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的分享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学会分享的礼仪。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存在着自私、孤僻、任性、独占心强、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合作意识差等问题,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这种爱如果不予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应从多个方面帮助其学会“与人分享”。
  一、懂得分享意义
  幼儿之所以不愿分享,是因为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作为教育者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应该让幼儿知道自己在关心帮助别人后,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回报自己。你大方的与别人一起分享,别人下次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时也会跟你一起分享。因为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这是他们共同的年龄特点,因此动画片中的一些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而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学会分享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分享所带来的乐趣,并在分享中成长。这让我想起某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记者采访时问她:你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他的回答是: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道理:这就是从小要重视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
  二、树立分享榜样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这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应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我觉得重点要强调的是,老师除了自身要作为分享的榜样,还要在幼儿生活中寻找分享的榜样,并且不要吝啬积极正面的评价。通过榜样的作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分享的快乐。如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我们可以一起做游戏吗?”慢慢的幼儿在合作中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激发幼儿分享的愿望。在生活中,家长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帮助他人等,潜移默化中为幼儿做出好榜样,幼儿才会真心与人分享。
  三、强化分享意识
  斯金纳认为,离开了强化学习就难以进行,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幼儿的分享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有效巩固的。我们可以对幼儿正确的分享行为实施言语的正强化,当幼儿与他人分享,则会得到老师家长表扬和鼓励的话语。在日常游戏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儿带来一个新型玩具,当别的幼儿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别的幼儿就会说:“以后不跟你好了。”这时,带玩具者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这时,我们就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进行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你看因为你把玩具分给小伙伴玩,所以才玩得那么高兴,你真了不起!”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那么当他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鼓励、赞许、奖励,从而加强和维持幼儿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可见,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
  四、创造分享机会
  社会领域的教育本身就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无时无刻地创造机会让幼儿产生分享行为,如:同桌同看一本书、四人小组同玩一个玩具、美术课上一组同学使用一盒蜡笔等。当幼儿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让孩子了解班上的各种物品、玩具都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成员都有使用的权利。通过这些方式,幼儿会意识到这些东西是共有的,大家都可以玩。在家庭中也要营造分享的氛围,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行为,孩子的“分享”才会由心而生。
  五、家园携手共育
  幼儿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但家庭中有些家长常常也在“保护”孩子的自私心理,因此作为我们教师首先应做好家长的工作,通过多渠道的家长工作,让家长在对孩子的分享教育中起到引导作用!争取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种及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的。”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耳朵合作伙伴。”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我们把改进家教方式放在首位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支持幼兒,并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才能更全面的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其他文献
理念来自于实践,理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学校管理的理念指导着日常的学校管理实践,学校管理是一个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及管理规律的过程,如果学校领导能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就能少走弯路,获得最佳的管理效能,并实现管理创新。  一、理念的概念及其意义  所谓理念,有时指看法、思想——即思维活动的成果,有时也指观念或理论观点,有人说,理念就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要求的,也是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正是为了“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句话,所以它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那么与此相应,什么形态的学习活动才能体现创新教育理念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共识。就我校一年多来的数学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开展创新学习的方式不止一
期刊
一、观教材之地位  《古人的名、字、号》是华科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内容是以“文化常识”为题来组合课文的,展现中华特有的历史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眼界。  二、析学生之学情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常常接触到古人的名、字、号,并作为文学常识记下来,至于古人为何除了有名以外,还有字和号,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或特别的意义,学生对此不甚了解,课后真正钻研的很少,只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在96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不断胜利前进,靠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的感召,说到底
期刊
刚进到办公室,就听一个班主任老师在训斥学生:怎么又是你?你总是屡教不改,怪不得老师们都不喜欢你哦!你一个新生,板凳还没坐暖,就天天有人告你的状,你的到来真的只给老师增加负担和烦恼而已!我在班会课上一再强调纪律,强调你们上课要认真听课,好好做笔记,不要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你怎么就不听呢?你这样心安吗?你不想学就滚回家去吧!  针对这些学生,他们违纪了,犯错了,破口大骂的教育是浪费口水没效果的!我们
期刊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一道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学习要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弊端,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才能帮助学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去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新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作文评改的模式,对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农村中学作文评改工作中,我们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作文批改、点评教师全包。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好处是:便于教师全面详细
期刊
一、适当表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都习惯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结果是:获得表扬之后,这些学生表现更好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如果给予适当的表扬,他们的改变也是令人欣慰的,甚至是惊人的。如果说好上加好只是量的上升,那么,由差变好却是质的飞跃。但不管是量的上升还是质的飞跃,都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也就是說,适当的表扬,无论是对表现好的学生还是表现不好的学生,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场浩荡春风吹绿了教育教学的园地,然而农村这块园地却仍是春风难度,甚至是有些政府部门还给这农村中学设置各种限制,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各种困扰。现在学生家庭教育缺陷,导致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同时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差,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思考。  一、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
期刊
儿童钢琴的启蒙教学阶段是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启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学习钢琴的进度和发展。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对象大多为学龄前儿童,一般以5岁左右为宜,年龄太小,其柔软的手指会难以适应钢琴键盘的重量;年龄太大,就会错过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5、6岁的儿童正好处在骨骼、体力、智力的发育阶段,也是他们最初掌握钢琴弹奏方法与技能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钢琴弹奏的基础和方法对未来钢琴演奏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