理论的突破与超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发展格局思想在新时代的最新理论创造。在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所实现的理论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导向性,可以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几个领域出发,以改革、创新和开放为根本动力,以更加开放、自觉、主动的态度来畅通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治理的有效性逻辑,体现着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过程。从系统角度来看,这个过程伴随着治理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不可避免涉及治理系统的复杂性效应。而治理系统的复杂性效应则归因于:系统本身的突现属性与相互联系;治理系统运作的互动复杂性;行为结果复杂性及其所导致的治理系统无效性。复杂性效应能够揭示治理系统的内在机理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陶艺教学纷纷进入初中艺术课堂。陶艺教学也成了我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初中陶艺教育是美术课堂的延伸,是与美术教育的目的相一致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实践 合作创新 拓展体验    在教育多样化的今天,我校在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政府和领导者需具备更高水平的公共领导力.公共领导力不同于私人领导力,是为了有效面对和解决新时代多变环境中更为复杂的公共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公共价值,公共部门领导者所需具备的能力.借鉴整合性发展趋势下公共领导力的建构逻辑,基于变革型领导力、伦理型领导力和协作型领导力的理论内容,并考虑中国本土情境特点,公共领导力应包含四个构成维度,即变革型领导力、伦理型领导力、协作型领导力和法治型领导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进程中,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着力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兜底夯基工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期刊
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呈现出由不相适应到自我调整再到相互适应的循环过程,这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因。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数次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土地“一权”确立基础上重塑了农民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土地“两权”分离基础上提升了农业产出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土地“三权”分置基础上延伸了农村发展空间。每一次变迁都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农村发展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