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合理性与手术方法。方法:对78例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5例(5.1%)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胆漏。结论: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腹痛急性发作在72 h内选择性应用LC是可行的,尤其是在有多年LC应用经验的医院是安全的。发病早期应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清晰解剖胆囊三角,仔细辨认“三管一壶腹”,只要熟练掌握腹腔镜的操作技术,把握手术时机,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行LC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
  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上较多见,我院自2004年开始施行LC,早期一直将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作为LC禁忌证。2007年1月开始选择性对其中在腹痛急性发作72 h内的78例施行LC,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其中5例(5.1%)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胆漏。LC应用于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虽仍有争议,但随着手术技术提高和操作经验的丰富,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术已不再是禁忌证。回顾分析78例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23例,女55例。年龄25~70岁,平均47岁,病史2个月~20年。均为急诊病例,术前伴有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术前B超提示胆囊明显肿大,壁厚,胆汁透声差。大多数有胆囊结石嵌顿,经消炎利胆,解痉,镇痛等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于腹痛72 h内行LC。
  手术方法:术前应用抗生素,全身麻醉下建立CO2气腹压力10~15 mm Hg,常规四孔法操作,术中见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厚,炎性水肿,与大网膜、十二指肠球部及横结肠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仔细分离、超声刀切断粘连。处理Calot三角,采用顺、逆相结合,若能清晰显示“三管一壶腹”,则用生物夹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切下胆囊。术毕于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本组中转开腹5例,其原因为:①与周围脏器粘连严重或胆囊三角解剖困难;②血管意外出血,胆囊后支动脉损伤出血难以控制,由于胆囊处于急性炎性反应,充血水肿明显,术中出血相对较多,术中平均出血20 ml。但发病不超过72 h解剖层次较清楚,分离,止血容易施行。
  2结果
  全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无1例发生胆漏,5例(5.1%)中转开腹,因此,笔者认为急性胆囊炎,做好充分准备完全可以施行LC治疗,其效果优于传统OC术式。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目前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金标准”[1]。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曾列为LC手术的相对禁忌证。术前超声对胆囊结石诊断正确率99.5%。对胆囊肿大壁增厚,胆囊周围积液, 胆囊萎缩等作出明确判断,对LC术难度有较高的预测值[2]。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开始时均有胆囊管的梗阻[1]。胆囊粘膜充血水肿,囊壁增厚,梗阻原因是结石所致,如不能及时解除梗阻则可能会导致囊壁血运障碍、坏疽及穿孔,LC是胆囊切除术是理想术式,但在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时,由于反复多次的炎性反应浸润,胆囊明显增厚、积液、甚至积脓。胆囊三角粘连严重,手术难度较大,风险性高,在LC开展早期,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曾被列为手术禁忌。随着手术技巧的日益完善,充分准备,对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实施LC是可行的。
  手术方法:LC术式切口小,创伤轻,由于腹腔镜具有放大功能,使胆囊管、胆总管、胆囊三角和手术野显露十分清晰,在解剖、分离、切割、止血等方面十分方便,故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3]; 先分离胆囊周围粘连,紧贴胆囊浆膜面超声刀切断粘连的网膜,用锐性分离法分离十二指肠球部或横结肠的粘连,防止对肠道的损伤。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由于胆囊明显增厚、积液、失去弹性,用抓钳牵引较为困难。可先作胆囊减压:于胆囊底部切开小孔,用吸引器吸出胆汁,再以钛夹夹闭。如为充满型结石可将结石取出放入标本袋内。用超声刀或分离钳从胆囊颈管结合部开始分离切开胆囊浆膜层,解剖出胆囊管约1.0 cm。施夹后剪断胆囊管,再在胆囊三角前面紧靠胆囊超声刀切开浆膜,分离出胆囊动脉生物夹钳闭后远端灼断,顺利切下胆囊。
  处理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当术中发现胆囊颈管结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时,沿其纵轴方向电切切开胆囊颈管结合部前壁,用无损伤分离钳先阻断胆囊管近端,再用另一把分离钳将结石向切开处挤压,或用分离钳直接取出结石并冲洗,松开近端钳如见胆汁溢出说明胆囊管通畅。如胆囊管近端距胆总管>0.5 cm,可直接生物夹夹闭。如<0.5 cm时,残端3-0可吸收线“8”字缝扎闭合。
  如遇Calot三角致密粘连无法分离、胆囊区暴露不清无法分离、胆囊动脉出血处理不满意、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无法解剖出胆囊管、术中发生胆总管损伤情况,应适时的中转开腹,勉强分离有可能造成肝门血管、胆管损伤;或胆囊萎缩成团块状并深陷入肝脏时,若完整切除胆囊有可能损伤位于胆囊床后方的肝中静脉分支,对疑难病例,不应强求LC,为了手术的安全,应及时中转开腹切除。
  
  参考文献
  [1]修典荣.微创外科的进展和发展趋势.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2(1):16.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74.
  [3]胡伟国,郝 燕,王明亮,等.术前超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的预测.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63例产后出血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55.8%,胎盘粘连和残留因素占31.4%,剖宫产子宫切口撕延因素占5.8%,软产道裂伤因素占7%。结论: 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绝经期妇女(观察组)与5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以及血压水平分别比较。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而E2则低于对照组,舒张压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女性绝经期E2水平显著降低是血压增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绝经期;雌激素;血压   近年来,女性由于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疣皮下植入加中医药内外合治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扁平疣患者,年龄9~34岁,平均21.4岁,病程2~8月,平均11月,男24例,女36例,予以在局麻下刮取米粒大疣体组织植入皮损较重一侧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处皮下组织,同时在祛疣汤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辩证加减,内服外敷,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痊愈4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目
期刊
【摘要】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与护理。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9月1日至2011年4月1日11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3%。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72.65% ),胎盘因素(16.24%)、凝血功能障碍(7.69% )及软产道撕裂伤(3.42% )。结论: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应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对9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应用官腔镜行肌瘤切除术,对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的手术全部一次成功,术后满意率100%,无1例改变手术方式。结论:官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免开腹,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配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T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头孢噻肟钠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静脉滴注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均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0.01)。表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激光结合针刺对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行超激光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患者于治疗后的病情以及体征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进步15例,占75%,进步4例,占20%,无效1例,占5%,总会有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4-590(IL-4-5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状况并明确其与乙肝后肝纤维化(HF)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结果: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中IL-4-5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TT、CT、CC三种类表现型。  【关键词】肝纤维化;白细胞介素-4;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  1研究对象和材
期刊
【摘要】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出血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在单纯缩宫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肛门塞米索前列醇0.4mg。结果:50例产妇产后用米索前列醇后,在3~10分钟内子宫收缩加强,出血得到控制。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推行使用。  【关键词】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宫缩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方法:将颅脑外伤34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利用问卷等方式收集患者评价。结果:实验组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气管切开,11例进行了手术,其中有7例患者需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该结果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优质的临床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