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中维生素B6的含量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中维生素B6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85∶15),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维生素B6在0.0002~0.3mg·mL-1(r=0.9999)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等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维生素B6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为0.7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为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走访深圳主要农贸市场和各大超市,共采集常见食物(如谷物及其制品,薯类,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共296批次,按照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第二法,对样品中的钙、磷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钙磷比值,钙磷比值高低水平为藻类>蔬菜>乳及乳制品>豆及豆制品>薯类>水产品>食用菌>蛋及蛋制品>肉类>坚果类>谷物及其制品.结合深圳居民每日膳食摄入量,评估深圳市居民钙磷的摄入量比值.结果显示,深圳市居民钙、磷摄入的主要来源为蔬菜和谷物及其制品,钙、磷的日均摄入量为397 mg和7
“头脑风暴法”原为商业领域用于激发灵感和创意的一种会议形式,通过参与者的畅所欲言,通过脑力碰撞和思维共振,产生新观念、激发新设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作者将“头脑风暴法”应用于研究生波谱解析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核磁共振氢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就教学反思、“头脑风暴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原则和步骤进行了讨论.
通过环境保护导论的课程建设,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建立教学目标有思政、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模式案例化、教学方法混合式、考试方法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有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环境观的课程目标.
《环境工程原理》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工程科学学科,课程覆盖面广、难度大.为了赋予学生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课堂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尼可地尔原料药中乙二醇残留量.方法:以DB-WAXETR(30m×0.53mm×1.0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氮气为载气;流速为每分钟5.0mL;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进样口温度为140℃;进样量为1 μL;分流比为10:1.结果:乙二醇在6.389~76.66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回归方程为Y=0.593X-0.8867;回收率为98.28%,RSD为4.3%;检出限为0.62μg/mL,定量限为6.2μg/mL.结论:本方
目的:建立仿生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HPLC-ICP-MS)测定琥珀抱龙丸以及不同产地朱砂药材中可溶性汞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采用人工胃液提取琥珀抱龙丸以及不同产地朱砂药材的可溶性汞,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1 mol/L乙酸铵溶液(含0.12%L-半胱氨酸)(8:92)为流动相;流速为0.4mL/min;进样体积20μ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测定可溶性汞含量.结果: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浓度均在0.1~
本文主要综述了水样中COD的三种常用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和电化学法.同时通过对三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重铬酸钾法可以氧化绝大部分有机物,但其有耗时长和产生二次污染的不足;高锰酸钾法氧化能力有限,可测定含低浓度简单有机物的水样;电化学法测定速度快,无二次污染,合成适宜的电极材料的合成是提高其应用范围的关键.
目前全球范围公共卫生形式严峻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卫生检验与检疫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该专业的教学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期望激发学生对分析实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卫检人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巩固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行动指南.中国的高等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及社会服务的责任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生态文明思想与高等教育的高层次融合,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诉求.环境类通识课是高校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教学育人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本文结合《环境问题与绿色文明》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学的实现途径和方法,以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与践行,推进
针对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普遍缺乏基础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的现状,将工程认证教育教学理念引入高分子实验技术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结合线上开放课程、线下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能力.采用引导式、分组式、启发式、操作考核评比等教学方法,重点教育引导创新实验设计理念,细化实验现象和过程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