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丝路 合作共赢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会代表合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加强地球科学、地质工程等领域的区域合作和学术交流是大势所趋。特提斯造山带是新生代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造山带,它的形成与演化对全球构造及矿产资源与能源形成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2014年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暨高等教育合作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八角楼会议室隆重召开。
  研讨会旨在探讨该领域亚洲区域的热点问题,通过“古特提斯构造域岩浆作用和成矿学研究”、“特提斯演化、造山运动和亚洲的增生”、“特提斯构造域的矿产资源”、“特提斯构造域和石油勘探”以及“高等教育合作的形式、能力建设、课程建设和质量保证”等多个领域问题的交流和探讨,搭建高等教育科研和教学合作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殷鸿福、金振民,国际地科联副主席Yildirim Dilek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Junian Pearce教授以及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国家的80余名专家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郭进义、姚玉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共持续5天,12日~13日为专家系列报告会及高等教育合作论坛,14日~16日代表们赴三峡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考察。
  会议主题报告部分,开幕式结束后,大会特邀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殷鸿福院士、Yildirim Dilek教授、许志琴院士等分别就“Tethys: an archipelagic ocean model”,“ Ophiolites: their magmatic evolution 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s”,“Three dimensional exhumation process of the Greater Himalayan Complex above the main Himalaya thrust”等学术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此后,“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研讨会”和“丝绸之路高等教育与地学研究合作论坛”相继成功召开。会议共评选出四个4个“最佳论文奖”和2个“最佳展板奖”,由许志琴院士和英国卡迪夫大学Junian Pearce教授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会后,冯庆来教授、Roger Mason教授带领考察队一行17人从中国地质大学出发,历时两天,先后深入考察了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GSSP(简称“金钉子”)和中奥陶统大坪阶GSSP、宜昌邓村庙湾蛇绿混杂岩带、秭归县高家溪村花鸡坡成冰系-伊迪卡拉系地层,收获颇丰。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内开展亚洲特提斯造山过程和成矿作用及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高校之一,拥有一批长期从事亚洲特提斯造山过程和成矿作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丰硕,尤其至2013年,该校已通过了7项国家级地质类项目的审批,发表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方向的学术成果31项,为学校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举办本次会议,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吸引更多的学者尤其青年学者参与到“一带一路”地质矿产资源研究领域,关注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广泛、有效的科技和教育合作。
其他文献
有幸听了两堂科学公开课,执教者数量繁多的各类材料让人眼花缭乱,佩服执教老师准备充分的同时,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捏了一把汗,如此准备如何应对正常的教学?光搜集这些材料就耗尽精力了。  在评课时,资深的教研员就提出了“课堂成本”这个观点,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依靠堆砌大量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科学课堂,我们不要!应该想办法从调整教材的切入点入手,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地利用教材,尽可能地减少准备材料,降低课堂
一、研究目的    “屡错屡改,屡改屡错”现象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生在同类数学问题上出现错误,通过改正、订正,结果还是出错,屡次循环,不断出现,这种现象常常令教师困惑,令学生迷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顽症”。另一方面,数学学困生往往存在“屡错屡改,屡改屡错”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数学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人数较多。我国小学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义务教育,而义
区别于完小和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体现在:“一体化”的小学与初中教育,配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规定的办学模式,具有“一以贯之”和“规模集聚效应”。体现了“l l>2”的效应。尤其是我们美术学科的教师,完全可以跨中小学年级任课。有充裕的条件研究和实施中小学教育的各种衔接措施。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美术教学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却在学校中暴露无遗。九年一贯制美术教学的衔接和优化问题已然摆在每个美术教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言”“意”交融,引领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积累、对表达方法进行揣摩把握、对语言技巧进行习得领会。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安排循环往复的“引读”,或解疑,或整合,或升华情感,能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以情激情、以言激情,达到“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的效果。  一、引读在需要解疑处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内化的“会意”过程,教学中以(引)读代讲,能避免过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品德课教育方法上应有新的改革。就品德课教材内容本身而言,它是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教材编写的原则就是知识要求与行为要求结合起来。在讲清观点、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落实在日常学习生活实处,引导学生言行统一。为了使品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真正的美德,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自从教以来,我使用过两个版本的教材。一是六年制的浙教版教材,二是北师大版的新教材。可能本人有怀旧情结,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会时常拿出老教材来翻翻。几番比较,感慨颇多。本文选择其中的一个视角,谈谈新老教材中引课方式的变迁,并希望能对新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会有所帮助。  在六年制的浙教版教材中,几乎每节课的最前面都有一个环节——“准备题”。准备题的内容以旧知识为主,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搭桥铺路,为
时至今日,教育科研作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一线教师教学思考、问题研究、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一线教师都曾经,或正主持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许多名师,也正是在经历了课题研究之后,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显然,教育科研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研究内容不明确,研究过程设计不
摘要:探索新兴技术竞争优势的测度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技术前沿的竞争态势,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采用四象限图示分析方法和雷达图示分析方法,借助Relecura专业知识产权分析平台,以细胞免疫治疗为实证,对技术主体的综合竞争优势和高产机构在主要技术领域、子领域、IPC代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就专利技术战略布局的前瞻性指标而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两个机构最具有前瞻性。就创造高价值专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喜欢听,乐意读,主动记,使抽象的汉字具体化,静态的汉字动态化,复杂的汉字简单化。而“故事识字法”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是广西玉林某小学李老师的一个课堂实录片段(结合课后她的感受整理而成,为了体现课堂原生态,故以第一人称叙述)。  “铃铃铃!”我面带微笑走上讲台
科学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质疑的精神、一种严谨的态度,并且与其他态度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科学的态度是诚实,不必遮羞。关于使用酒精灯,这是任何一个做实验的人都会碰到的事情。但是,我曾经在学生面前出过丑。那次在做“自然水蒸发,观察水中含有的杂质”这个实验的时候,我用火柴由上往下直接点燃了酒精灯,被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并指出了我的错误。这时候我没有为自己辨解,而是承认刚才的动作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