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信息化校园的教育教学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取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化师资培训是关键。本人试图在本文中探讨如何进行信息化师资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教育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信息化 师资 培训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86-01
本人就如何进行信息化师资的培训谈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一、坚持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二级培训网络
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将取得现代教育技术中级证书作为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标准。千山区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259名教师取得现代教育技术初级证书。我们每年组织一批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主办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班,把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评价教师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时作为晋升的依据之一。另外,学校把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积极鼓励各学科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高教学水平。
二、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全方位培训
利用假日或下班时间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技能,使教师具备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抓好分散提高培训,定期在学校电子备课中心开展电脑教育教研和电脑沙龙活动,全校教师可根据需要自由参加,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碰到疑难互相请教,协作攻关,博采众长的专场。此外,在分散提高培训时,学校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优势,借助视频,网络会议,专题网站,BB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师建立一个立体的,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培训体系。
三、以点带面,滚动扩展
在信息化师资培训过程中,各个学校要把在教师中涌现出来的信息技术骨干送到信息技术培训班进行学习,他们回来后又当起师资培训的”二传手”,形成了“以点带面,滚动扩展”的良好局面。选任部分技术骨干教师成立电教中心,负责校园网站的制作开发,资料上传,管理和维护。通过努力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达到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
四、展示平台,提供成功体验的机会
为使教师充分地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在校园网站提供一个空间足够的展示平台,让教师在展示平台上发表,交流,探讨自己的研究经验;并把教师的优秀作品推荐到专业的报刊发表或省、市、区参加评奖,给教师提供更多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加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五、循序渐进,传授学习的窍门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不同于其它知识的学习,操作性强,多上机,勤实践,多交流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很有帮助。“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只要教师领会学习的窍门,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学好。
第一,勤上机,多交流。对教师来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是掌握一种应用,操作技能,仅看书或看教学光盘是不够的。一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别人点几下鼠标或弄几下就实现了,自己去试往往是千呼万唤始不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不必苦思冥索,闭门造车,看不懂就问。
第二,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学习中要注意软件的“二八现象”。也就是说,20%的功能足可供80%的人使用,而80%的功能是为20%的高级应用人员和专业人员设计的。不必什么都学会,学精,学透。那么,怎样才知道哪些知识要掌握,哪些可忽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用多少学多少。
第三,宜循序渐进,忌贪多求全。有些教师看别人把软件玩得神灵活现,惊羡不已,希望自己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熟练地驾驭软件,能按自己的教学设想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可是他们往往是急于求成。刚学会指法,会敲几个字就想学Word,Word还没掌握,听说 WPS2003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就转去学WPS2003;刚学会上网浏览还没掌握下载文章的方法,就转去学做个人主页。如此折腾了几个月,回头一看,什么也没学会,什么也没学精,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削减。“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路只有一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提高。
六、评价驱动,提高素养
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计算机知识竞赛”、“信息技术培训”等活动,借助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多制作,多参评,多积累,提高信息素养,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七、任务驱动,整合提高
学校要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为龙头,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承担研究课题,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总结,促进教师,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教师形成新教学理念和新教学模式。
八、制度落实,扫清障碍
为把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效率,以便快速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我区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与教师的具体情况,参照其它县区的先进经验制订了《千山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评估细则》,同时制定了《千山区教育信息化网站建设标准》等规定。教师经培训后并考核合格者由学校发给相应等级的信息技术考核证书,并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聘任流动时把此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这样对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也是一样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动力,使培训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学校还把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每学期均规定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使培训工作在时间上有充分保证。制度的实施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扫清了技术上障碍,从而保证了信息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我区在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的成效,而对比发达学校,深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起锚,只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实践,加强信息化师资的培训,一定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信息化 师资 培训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86-01
本人就如何进行信息化师资的培训谈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一、坚持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二级培训网络
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将取得现代教育技术中级证书作为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标准。千山区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259名教师取得现代教育技术初级证书。我们每年组织一批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主办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班,把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评价教师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时作为晋升的依据之一。另外,学校把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积极鼓励各学科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高教学水平。
二、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全方位培训
利用假日或下班时间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技能,使教师具备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抓好分散提高培训,定期在学校电子备课中心开展电脑教育教研和电脑沙龙活动,全校教师可根据需要自由参加,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碰到疑难互相请教,协作攻关,博采众长的专场。此外,在分散提高培训时,学校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优势,借助视频,网络会议,专题网站,BB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师建立一个立体的,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培训体系。
三、以点带面,滚动扩展
在信息化师资培训过程中,各个学校要把在教师中涌现出来的信息技术骨干送到信息技术培训班进行学习,他们回来后又当起师资培训的”二传手”,形成了“以点带面,滚动扩展”的良好局面。选任部分技术骨干教师成立电教中心,负责校园网站的制作开发,资料上传,管理和维护。通过努力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达到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
四、展示平台,提供成功体验的机会
为使教师充分地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在校园网站提供一个空间足够的展示平台,让教师在展示平台上发表,交流,探讨自己的研究经验;并把教师的优秀作品推荐到专业的报刊发表或省、市、区参加评奖,给教师提供更多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加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五、循序渐进,传授学习的窍门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不同于其它知识的学习,操作性强,多上机,勤实践,多交流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很有帮助。“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只要教师领会学习的窍门,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学好。
第一,勤上机,多交流。对教师来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是掌握一种应用,操作技能,仅看书或看教学光盘是不够的。一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别人点几下鼠标或弄几下就实现了,自己去试往往是千呼万唤始不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不必苦思冥索,闭门造车,看不懂就问。
第二,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学习中要注意软件的“二八现象”。也就是说,20%的功能足可供80%的人使用,而80%的功能是为20%的高级应用人员和专业人员设计的。不必什么都学会,学精,学透。那么,怎样才知道哪些知识要掌握,哪些可忽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用多少学多少。
第三,宜循序渐进,忌贪多求全。有些教师看别人把软件玩得神灵活现,惊羡不已,希望自己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熟练地驾驭软件,能按自己的教学设想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可是他们往往是急于求成。刚学会指法,会敲几个字就想学Word,Word还没掌握,听说 WPS2003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就转去学WPS2003;刚学会上网浏览还没掌握下载文章的方法,就转去学做个人主页。如此折腾了几个月,回头一看,什么也没学会,什么也没学精,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削减。“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路只有一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提高。
六、评价驱动,提高素养
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计算机知识竞赛”、“信息技术培训”等活动,借助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多制作,多参评,多积累,提高信息素养,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七、任务驱动,整合提高
学校要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为龙头,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承担研究课题,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总结,促进教师,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教师形成新教学理念和新教学模式。
八、制度落实,扫清障碍
为把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效率,以便快速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我区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与教师的具体情况,参照其它县区的先进经验制订了《千山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评估细则》,同时制定了《千山区教育信息化网站建设标准》等规定。教师经培训后并考核合格者由学校发给相应等级的信息技术考核证书,并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聘任流动时把此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这样对教师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也是一样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动力,使培训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学校还把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每学期均规定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使培训工作在时间上有充分保证。制度的实施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扫清了技术上障碍,从而保证了信息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我区在信息化师资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的成效,而对比发达学校,深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起锚,只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实践,加强信息化师资的培训,一定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