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的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针对病因采取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短暂性脑缺血进一步展或着复发,防治发作后引起的脑细胞再灌注伤害,保护脑组织。结论:准确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其的发作,在临床上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发作后会引起的脑细胞再灌注伤害,进而发展为完全性脑卒中[1]。目前我国对TIA的诊治还没有起到足够重视,往往低估了其发作的风险、诊断不明确容易漏诊误诊,从而导致救治不及时、不规范,延误病情,增加了发生脑梗死的风险[2]。因此,准确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其的发作,在临床上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在我院收住治疗的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TIA的危险性的重视,提高积极防治意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TIA诊断标准,选择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 例,年龄在50~81岁,平均年龄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 例,冠心病史12例,糖尿病史8例,颈椎病史3例,吸烟史24例,酗酒史18例。病史最长的6年,发作次数最多的5次。
  1.2临床表现
  偏侧肢体无力或轻偏瘫23例,偏侧肢体或半身感觉障碍18例,一过性黑蒙5例,对侧偏盲2例,吞咽障碍、构音不清6例, 眩晕8例,共济失调4例,短时间记忆丧失2例,双,侧病理征阳性32例,单侧病理征阳性10例。所有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均为短暂性发作,持续时间在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之间,均可在24 h内消失。
  1.3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或MRI检查,18例有陈旧性脑梗死病灶,6例有新发梗死病灶,18例未发现梗死病灶。所有患者中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28例,磁共振全脑血管成像(MRA)检查14例,发现15例有颅外动脉狭窄,11例有颅内血管狭窄。
  1.4治疗
  对于明确病因的患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冠心病患者给予改善心功能治疗、高血脂患者给予调控血脂治疗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300 mg/d或者氯吡格雷75 mg/d进行治疗。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扩容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溶栓剂等进行扩容和改善循环以及保护脑神经等治疗。
  2 结果
  经治疗15天内有16 例TIA 未在发作,半年有后5 例发生脑梗死,治疗效果总体比较满意。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逐渐延长,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老年性疾病也随之曾多,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明显。TIA 是出现脑血管病变的早期征兆,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信号。因此,应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提前预防,改善预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一过性局部脑缺血导致的突然发生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每次发作时间持续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通常可以在半小时内完全恢复,如果发作时间超过2小时或者发作频繁会造成脑部组织的不可逆性损伤,常常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表现,行CT 或MRI 检查可显示脑部组织有缺血性改变的征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医学界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TIA对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TIA 好发于50~75 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居多。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的症状基本相同,常常会因为持续时间短,不留下后遗症,而不会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而延误病情。临床上对TIA的诊断主要靠病史采集和患者的典型症状。而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容易造成漏诊误诊。需要借助CT 或 MRI进行颅脑扫描检查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 DSA) 或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 进行血管成像检查以明确诊断。为防止 TIA 的发作导致脑梗死发生,应仔细寻找病因,针对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TIA 的治疗的原则主要是消除病因、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发作频率或着预防复发,尤其是对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当予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发生脑梗死。TIA 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在明确诊断TIA非心源性的后要首选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临床实践表明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者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以及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颈内动脉或着颅内大中动脉狭窄且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 TIA 患者,可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对于是由于房颤等心源性小血栓引起的TIA 患者,在排除抗凝禁忌证后,可首选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应用5~7天后换成华法林口服进行长期抗凝的治疗。如果是TIA短时间内频繁发作的患者,可短期内服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或进行降纤治疗,以尽量降低TIA 的发作频率或者终止其发作。对于存在凝血禁忌症的患者要,尽量查明原因并给予纠正治疗。如果不能进行纠正治疗而且有发生缺血性卒中危险的患者,可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 mg/d,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防和防止复发要重视对病因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等是导致TIA发作的危险因素,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发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已有TIA发作的患者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50~150 mg/d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要早期准确诊断,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其的发作,在临床上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冬梅,孙怀军,李昆,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207.
  [2]毕齐,王力峰,宋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卒中杂志,2009,4(6):448-453.
  [3]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5: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对9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应用官腔镜行肌瘤切除术,对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的手术全部一次成功,术后满意率100%,无1例改变手术方式。结论:官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免开腹,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配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T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头孢噻肟钠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静脉滴注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均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0.01)。表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激光结合针刺对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行超激光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患者于治疗后的病情以及体征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进步15例,占75%,进步4例,占20%,无效1例,占5%,总会有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4-590(IL-4-5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状况并明确其与乙肝后肝纤维化(HF)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结果: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中IL-4-5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TT、CT、CC三种类表现型。  【关键词】肝纤维化;白细胞介素-4;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  1研究对象和材
期刊
【摘要】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出血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在单纯缩宫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肛门塞米索前列醇0.4mg。结果:50例产妇产后用米索前列醇后,在3~10分钟内子宫收缩加强,出血得到控制。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推行使用。  【关键词】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宫缩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方法:将颅脑外伤34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利用问卷等方式收集患者评价。结果:实验组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气管切开,11例进行了手术,其中有7例患者需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该结果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优质的临床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合理性与手术方法。方法:对78例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5例(5.1%)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胆漏。结论: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腹痛急性发作在72 h内选择性应用LC是可行的,尤其是在有多年LC应用经验的医院是安全的。发病早期应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清晰解剖胆囊三角,仔细辨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临床症状、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耐药性情况。结果:小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唇周发绀、鼻塞、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呕吐、腹泻等症状。125例患儿均检验出肺炎克雷伯菌株,其耐药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耐药性最强的抗生素为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敏感性较好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美洛
期刊
【摘要】目的:丹参酮胶囊配合光子治疗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配合光子照射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口服三妙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结论:丹参酮胶囊配合光子治疗慢性溃疡效果明显好于观察组。  【关键词】慢性溃疡;丹参酮胶囊;光子  【Abstract】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f Tanshinone Caps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时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3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苯巴比妥联合蓝光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口服,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