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水平电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发展方向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中的电磁场种类和强度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环境的主要物理因素之一,其可能的健康危害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公众的关心.一般来说,判断一种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最重要根据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是,一方面,由于环境低强度电磁场是一种弱作用因素,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本身的敏感性低,不容易得出明确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电磁场存在的普遍性,很难找到理想的对照人群,且缺乏正确估算人群电磁场暴露剂量的技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由国际职业卫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ICOH)主办的国际职业卫生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是规模最大的国际职业卫生盛会,为全世界的职业卫生科学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和发展合作的机会。
期刊
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是重中之重,主要依据之一是生产工艺中使用了原辅材料,原辅材料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因此,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有机溶剂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依据MSDS中涉及的主要成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建设单位给出的MSDS不能满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如某建设单位提供的油墨的MSDS为连接料、燃料助剂等,调墨油
期刊
目的 观察矽尘接触者和矽肺患者及观察对象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TGF-β1、TNF-α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名不接触粉尘的对照人群(对照组),200名接触矽尘1年以上的接尘工人(接尘组),32名矽尘作业观察对象(0+)(观察对照组)及130例矽肺患者(矽肺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TGF-β1和TNF-α水平.结果
目的 对新型含能材料二硝酰胺铵(ADN)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ADN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制订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采用鼠伤寒沙门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致畸试验研究ADN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结果(1)ADN在8—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未发现诱变作用;113.8mg/kg剂量染毒组与阴
期刊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暨市职业病防治医院形成了以综合医疗为支撑,集健康监护体检、诊断治疗、职业危害检测、职业病预防、科研教学和健康保健为一体三级专科医院。2011年,医院新址建设纳入无锡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期刊
目的 观察三氯乙烯(TCE)接触工人及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体内补体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8例确诊为OMDT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2、3、4、5周和出院时共7次血液样本,进行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相关指标检测,同时以39名未发病的TCE接触工人为接触组,检测车间空气中TCE浓度以及工人8h 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收集工人尿液和血液样本,检测
职业中毒是我国当前最常见的一类职业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毒物品种、接触情况、吸收剂量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我院从1972至2008年共诊断职业中毒381例,现就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探索职业中毒的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期刊
虽然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病原体对毒物作用的影响.美国环境卫生研究的重点目前仍集中于物理因素和化学毒物——由于该重点忽略了病原体和有毒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限制了该领域的进展(参见EHP118(8):1165—1172;Feingold等)。这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整合传染病和毒理学环境卫生研究的新概念模式,促进了跨学科教育和沟通.更全面地阐述了环境健康危险因素。
期刊
为了解急性汞中毒患者皮肤损害的情况,我们对我院资料完整的52例急性汞中毒患者的皮肤损害情况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2例急性汞中毒患者,男性51例,女性1例;年龄17~63岁,既往无皮肤病及过敏性疾病史;发病时间为接触金属汞后4h至1周。43例发生于含汞设备的维修及切割,5例发生于意外事故,4例发生于土法冶金。采用冷原子光谱法测定尿汞含量,所有患者尿汞均明显增高,依据GBZ 89-20
期刊
自2001年以来,中韩日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在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轮流举办,每年1次。每次会议我国均有很多代表参加。这对于加强我国职业卫生科学工作者的国际交往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23届中韩日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将于2012年5月在韩国釜山召开。征文内容包括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粉尘与尘肺、物理因素职业危害、职业应激、工作有关疾病、女职工劳动卫生、生物监测、职业流行病、劳动卫生管理、中小企业的劳动卫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