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定位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设置的语文要素扭转了传统理念下语文能力点杂乱无序的窘状,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难以真正借助语文要素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巧妙地联系旧知、无痕地顺势推进、有序地拾级而上、扎实地梳理反思,在举重若轻之下,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项目工作室中,应用导师制模式和学长制模式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创新举措,导师制模式和学长制模式相辅相成、互相支持.通过熟知教育方针、教学规律的导师对项目工作室的指导以及通过学长制营造融洽和谐的伙伴氛围,以此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获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英语写作能力是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主题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为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写作教学在单元整体框架下遵循单元主题为统领、学习活动观为核心、教学评一体化为依据的三条原则;综合运用有效设定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有序实施教学活动、有力进行评价反馈四项策略,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教师课堂教学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依据课标及课堂问题制定教学方案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三境”教学法,明确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方法设计理念及思路初探,形成高中语文外国文学项目学习教学设计新模式.
课程是学习发展的核心和载体.课程建构要体现文化特色、历史传承,就必须从“每一个”走向独特的“这一个”.定制性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能发展学生,也能发展教师.校本课程建构“立于本”“成于道”“行于术”.实践中,要找准“逻辑起点”、强化“特色建构”、形成“操作工艺”.
探索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之路,关键是让农村小规模学校走出困境.小规模学校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面临学生人数少、经费不足、师资短缺、教师积极性不高等困境.主要原因是优质生源流失、设备设施落后、管理效益不高等.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调整学校布局,规范招生行为,强化师资建设,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特色发展.
对现行“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筒身、手柄、底座、压缩杆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部件组装成“高效空气压缩引火仪”.用新仪器进行实验,不需要很大的推力,小女生都能够进行.新仪器对可燃物的要求不高,只要是干燥常见的纸、脱脂棉、棉布、薄木片等都可以用于实验.可燃物燃烧时间长,燃烧位置无遮挡,实验现象易观察、成功率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整体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其在学校落地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开设、难以常态化,学科割裂、五育分离,价值体认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出发,审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构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以保障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家长是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其主体性“在场”使家校合作共育具有真实性、发展性、实效性.然而,在家校合作实践中往往出现家长主体性“在场”缺失的问题,其具体情形为主体性不“在场”、主体性“伪在场”、主体性超常“在场”.为了促使家长主体性回归,提高家校合作共育效力,不仅要支持家长角色构建,完善家校互动平台,还需强化家校合作引导.
传统的班级管理大多存在主动性和全员性缺乏、管理效益较低等问题.为实现班级管理效益整体提升,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班级管理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班级问题管理的内涵、价值、实施原则及组织策略,初步阐述了班级问题管理理论,详细介绍了班级问题管理模式的构建、实施、实践成效及思考.利用这一模式能提升班级管理的问题解决效能和应急能力,增强班级管理的全员性、主动性、目标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使班级传统管理转向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挖掘、问题表达、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班级问题管理,促进班级管理成效的提高.
整本书与单篇文章相比信息量更大,结构和意蕴更为丰富,为了满足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多样化需求,可以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通过统整要素,创生阅读场域,优化设计,活化思维路径,精准评价,靶向能力层级三方面的融通,以多维视角展开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