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早期皮质分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MCA)早期皮质分支动脉(ECB)动脉瘤的特点,探讨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血管内治疗的135例(146个)MCA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筛选出ECB动脉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脑血管造影结果、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

结果

筛选出32例患者共33个(22.6%)ECB动脉瘤(包括1例双侧早期分支动脉瘤),其中早期额支动脉瘤21个、早期颞支动脉瘤12个,27个(81.8%)为宽颈动脉瘤。所有患者治疗均成功,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17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3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9个(27.3%),瘤颈显影4个(12.1%),瘤体显影20个(60.6%)。术中动脉瘤出血1例(3.1%),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治疗后好转。21例(65.6%)患者影像学随访3~14个月,平均(5.7±3.5)个月,其中15例达到完全栓塞,3例进一步血栓形成,3例瘤颈复发,均未再治疗,予继续观察随访。31例(96.9%)临床随访10~42个月,平均(20.3±8.9)个月,无新发神经系统症状或动脉瘤再出血。

结论

ECB动脉瘤有别于分叉部动脉瘤,其形态复杂、位置特殊;血管内治疗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急性期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56例急性期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共58个动脉瘤。针对年龄、性别、动脉瘤特征、Hunt-Hess分级、支架类型、支架置入方式、是否行侧脑室外引流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寻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手
目的探讨异常电活动和发作对难治性额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行手术治疗,且术后Engel分级均为Ⅰ级的42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推理能力、语言能力、注意能力及执行能力的特征,并结合异常电活动放电指数、侧别和发作特点,探讨上述因素对不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42例患者威斯康辛卡片分类受异常电活动侧别的影响,左侧和双侧或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及地塞米松(R-MAD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液科治疗的35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妥昔单抗(d0:375 mg/m2)、大剂量甲氨蝶呤(d1:3.5 g/m2)、阿糖胞苷(d2:0.5~1 g/m2)及地塞米松(
期刊
目的研究转运蛋白(TSPO)在小鼠脑出血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应用28分法评价不同出血量的两组小鼠(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 μl和25 μl)在脑出血后1 d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假手术组、出血量15 μl组和出血量25 μl组的TSPO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出血量25 μl组小鼠造模后12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4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儿童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保守治疗18例;钻孔引流治疗8例,其中3例因术后血肿部分残留行尿激酶治疗;开颅手术9例。结果18例保守治疗的患儿均于发病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显示血肿吸收;钻孔引流的8例患儿,术后血肿量残留<5 ml;开颅
期刊
目的探讨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治疗体会,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0月至2015年3月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诊断为AT/RT的12例婴幼儿的治疗经过,并进行相关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12例患儿中,手术全切除10例,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硬膜下积液2例,继发性癫痫2例,缄默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所有患儿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