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机溶剂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探讨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是重中之重,主要依据之一是生产工艺中使用了原辅材料,原辅材料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因此,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有机溶剂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依据MSDS中涉及的主要成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建设单位给出的MSDS不能满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如某建设单位提供的油墨的MSDS为连接料、燃料助剂等,调墨油的MSDS为植物油、矿物油等,依据这样的MSDS根本不能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另外,建设单位不能提供MSDS,或者建设单位与供应商提供的有机溶剂的MSDS材料不真实[1].为了保证职业病危。

其他文献
期刊
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劳动者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009年发生的广东深圳尘肺病事件、云南水富返乡农民工尘肺事件、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均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2005年,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开展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创建活动,2006年表彰了56家示范企业,2007年,对《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创建与管
期刊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将会变得更加方便.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很多,其中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职业性急性DMF中毒,近年报道较多.由于DMF属于低毒有机溶剂,体内排泄快,长期接触致工人慢性中毒较少见[1-2].最近,我们根据1例患者长期、反复、高浓度DMF职业接触史,在临床检查排除其他肝病的基础上,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重度DMF中毒性肝病,报道如下.一、发病及诊治经过患者女、42岁,2004年12月进入某合成革公
期刊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矽肺的安全性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0例矽肺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无菌抽取患者骨髓液100ml,体外分离、纯化培养BMSCs,收获第3代BMSCs5×10^7个,细胞质量检测合格后,坩生理盐水50ml稀释,静脉滴注回输,每周1次,连续3次,其中3例患者采用肝细胞生长闪子(HGF)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输注。移
期刊
1995年,由共青团宝安区委发起,18名志愿为社会义务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主要是青少年)组成了宝安第一支义工队伍.十几年来,宝安义工联从最初的18人发展到注册义工39866人,义工服务中心13个,团体会员150个,累计服务达150万人次,服务领域涉及社区发展、社会公益、社会治安、弱势群体、务工青年、医疗保健、"红丝带"防艾宣传、心理健康、法律宣传、扶贫开发、环境保护等。
期刊
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25%~27%的膀胱癌患者可能因接触芳香族化合物(如联苯胺)引发.天津市染料行业曾有8个厂的千余名工人从事联苯胺染料的生产和联苯胺硫酸盐的制造工作,某染料厂自1970年发现首例膀胱癌患者至今,40年来已确诊职业性膀胱癌22例,现将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期刊
人误服溴敌隆后因可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使出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可破坏毛细血管内壁,出现全身出血症状.我们对一家族8人发生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为保证劳动者的权益和身心健康,为了职业健康监护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分析了苏州工业园区近3年来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苏州工业园区2008至2010年高温作业人员岗前、岗中、离岗职业健康监护资料.高温作业人员主要涉及出炉工、浇铸工、炉前工、熔炉工、机动锻工等.2.方法:根据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2008至2010年高温作业人员
期刊
由国际职业卫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ICOH)主办的国际职业卫生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是规模最大的国际职业卫生盛会,为全世界的职业卫生科学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和发展合作的机会。
期刊