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泥炭沼泽中酚类物质释放的热敏感性研究:以英国威尔士地区雨养和矿养泥炭沼泽为例

来源 :地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高精度多梯度热培养系统,对英国威尔士地区两类典型的北方泥炭沼泽中酚类物质和溶解有机碳释放的热敏感性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雨养泥炭沼泽(Bog)酚类物质释放的热敏感性Q10(总酚)月变化为0.92—1.57,而矿养泥炭沼泽(Fen)的月变化范围为0.93—1.30。酚类释放的热敏感性与土壤温度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土壤温度与溶解有机碳释放的热敏感性Q10(DOC)也呈正相关关系。总体上,雨养泥炭沼泽的热敏感性比矿养泥炭沼泽略高。除温度外,水文条件和植被等多种环境因子对酚类物质和溶解有
其他文献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高温室温拉伸试验、显微组织分析、微区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钢管内外壁氧化腐蚀分析等方法,对1100t,h直流锅炉运行5万h以上其过热器和再热器钢管寿命状态进
国际供电会议组织成立于1971年,由英国、比利时发起。其宗旨是:交流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的经验,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由英国和比
针对330 kV输电线路热稳定制约输送能力这一突出问题,分析了在330 kV新马Ⅰ回线上提高现有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的几种途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在330 kV新马Ⅰ回线上通过提高
10月18日18时03分,随着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内高压并联电抗器顶端由880kV试验电压激起的电晕的强烈“噼啪”声瞬间归于寂静,由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内首台1000kV特高压GIS
2008年7B13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26天之际,国家电网公司奥运保电工作动员大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奥运筹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奥运保电工作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根据国家电网
对察尔汗盐湖ISL1A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机分子地球化学分析, 检测出了丰富的类脂物, 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等, 本文主要讨论正构烷烃类脂物的分布特
桓仁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位于辽东裂谷北部边缘与太子河凹陷复合部位, 产于燕山晚期侵入闪长杂岩与寒武纪沉积灰岩接触带间的夕卡岩内。夕卡岩矿物可以分为进变质阶段蚀变矿物
对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罗北洼地的CK-2钻孔柱样,自距顶0.94m到10.35m部分,以5cm间距采样,6个样的质谱-铀系法年龄为32~9kaB.P.用仪器-化学分析法得到了样品中Na、K、Ca、Mg、Fe、Cu、H
端砚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更好地进行保护, 采用ICP-MS 详细研究了端砚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 样品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UCC)和澳大利亚后太古宙
采用热释光和红外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取了采自朝鲜半岛西南部和顺支石墓遗址剖面中的陶片和沉积物的年龄。古陶片的热释光年龄分别是(3100±210) a 和(3680±320) a, 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