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数学作为高中的必考三大科目之一,是高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课堂内容进行必要改革,同时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实践探析
  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同时也是为日后学生学习更高等级、更深层次的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育课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进行探析。本篇文章将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相关措施方面展开讨论。
  一、借鉴相关参考资料的正确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所学习的相关题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些题目会有多种解决办法,当然不排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解答时也存在特定的解题思路。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些有多种解题办法的题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而非为了应付考试将解题思路直接告知学生。若直接告知学生解题思路,则学生缺少了许多在解题过程中思考的机会,进而导致对其数学思维的锻炼相对缺乏。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路的开发,在做题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身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思路,找到合适自己的解题办法,能够有效地达到锻炼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目的。
  若在解题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够自主地对解题思路进行良好的归纳,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的题型,则教师应注重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对题型的思路与相关要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关于这些题目的经验总结的引导。但在引导过程中不是一味的将思路倾灌给学生,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发言,这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还需注重的一个方面是:高中阶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不应拘泥于一种解答方法,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向与方式也不尽相同,常常会有许多别样的思路。因此,教师应在讲题时对已备案好的解析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外,也应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与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充分发散學生的解题思维,也可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推广发散,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合理利用并掌握数学参考教材中的思维引导模式
  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强调通过预习来对即将要学的知识进行预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清楚老师教学的思路,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自主预习不仅存在利,也存在弊,教师应看到其利与弊的两面性。学生会在进行自主预习的这一过程中因为知识积累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时会对预习内容产生错误的思维与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案应注重这个问题,使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教师应对这个问题要提高重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教师的要求是能够牢固掌握数学教材中的思维引导模式。例如在学习“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这一课时时,函数中的“ω”与“φ”与在过往高中数学学习课当中所接触到的“ω”和“φ”的含义不尽相同,而学生在进行自主预习时往往会对这类字母的含义产生误解,而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仔细讲解其中字母的真正含义,其在函数图像里所代表的区域或位置、用途等等,避免学生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而对往后对这一函数的应用造成较大误解。
  高中阶段的课后练习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也应关注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时的相关情况。若存在学生无法利用当前现有的知识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情况,教师应对其思维进行纠正,在此过程中注重纠正的方式,不可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也应注意不可直接告知其答案,这不利于学生对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度的思索,对教师和答案产生依赖性。正确的方式是教师通过暗示或引导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哪一步骤有问题,引导其找到最后的正确答案。
  三、适当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已经日新月异,当今时代的学生思想以与往时不同。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感到单一枯燥,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当主动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针对性且新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中,讲解练习题习题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场景中,通过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规避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的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刻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将课堂交给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了实现将课堂交给学生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难题进行积极地相关讨论,加强思考,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
  四、结束语
  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三大主要科目之一,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全面发展。数学作为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并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积极掌握数学教材中的思维引导模式,并且借鉴正确的解题思路,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张鑫.高中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培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季国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8.
  [3]杨国院.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28.
  [4]王卫红.基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5]李慧.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刍探[J].成才之路,2019(36):48-49.
  [6]修南.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课程标准研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新生物课程标准”在序言中明确提出,应该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全方面发展,初中的生物学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并应该注意以尊重学生观念的基本原则为基础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目前在中学生物的课堂上,大部分老师仍然用“牵”这个词来授课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为
我国的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中的学科授课要求,一些课程在初中阶段就进行了知识点的基础奠定,从而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后快速适应更深层次的教学.初中化学的学
本文基于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了解,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转变教学方法、设计分层训练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高效率的使它与初中语文课程相融合,语文教师应加强实践,充分考虑课堂提问的影响因素,使其服务于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语文思维,为往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
目的为川崎病(KD)治疗、随访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2年6月~2003年12月123例住院KD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重点监测超声心动图(UCG)异常及其恢复情况,⑴分析静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56例FLL患者90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包括:原发性肝癌24个,转移性肝癌43个,肝血管瘤19个,肝局部脂肪缺失3个和肝
本案是基于英語学科备考育人过程中所应围绕的核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而展开的思考设计,做了本次关于高三备考英语阅读理解长难句分析策略及学以致用实操训练的课程指导探索和尝试。本案设计目的是有效帮助高三学生解决阅读英文文本中遇到的长难句分析理解问题,希望同学们在掌握了本案所指导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后能快速判断长难句中修饰性成分,准确找到句子主干,从而明确主旨大意,准确答题。文本练习素材取自高考真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