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根霉α-淀粉酶保守区域组氨酸突变及功能性质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tianquan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真菌α-淀粉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的底物催化形式等生化性质方面,该类酶中的大量氨基酸残基组成与酶功能性质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利用分子对接和同源比对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发现米根霉α-淀粉酶中有3个特殊的组氨酸残基(H120,H200和H286),并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系列突变体。性质研究表明,286位氨基酸残基结构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酸耐受性以及麦芽糖生成能力均有关联;突变体H286L的酸耐受性和水解淀粉的麦芽糖生成能力得到显著提高;120位和200位氨基酸残基的变化不改变该酶的最适反
其他文献
研究对前期筛选的一株产木聚糖酶菌株L10608进行鉴定,判定其为链霉菌。并对该菌株所产木聚糖酶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级纯度木聚糖酶L10608-Xynll。该酶蛋白质分子量为24kDa。探究L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是提取挥发性成分比较常用的方法。为了确定提取酱油挥发性成分的SPME萃取头,分别以挥发性成分的累积峰面积标准
分别选取受力阶段(碾轧处理3h)、聚集阶段(碾轧处理9h)、团聚阶段(碾轧处理12h和24h)3种不同机械力化学阶段的玉米淀粉湿法制备阳离子淀粉。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了7种食用菌(茶树菇、杏鲍菇、金针菇、双孢蘑菇、蟹味菇、香菇、花菇)在恒温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分布和
采用200 mg/L臭氧结合间歇热处理(56℃热水连续处理40 s、5℃回温、2 min总有效热处理时间)对‘塔罗科’血橙进行处理,研究复合保鲜技术在贮藏(2℃、RH 90%~95%条件下21 d)、
分析了某批绿茶饮料出现颜色变浅,出现少量片状沉淀的变质原因。首先采用平板计数琼脂、橙血清和乳酸菌培养基分离和计数污染菌,该菌在原料——茶叶和糖中有检出,原位清洗(Clean
利用碱溶酸沉法从魔芋飞粉中提取魔芋蛋白,以魔芋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魔芋ACE抑制肽粗品;其粗品通过超滤法除去大分子杂质,再经过SephadexG-15柱层析分离,最后经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