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能从一朵花里 看到一个世界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7863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百无聊赖地翻着英语书,嘴里嘟囔:“我又不出国,学英文有啥用?”“与我何干”这个念头越来越多地聚集,会把你的世界越裹越小,直到有一天,活成生活这池水上浮着的一滴油,水下的热闹,再也与你无关。
  在那个《咬人的夏天》,在爸爸的指派下,“我”不情愿地成为一名羊倌。羊吃不吃饱与我何干?哪里有自由玩耍来得快意洒脱。结果,不称职的作者受到了惩罚,不仅脑袋像放在烤炉里烤过一样,心灵也受到拷问。万物皆有情,让你动容的,可能是你最想不到的人或物。
  《姐姐的电影》在刚子的心灵幕布上反复播放,影响了他的人生。这场不谢幕的电影告诉刚子,人不能停止奋斗的脚步,学习也能以娱乐的方式进行。姐姐让刚子知道了文艺复兴三杰、贝聿铭这些闪亮的名字,他们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刚子追赶着姐姐的脚步,努力用汗水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剧本。
  那些难以启齿的话,那些青春闪闪发亮的荣耀,在生活的重担面前,是多么不值一提啊。《我的红自行车》,化作了“我”心灵永不磨灭的符号——它象征着“我”的骄傲与伟大,让“我”明白了没有什么梦想是不能实现的,生活的磨难不是为了打垮你,而是让你看到自己的更多可能。
  《当你开始認真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收获的不仅是完成这件事的满足感,甚至因为这件事,你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随着你跟世界的联结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发生全然的转变。当你能从一朵花里看到一个世界,从宇宙视角俯瞰地球,再也没有什么困难和痛苦能绊倒你。
  “活着”就如卡尔·萨根所言,“是一场奇迹”。
其他文献
伏尔泰在讽刺小说《老实人》的结尾处,给读者一个耐人寻味的忠告:我们应该好好打理自己的园子。在目睹人间诸种恶行,历经千难万险之后,老实人为什么要道出这样一个“平常”的说法?   近日,我偶然看了一部纪录片《最大的小小农场》,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美国夫妇约翰和莫莉艰辛创业的故事。他们创业的项目不是什么时髦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一个农场。   他们原先根本没想过创业,这样做的起因
期刊
二度来此,我重遇那朱红的宫墙,留过岁月斑驳的足迹;明黄的瓦檐,落下历史悲欢的痕迹。像望着千万的人一样,高高的午门望着虔诚的我步入这位六百年故友的怀抱中,聆听他的倾诉……   初遇:盛世之晨   喷薄的朝阳投洒在北京的平原上,我满怀期许地迈上台阶。崭新的宫门徐徐打开,身旁是浩浩荡荡的远航大队。“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就是那正从远方归来的郑和一行。我又走上前去,遇见一位面带强者的傲笑、君临天下的
期刊
“月亮,月亮,请一定要出来呀!”中秋,小月儿望着乌黑黑的天,默默祈祷。但天空却下起大雨。小月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哭声惊动了月亮仙女,她问小月儿:“为什么这样伤心呢?“原来父母外出务工前,曾经告诉小月儿,当中秋圆月出現的时候,两人就会回家和她团聚。于是小月儿一直等着这一天,却没想到天下雨了。她难过极了,觉得没有月亮就看不见爸爸妈妈了。  “其实你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月亮啊,真正的月亮
期刊
●《围城》的故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一些留学生“深造”后回国,自认为学富五车,高傲的背后却有着许多无奈与妥协。《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正是其中的一员。  方鸿渐身上有许多软弱和自相矛盾之处:看不起博士学位,留学期间荒废学业,但最后还是买了一张文凭回国;当他收到大学的聘书,他觉得未来的生活将会一帆风顺,恨不得立马飞到大学里。但当真正到了大学,校长的几句问话就发现了他的水平。他代的课也常常漏洞
期刊
诵读篇章   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  ◎作者:张锲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  祖国,到底是什么?  我想啊,想啊,  每一次/我想起“祖国”这两个字,  血管里/便奔腾着/一股股的热血,  眼里/便泛起一片片/晶莹的泪花,  心底便泛起/一阵阵温柔的/浪波……  祖国是什么?  它是山、是海,  是森林、是草地,  是村庄、是城市,  是绵延起伏的丘陵,  是茫茫无垠的/沙漠……  祖国是什
期刊
当我登上那不高的山顶,一个在未登上之前看不见的世界,不分先后地在我眼前展开。它是有限的。   我又登上了另一座山的山顶,虽然这座山比刚才的那座要低一些,但我仍然看到了一个刚才没有看见的世界。它仍然是有限的。   如果我爬上一座更高的山呢?如果我登上最高的峰巔呢?每次我看见的,仍然是一个或大或小,但总是有限的世界。   无限的世界,它允许我们看的,总是有限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从有限中看见了无限
期刊
丹尼尔是丹麦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 那天,他在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条街上看到,一个流浪老人正趴在垃圾箱上翻找着什么。垃圾箱对老人来说太高了,必须踮起脚尖,将上半身埋进垃圾箱才能拿到里面的东西。就这样,过了一阵子,老人才在垃圾箱里找出两个矿泉水瓶,可他的脸上已经沾满了脏东西。在另一条街上他又看到,裸着上身同垃圾箱一样高的一个少年,鼓捣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他接连观察了几条街之后发现,很多拾荒者或老或小或有
期刊
一年四季,最难熬的要属夏天。古人虽然没有空调,但是,他们很早就拥有了制冷技术。古人雖然没有冰箱,却有各式各样的冷饮。古人虽然没有Wi-Fi,却有足够多的花样,陪他们度过漫漫长夏。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
期刊
时间无涯,浩瀚没有边际。  生命有刻度。每个特殊时段都会在时间的横轴和纵轴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连成生命的曲线,蜿蜒美丽。  常有人问我:“你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你写作的时间从哪里来?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阅读,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在母体里听母亲用温柔的声音为我朗读儿歌,童年时童话、童谣带来滋养,我生命的版图中,阅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下课的时候、等车的
期刊
前段时间,一条“颜真卿真迹首次考古发现”的消息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消息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唐代家族墓地,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发现了一方由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这是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期书迹真品。  在中国书法历史上,颜真卿可以说是王羲之后声望最大的书法家了。苏轼曾说 “诗至于杜子美,书至于颜鲁公”,他的《祭侄文稿》更是被誉为“行书第二”,与东晋王羲之的《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