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实记忆问题及对策浅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师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信息是学校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接受一定的历史知识信息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历史知识信息传递,是指由历史教育工作者将历史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已经基本形成统一认识的信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讲解、双向交流活动让学生得以掌握的一种教学活动[1]。那么,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切实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应当成为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教学观念。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和生机。有时需要语言艺术的激发,有时需要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辅助,有时需要教师各方面知识的补充引导……总之,教师要立足教材,努力将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吸引力,忌讳单纯地勾划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避免这个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
  其次,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的内容已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降低了知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汇总。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2]。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与鲜活的现实生活接轨。比如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讲到嫡长子继承制时,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请学生表演一段事先设计好的小品,扮演的角色包括男家长、原配夫人及其所生儿女、一两个妾室及其所生儿女,短短四五分鐘的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刻体会和了解了宗法制下的继承原则。又比如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请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图片和文字材料,讲述英国王室的一些新闻趣事,再找出英国首相在课本出现过的相关知识点(如《“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中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及相关新闻,了解英国首相的权力权限,这样学生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讲《美国的联邦制》时候也可运用同样的方式。如此一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是完成了“教与学”的一半——“教”的部分,其促成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踊跃也只完成了“学”的一半,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体现在于课后对学生的考查。落实历史基础知识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历史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对于这些历史学习中普遍遇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相关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大多数学生头疼不已,加上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方法的欠缺,久而久之,对历史学习就形成了“历史就是靠记、靠背”的观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巧妙处理基础知识点的记忆问题。一,编故事法:如雾月政变的时间——发动政变那天早上,大雾弥漫,军队集结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士兵,拿破仑发令去找:大家一起瞅瞅,一个一个地瞅(1799.11.9)。二,编顺口溜法:如《北京条约》的内容——准许华工出国,“天天陪酒”(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铺,赔款,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又如《天津条约》开辟的10个通商口岸——长江镇南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把这10个地名分为3类:长江沿岸的从东往西依次为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沿海的从北到南依次为营口、烟台、汕头,位于岛屿的有琼州、台湾、淡水)。类似的还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闻您父亲逛大连,天南海北咱请宴(一一对应分别是:温州、宁波、福州、秦皇岛、广州、大连、连云港,天津、南通、上海、北海湛江、青岛、烟台)。三,绘图法:如唐朝三省六部的职权区分——在黑板上画个简单的小房子,房子里画个书桌示意为中书省(在房中书写——中书),门口示意为门下省(在门口检查的、门下审核之意),门口画一向外箭头,示意向尚书省(审核通过,项目可“上”)。通过这多种多样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是教会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开动脑筋去思考、归纳和总结,最终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在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习惯、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就是创造的天地。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思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相信历史学科不再是“背多分”!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但“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整体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由“怕写”到“乐写”呢?下面就谈谈我的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
期刊
低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孩子上课老坐不住,爱讲小话,搞小动作等,我们精心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不能环环相扣地落实到位,教师的思路经常会被一些孩子打乱,教学目标难以完成。课堂上这种闹影响了老师的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个人觉得课堂除了必须的热闹外,还需要一种“静气”。下面,我想围绕 “什么是静气”、“如何培养静气的课堂”与大家学习交流。  一、什么是“静气”  关于“静气”的论述在古今中外有很多
期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包括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类需要是成长类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基本需要属于低级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并且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难以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断地产生需要、满足需要、再产生新需要的一个生命过程。马斯洛理论对教育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英语
期刊
近二十年的教学常有一种感觉:只要上课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学习都差不多。但往往令人头疼的是,许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更不用说,有较高的倾听能力了。一个问题,一件事,甚至一句话,要反复说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询问。大家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的知识量也在逐渐增加,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孩子们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呢?  一
期刊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无疑是重头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词汇教学的成败决定了外语教学的成败。教师要抓词汇教学重点,注意词汇教学方式多样化,多方面实施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的教学原则。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教学词汇的方法: 
期刊
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期刊
英语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  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
期刊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它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在对学生进行智力才能培养时,首先应当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严师,而
期刊
一、创新情境數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认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当大脑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正确的东西记忆之后,它就相信它是正确的,拖得越久,要扭转这一认识就越难。学生在数学作业中产生错误,正是他对所学数学知识不懂、不会或不能灵活运用的结果,对这些错误如不加正视,不及时促其订正,甚至听之任之,必然会在后续的作业或考试中再次出错。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业订正以及高效管理策略的运用与研究。  一、作业订正和评价的重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